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慶
摘 要:玉米是我國許多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它具有根系發達、植株高大和莖葉茂盛的特點,通常情況下,其產量都是非常可觀的,在農業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們日益追求農業技術的改進,高產成為了人們種植玉米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主要是結合筆者所在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的玉米種植情況,對玉米的栽培技術進行綜述,旨在為玉米的高產做鋪墊。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高產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96
1 玉米高產栽培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玉米的高產栽培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2個方面:玉米的適期早播問題;玉米適的時晚收技術。本文主要對這個問題進行如下分析。
1.1 玉米適期早播問題
在夏季,對玉米進行早播可以促進玉米的生長,因為玉米生長發育的初期在6月上中旬,此時河南地區的雨量較少,溫度相對比較低,有利于蹲苗;玉米拔節后,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能夠一同進行,需要的水和肥料比較多,生長的速度比較快,而又正趕上7—8月的高溫多雨天氣,對玉米的生長十分有利。對早播的玉米而言,其植株生長健壯,抗病力較強,病害輕。在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區,夏玉米的主要種植方式為麥后直播。夏播要盡早,而且要越早越好。最好于6月10日前播完。通常情況下,早播可增產10%~15%的玉米產量,高者可以達到20%左右,是一項基本不增加成本而又可以增加玉米產量的玉米高效栽培措施。
1.2 玉米適時晚收技術
玉米真正成熟的標志是果穗苞葉變白、干枯、松散,子粒的“乳線”消失,停止灌漿,子粒的基部變硬,指甲掐不動。然而,在玉米的生產上,農民群眾習慣于把玉米苞葉發黃作為玉米成熟的標志,這是非常不準確的。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玉米的顆粒重量才會最大,其產量也才會最高。多年的生產實踐經驗表明,每晚收1d,玉米的千粒重就會增加3~4g,可增產5~7kg/667m2。因此,推遲玉米的收獲期,采用玉米晚收的技術,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生產成本的情況下,通過晚收7~10d的時間來延長玉米的生長期,只有就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玉米增產技術措施。
2 高產玉米的栽培技術
高產玉米的栽培技術主要包含了2個方面的內容:因地制宜地選用良種玉米;玉米的施肥技術,本文主要對這2種高產玉米的栽培技術進行如下分析。
2.1 因地制宜地選用良種玉米
任何玉米良種都對溫、光、水、熱、日照長短等自然資源及土肥等環境條件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應根據當地玉米種植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做好良種玉米的選用工作,并且做到玉米良種與良法間的配套,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良種玉米的增產潛力。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也要針對各地區各種不同玉米種植的氣候特點、土壤情況、栽培管理水平、種植習慣、茬口安排、群眾消費習慣等實際情況,還要結合該地區當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轉移的情況、土地流轉的情況以及適應機械化收割的問題等,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當地種植與推廣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2.2 玉米的施肥技術
要明確的是在不同的生育期階段,玉米會需求不一樣的養分,在其生長吸收階段,它需求最多的就是氮素這一礦質元素,每生產1kg玉米籽需要的氮素在0.02~0.04kg,當玉米的生長速度不斷加快時,其需要的營養也會日益增多;在玉米生長的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基肥的施放,這個階段主要施以有機肥,輔施化肥。如果土壤本身的肥力比較低的話就選用種肥這一方法來確保土壤自身的肥力。在施種肥的時候,要注意將種子與肥料分開,盡量避免2者的接觸,防止出現燒苗的現象。
還要結合土壤自身的養分以及玉米需要的肥量來進行土地的施肥。后期追肥對玉米的生長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無論土壤本身的肥力如何,都要對玉米穗進行適量的施肥,當玉米穗處于大喇叭口期時對其進行追肥,因為對玉米的后期生長而言,穗肥的促進作用非常顯著。
早施苗肥也十分重要,因為河南屬于偏北方的地區,雨水同比較少,應該盡早地施苗肥來促進玉米苗的生長,并且進行合理科學的追肥,使玉米得到更好的生長。
3 結束語
對玉米的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是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其栽培技術的提高對其產量的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還能大力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進步和發展,對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華淑英.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
(5):31.
[2]田福東,高麗輝,熊景龍,等.玉米制種技術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43-44,51.
[3]趙洪祥,孟祥盟,邊少鋒,等.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應用[J].吉林農業,2016(19):61,78.
[4]郭建靖,廉博,秦世寶,等.玉米大壟雙行早熟密植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5(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