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7)
單唾液酸酶神經節苷脂輔助治療急性脊髓炎的效果分析
趙婷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7)
目的 探究單唾液酸酶神經節苷脂(GM1)輔助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鄭州市中心醫院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3例。對照組僅予以甲基強的松龍治療,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加用GM1輔助治療,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對比兩組神經功能恢復時間(括約肌功能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二級以上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并評估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括約肌功能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二級以上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72%(36/43),高于對照組的65.17%(28/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性脊髓炎患者應用GM1輔助治療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神經功能恢復時間。
單唾液酸酶神經節苷脂;急性脊髓炎;神經功能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一種可能因疫苗注射與細菌、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水腫、充血及神經纖維脫髓鞘而引發的脊髓疾病。該病多發于青壯年,外傷、過勞、受涼等一般為其發病誘因,臨床表現為病變脊髓以下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肢體癱瘓等[1]。臨床多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該病,雖療效肯定,但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欠佳,易遺留神經功能后遺癥[2]。本研究為觀察單唾液酸酶神經節苷脂(GM1)輔助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效果,選擇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組比較。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在鄭州市中心醫院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3例。入選患者近期均有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感染史,亞急性或急性起病,迅速產生脊髓橫貫性損傷,排除各種原因導致的脊髓壓迫癥患者,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者。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為19~72歲,平均(38.91±9.36)歲;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為17~68歲,平均(37.84±8.51)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僅予以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應用甲基強的松龍(普強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30303)1 0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靜滴,持續治療1周后改用強的松(廣東一力羅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124)60 mg,晨頓服,視患者病情增減劑量。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加用GM1輔助治療:加用GM1(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83)1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 250 ml靜滴,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神經功能恢復時間(括約肌功能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二級以上時間、下地行走時間);②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療效評判標準[3]:無效為經治療患者感覺功能、肢體肌力、括約肌功能等無好轉甚至加重;有效為經治療患者感覺功能、肢體肌力、括約肌功能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明顯障礙;顯效為經治療患者感覺功能、肢體肌力、括約肌功能等顯著改善,并發癥得以有效控制;治愈為經治療患者感覺功能、肢體肌力、括約肌功能等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可自理,并發癥治愈,將有效、顯效、治愈計入總有效率。

2.1 神經功能恢復時間 觀察組治療后括約肌功能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二級以上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2.2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3.72%)高于對照組(65.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9,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急性脊髓炎為臨床常見急性橫貫性脊髓損害性病變,王斌[4]研究指出,該病常累及脊髓中一個或相鄰幾個階段,尤其T3~5最多見,肉眼可觀察到脊髓出現腫脹、混濁、充血,切面能觀察到脊髓白質與灰質分界不清,存在點狀充血,在顯微鏡下可見脊髓血管與脊膜周圍炎癥細胞浸潤,神經細胞出現腫脹,髓鞘脫失,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形成空洞,產生完全軟化壞死,在晚期可出現小膠質細胞大量增生并填充空洞,生成斑塊,脊髓萎縮等。急性脊髓炎癥主要病理改變包括:①病灶血管通透性提高,神經細胞內、外離子比例失衡,且神經細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度降低,Na+與K+交換出現障礙,造成細胞水分增多,導致細胞毒性水腫;②神經細胞膜Ca2+-Mg2+-ATP酶活性度降低,致使細胞內Ca2+過多,造成細胞能量代謝不足、細胞結構崩解及死亡;③此外,缺血、缺氧可造成自由基增加,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且由于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導致神經細胞膜遭受破壞,信息無法傳導,最終造成功能喪失,進而使細胞凋亡程序啟動。GM1為由豬腦細胞膜內提制的抗神經細胞損傷類藥物,可為神經生長發育提供營養,促進受損腦組織修復及重建[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括約肌功能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二級以上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總有效率(83.72%)較對照組(65.17%)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GM1輔助治療急性脊髓炎療效顯著,可明顯縮短其神經功能恢復時間。GM1作用機制為:①其可有效保障神經細胞膜Na+-K+-ATP酶與Ca2+-Mg2+-ATP酶活性度,調節經細胞內、外離子比例失衡,進而抑制神經細胞水腫;②該藥可發揮抗自由基作用,阻止脂質過氧化反應,抑制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進而阻斷病理改變進程,防止神經細胞損傷及凋亡;③其可進入受損害神經細胞膜內實施修復,加強神經生長因子功能,加速神經細胞修復與再生,促使神經功能恢復正常。
綜上,對急性脊髓炎患者應用GM1輔助治療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神經功能恢復時間。
[1] 趙海永.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急性脊髓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7):707-708.
[2] 鹿時剛.神經生長因子聯合神經節苷脂對急性脊髓炎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7):56-57.
[3] 楊震,李安泰,王新來.甲基強的松龍與丙種球蛋白配伍治療急性脊髓炎66例對比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9):1222-1224.
[4] 王斌.神經節苷脂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脊髓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8):810-814.
[5] 劉紅釗.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5):164.
R 74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029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