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華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河南 周口 477150)
宮腹腔鏡聯合在輸卵管性不孕治療中的應用
何玉華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討宮腹腔鏡聯合在輸卵管性不孕(TFI)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鄲城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輸卵管性不孕患者86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行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宮腹腔鏡手術聯合治療。對比兩組術后輸卵管再通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術后隨訪1 a,統計對比兩組妊娠率。結果 觀察組輸卵管再通率83.72%(36/43)明顯高于對照組62.79%(27/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1.63%(5/43)與對照組6.98%(3/43)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隨訪1 a,觀察組妊娠率62.79%(27/43)明顯高于對照組32.56%(14/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能顯著提高輸卵管再通率及患者妊娠率,且安全性較高。
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宮腹腔鏡聯合;輸卵管性不孕
不孕癥為已婚人群常見疾病,其中女性不孕中20%~50%由輸卵管因素導致,且近年來比例呈上升趨勢[1]。輸卵管因素導致的不孕稱為輸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盆腔感染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以及先天性輸卵管發育異常為主要病因。TFI大多無明顯癥狀,輸卵管炎所致不孕會伴有下腹痛、尿頻尿痛、月經異常等癥狀。臨床治療常采用宮腔鏡下插管通液術等外科手術治療,而隨著腹腔鏡廣泛應用,宮腹腔鏡聯合受到婦科關注。本研究采用宮腹腔鏡聯合方式治療TFI,觀察其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鄲城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TFI患者86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29.74±5.61)歲;病程1~6 a,平均(3.64±2.31)a;原發性不孕19例,繼發性不孕24例。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30.13±5.02)歲;病程1~7 a,平均(3.94±2.43)a;原發性不孕20例,繼發性不孕2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婦產科學》不孕癥診斷標準[2],且均為單側輸卵管不通;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證者;其他原因導致不孕癥者;嚴重心、肝、腎臟器功能不全者。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行宮腹腔鏡手術聯合治療,氣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留置導尿管;于臍行10 mm切口,置入腹腔鏡,行輸卵管亞甲藍通暢試驗;根據病變采取腹腔鏡下相關手術;陰道、宮頸消毒,置入宮腔鏡,觀察宮腔及雙側輸卵管開口情況;行宮腔鏡下cook導絲術,拔出導絲后,注入含亞甲藍液,腹腔鏡下觀察亞甲藍液充盈、藍染及流出情況。對照組予以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治療,氣管插管全麻,陰道、宮頸消毒,置入宮腔鏡,觀察宮腔及雙側輸卵管開口情況;并根據病變行宮腔鏡下cook導絲術等。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術后輸卵管再通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輸卵管再通判斷標準:患者亞甲藍注入過程無阻力,且無回流,同時宮腔顯示清晰為通暢。②術后隨訪1 a,且患者均未采取其他受孕輔助治療,統計對比兩組妊娠率。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定性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再通率 觀察組再通36例,未通7例,再通率為83.72%,對照組再通27例,未通16例,再通率為62.79%。觀察組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08,P<0.05)。
2.2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1.63%)與對照組(6.98%)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8,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妊娠率 治療后1 a內,觀察組成功妊娠27例,對照組成功妊娠14例,觀察組妊娠率62.79%(27/43)明顯高于對照組32.56%(14/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78,P<0.05)。
輸卵管具有運送精子、攝取卵子以及轉移受精卵至子宮腔作用,由于卵巢產卵不足或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液等導致輸卵管形態及結構發生改變,并出現粘連、堵塞以及通而不暢等異常情況,影響其拾卵或運送受精卵等功能,進而造成不孕[3]。臨床多采用手術方式行輸卵管再通治療,以恢復輸卵管功能,提高受孕率。
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為臨床治療TFI常用方法,宮腔鏡能明確輸卵管阻塞病因,準確定位輸卵管插管,并直接注藥于輸卵管,充分發揮藥效[4]。李文香等[5]研究表明,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能顯著提高TFI患者妊娠成功率。通過腹腔鏡可確定阻塞輸卵管,同時可判斷輸卵管通暢度、梗阻部位、周圍粘連情況,同時予以手術治療,恢復輸卵管自然形態以及盆腔內臟器正常解剖結構。而宮腔鏡手術可恢復宮頸管及宮腔正常解剖形態,宮腹腔鏡聯合使用,可實現宮內、外病變全面檢查及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再通率、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均較低。表明宮腹腔鏡聯合治療TFI能顯著提高輸卵管再通率及患者妊娠率,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宮腹腔鏡聯合治療TFI,能顯著提高輸卵管再通率及患者妊娠率,且安全性較高。
[1] 蔡云菲,夏親華.輸卵管性不孕癥的臨床治療[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1):93-104.
[2]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70-371.
[3] 陳仁,劉穎.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病原體感染狀況及用藥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2):212-214.
[4] 金碧輝,杜煒杰,陳莉鋒,等.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0):58-61.
[5] 李文香,安新濤,焦守鳳,等.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不孕不育的臨床療效[J].中國性科學,2016,25(9):110-112.
R 711.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48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