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嫻 蘭曉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園林種植也在不斷開拓創新,本文通過列舉JL市H園林工程實際案列,對園林養護內容進行分析,對H園林內植物分類養護方法及管理技術應用進行總結,希望為加強園林養護提供借鑒。
關鍵詞: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94
1 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及管理案例工程概況
JL市H園林工程占地面積約為9788m2,其中水面面積為2173m2占總比的22.2%,建筑面積為1739m2占比的17.7%。根據總體工程實際布局情況可將其劃分為A1區、A2區以及A3區3部分,A3區為建筑區,A1和A2區建筑面積較少,其中A1區主要種植桂花、銀杏、三角楓、槐樹、水杉、紫薇等,A2區主要種植羅漢松、梅花、龜甲冬青以及常春藤等。不同植物通過不同搭配使園林效果錯落別致。
2 園林植物養護內容
2.1 灌溉與排水
水分是植物得以存活的必要條件,只有保證水分充足才能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在對H園林進行養護過程中,應根據植物生存條件、生長狀態以及季節氣候,選擇科學合理的灌溉方式并進行排水處理。例如,夏季來臨,土壤難以在長時間內保持水分充足,外加植物蒸騰作用影響,應適當增加澆灌頻率,此時需注意不可在中午高溫時段澆灌。在澆灌時應根據實際地形設置排水系統。
2.2 施肥、中耕
因土壤中營養元素無法滿足植被所需,在對H園林進行養護時應根據土壤肥力情況適當為植物補充成長所需的養分。在施肥過程中先對建筑垃圾進行清除,防止化學垃圾進入土壤破壞物理結構,還要通過根外施肥的方式補充植物養分。
對植物進行中耕主要是為了保持土質松軟,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保證澆灌水分能夠滲入植物根部,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其中對H園林中淺根類型的植物應合理控制中耕深度和頻率,根莖較深的植物則基本控制在6cm左右,頻率在3次左右。
2.3 除草、修剪
將園林內部雜草去除,在除草過程中也是防止土壤營養減少的過程,為種植植被提供更多生長空間。由于H園林植物覆蓋面積較大,可選擇噴灑除草劑的方式進行雜草清理,但使用過程中應合理控制除草劑用量,避免土壤受到化學污染。
對H園林植物進行修剪主要是去除多余的株枝,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適當進行植物修剪能夠精簡植物外形,提升植物的藝術形態,減少環境污染。
2.4 防蟲防病
現階段H園林加強植物防蟲防病工作通常會選擇藥物防治,這不僅對土壤造成一定破壞,對周圍生物群體生存環境也構成嚴重威脅。所以,園林應優先選擇抗蟲能力較強的植物種植,并做好除草和枯枝爛葉的清理工作,植物出現傷口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3 園林植物分類養護方法及管理技術應用分析
3.1 喬木
H園林中喬木種植面積相對較小,但生長卻極為茂盛,在綠化空間中占比較大,通過與其它植物的組合搭配,對其進行養護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施肥管理,園內類似三角楓、琵琶以及園柏等植物對氮、鉀以及磷具有較大的營養需求,除了種植前進行施肥工作,還要根據喬木的生長狀態進行肥料補充,可將肥料化解成溶液進行澆灌,避免浪費[1];樹型休整,根據樹木形態發育情況,對病枝、枯枝以及并生枝等進行清理,在保證原有樹型的基礎上增加觀賞性;除草,H園林中喬木在種植初期,雜草叢生,吸收大量養分,嚴重影響了喬木根系發育。對此,應通過人工清理的方式除草,根據喬木生長穩定情況選擇適量的除草劑。
3.2 灌木
灌木植株比喬木要小很多,H園林中灌木多為大葉黃楊、鋪地柏以及紅花檵木,針對此類植物的養護管理方法:水肥管理,灌木根系相對較淺,在澆灌時可利用地面直接澆水的方式進行,施肥多選擇復合肥與有機肥,之后選擇開穴施肥與地表施肥的方式進行后期追肥;修剪,灌木的修剪主要是類似綠籬修剪的工作,在植物頂點1/3處進行枝葉去除,并將剪口進行隱藏處理,在保證枝葉透光、通風的基礎上促進其自然生長;防蟲防病,通常情況下灌木易患白粉病、木虱以及潛葉蛾等病蟲害,對此主要以防治為主,控制植株距離并定期對枝葉進行修剪,保證灌木的透風性與通風性。
4 結語
在現代科技社會的影響下,園林養護管理工作難度逐漸增加,為促進園林養護水平提升,本文通過列舉JL市H園林工程案例對園林養護內容進行總結,闡述了園林養護的基本方法,并說明在植物養護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植物生長特點、環境、氣候等生存因素,選擇合理的養護方法和管理技術,堅持因地制宜的養護原則。
參考文獻
[1]杜昌春.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技術與發展分析[J].現代園藝,201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