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觀雪
一只籃子
◎ 善觀雪

去年8月,先生休假,我們商量后,決定帶著小寶一起去一趟婆婆家。親人見面的一剎那,家門口的那只大黃狗汪汪汪地叫著,像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有一種熱熱鬧鬧的喜慶。那一刻,我覺得再遠、再累、再奔波都是值得的,這大概就是回家的意義。
有一次出門,我見到有人提著一種很有云南當地特色的籃子,很喜歡,問婆婆在哪里可以買到。婆婆說:“這種小籃子很少了,鎮上趕集的時候可能有。”先生去找了一圈,沒有找到。
回城的那天,婆婆對我說了好多話,我沒聽懂,只能笑著點頭。先生后來才告訴我:“媽媽說,過年的時候,她打算把臘肉和香腸裝在籃子里,給你寄過來。”我心想:糟了,我應該搖搖頭才對,怎么能夠讓媽媽給我寄那么多東西呢?
回來后,我工作很忙,于是忘記了這只籃子,直到今年過年后先生把它帶到我面前。“媽媽還記得。”先生說,“她去很多地方找了,都沒找到。”
公公在前年因急性心梗去世了,婆婆獨自住在老屋。因為語言不通,我們的電話打得極少,但我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她都記得很清楚。
后來我才知道,她通過打聽,聽說隔壁村還有一個會編這種籃子的人,于是找上門去。在先生的老家,村和村之間隔著山,從這個村到那個村要翻過一座山,有時候要翻好幾座山。婆婆早上五點出門,走到下午一點才找到那個人,拜托他編了這只小籃子。
這只籃子并不是特別好看,但我給婆婆打電話,說我看到籃子了,它很漂亮,我很喜歡,婆婆在電話那端笑。
(摘自鳳凰網 圖/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