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東哲 趙莉 張黎黎
摘 要:我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雖然農民不再“靠天吃飯”,但是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自然水文等因素的影響??刻斐燥埖臅r代,老百姓依據自然發展規律總結出了一套農諺習語,能夠粗略預計氣象氣候條件,以便及時調整農業活動,在當代,隨著各種遙感探測等技術的發展,對農業氣象的預測也越來越科學準確,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農業;氣象預報;農業氣象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40
農業生產與氣象息息相關,氣象條件影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依據,農業氣象預報甚至可以成為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我國的農業生產種類較多,分布范圍較廣,科學有效的農業氣候預警在保障我國農業生產方面是比不可少的。
1 農業氣象預報的依據
農業氣象預報往往依據于近代天氣或者氣候的演變原理來進行預報,并且需要結合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物學規律,綜合考慮作物生長、發育和成熟不同階段的自然規律來進行。地理生物等學科也是農業氣象預報的基礎,隨著各項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氣象預報已經不僅僅是依據于傳統經驗的整理,更加依據于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及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綜合運用,來對農業氣象進行科學判斷,及時預警。
2 農業氣象預報的類別
2.1 農用天氣預報
農用天氣預報比較常見,跟普通的天氣預報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比如“未來多晴好天氣利于麥收”這樣的天氣預報,能夠簡單明了的知道農業作業生產,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2.2 農業氣象災害預報
農業氣候災害預報包括干旱、霜凍、熱風與干枯、連陰雨天氣、冰雹、寒露風等氣象災害的預警。當發出干旱預警的時候,天氣干燥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嚴重的時候會造成嚴重的作物減產。北方受影響比較大的還有冰雹災害,在作物花期或者成熟期,冰雹災害往往會造成大規模的減產減收,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農業氣象災害也各有不同,根據農業氣象災害的預報,應該及時做好應急處理工作,讓氣象災害預報的功能發揮到實處。
2.3 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條件預報
作物病害分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2類。侵染性病害又叫傳染性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簡稱病原物)所致,如細菌、真菌、病毒、線蟲等;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引起,如高溫或低溫傷害,旱澇、污染等。
2.4 作物發育期預報
不同的農作物發育受環境因素、作物自身特性等方面的影響,可以采用平均間隔法、物候指標法、積溫法、光溫法對作于發育期進行提前預告,通過預報作物發育期,可以更好的防范作物病蟲害,取得增產增收的效果。
3 農業氣象預報的發展趨勢
3.1 農業氣象預報水平穩定提高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建立專業的農業氣象研究機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在農業氣象預報的方法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些進步和發展歸功于不斷完善的人員和組織機構方面,專業的科研團隊不僅提高了農業氣象研究的準確度,還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農業氣象預告水平的提高,也與國家各項政策及資金的大力支持有關,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氣象預告的理論體系及技術方法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3.2 農業氣象預報服務技術更加完善
在建國早期,對農業氣象進行預報的時候,傳播媒介主要是報紙、廣播及電視,很難保證時效性,這樣的預報速度遲緩,并且難以起到有效的預警作用。現如今,隨著技術水平的更新及傳播媒介的迅速發展,氣象衛星、遙感探測技術、大數據分析等等被運用到農業氣象預報服務中,大大提高了預報的準確度和科學性,加上傳播手段的變革創新,我國農業氣象預報更好地發揮了在農業生產中預警預告作用。
3.3 農業氣象預報方法多樣
如今,在電視、電腦、手機上隨處可見天氣預報,并且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氣象預報的方式也更加新穎。在熟知的微博中,中央氣象臺的氣象預報經常以詼諧俏皮的方式出現,并且通過與“粉絲”的積極互動,成功“圈粉”,起到了十分有效的預報傳播效果。可以發現,氣象預報也可以不拘一格,在預報方式上適當進行變通,以一種與時俱進的態度進行形式上的創新,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
農業氣象預報涉及到很多方面,及時、科學的預報是保護農業生產,提高產量的必要條件。隨著各項技術水平的發展和提高,在進行農業氣象預報的時候,時效性與趣味性是很多農業氣象預報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從長遠來講,農業氣象預報還是需要不斷提高從業者的科學素養和綜合水平能力,通過不斷完善的方式來為農民朋友們提供科學的參考和借鑒,保障我國農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宏名,盧志光.我國農業氣象預報工作的發展[J].氣象科技,
2012(0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