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農業機械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業呈現了種植多元化、集約化、快速化發展趨勢。在此發展背景下,人民群眾對農機技術的需求逐漸增多。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基層農機技術的推廣面臨著推廣體系不健全、推廣目標與方向缺失、農機技術推廣不到位等問題,對此,應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做到農機技術推廣“三主動”,健全推廣體系,提升基礎農機技術推廣工作質量。
關鍵詞:農機技術;農機推廣;三主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78
在社會經濟體系“新常態”發展以及科學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得到了不斷提升。農業結構的不斷改革與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民對農機技術的需求,對農機管理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促進農機部門整體行政效率的提升,推動基層農業機械化的穩定發展,各基層農機機構應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創新并完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使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做到“三主動”,用以實現農業產業的優化發展。
1 主動強化自身農機技術推廣能力建設
由《推廣法》可知,農機技術推廣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鄰域廣泛,包括種植也、畜牧業、林業、果蔬業、漁業等各農業行業的機械技術[1]。而基層農機推廣機構作為為廣大農民以及農業生產組織提供公眾服務性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的行政服務機構,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基層農機技術推廣時,應主動強化自身的農機技術推廣能力,用以提升工作的成功率。
農機部門應主動做到“3個定位”,即明確定位基層農機技術推廣范疇、了解農機技術推廣職責、明確定位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性質。基于相關規定與準則的基礎上,要認知到自身的行政職責,從而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農機政策與法律規定,加大縣、鄉、鎮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的資金、設備與服務建設;明確定位基層農機技術推廣服務方向,做到服務的公益性、及時性與普及性、深入性,做到服務到鄉、服務到戶、服務到設備。
針對目前農機技術設計領域廣,農機推廣人員短缺,推廣人員整體職能低下,農機技術推廣困難等問題,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部門應積極主動與其他相關部門與技術人員進行合作推廣,實現資源的整合應用。應建立系統人員選聘與激勵機制,并推動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積極參與到各項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中,包括畜牧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漁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經濟作物機械化技術推廣等等,從而促進基礎農業的優化發展,完成工作任務。
2 主動探尋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項目
基層農機推廣內容匱乏、推廣思想以及服務模式陳舊是目前基層農機推廣部門存在的普遍問題。對此,在新形式下,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部門應結合地區發展特色與農民實際需求,主動探尋農機技術推廣項目,并積極參與到農機技術推廣實踐中,實現基層農機技術的創新發展,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基層農機推廣機構應創新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例如,在“互聯網+”的發展下,革新農機技術推廣理念,建立完善“縣、鄉、村”為一體的農機技術推廣網絡管理系統,并利用電視、報刊、廣播、條幅等媒介進行宣傳,加強農民對農機知識、農機實踐操作的理解與重視。基于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需求,在農產品生產、加工、貯存以及銷售中探尋農機技術推廣項目,實現農機技術推廣的全面發展,推動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在農業產業各行業以及各環節中的綜合服務。例如,基于地區特色,主動在果蔬貯存保鮮、設施農業以及精作物農業生產等方面進行農機技術推廣項目創新,用以豐富產業結構,提升農民經濟效益。
3 主動深入農機技術推廣范疇
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職責是為農民提供農機技術培訓與推廣,其實際目的是促進農業機械化進程,降低農業生產生本,提升農業生產質量與經濟效益。因此,農機技術推廣人員不僅要具備農機與生物基礎知識,也要具備農藝與工程基礎知識的掌握,用以有效服務農業各生產環節與產業化生產過程(包括農作物品種選擇、播種、管理、收割、加工等)。要促進農機技術推廣與基層農業生態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結合發展,從而實現現代化農業需求的規范化、精準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4 結論
基層農機技術的有效推廣對我國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農機部門管理與實踐工作中的關鍵內容。在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農機部門應積極將農機技術推廣做到“三主動”,構建服務型行政服務體系,提升實際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實現基層農機技術推廣的有效性、科學性與創新性。
參考文獻
[1]孫征權.加快農機推廣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J].農機科技推廣,2015(7):18-20.
作者簡介:魏霞(1976-),女,山東長清人,大專,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