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
(鄢陵縣中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200)
尿液mALB、α1-MG、NAG 聯合檢測評估DN早期損傷價值分析
杜雨
(鄢陵縣中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200)
目的 分析尿液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聯合檢測評估DN早期損傷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經鄢陵縣中醫院診斷為DN患者80例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于鄢陵縣中醫院行常規體檢健康者80例為對照組。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將觀察組患者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為血糖控制良好者42例;乙組為血糖控制較差者38例。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甲組與乙組之間尿液mALB、α1-MG、NAG水平。結果 觀察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尿液mALB、α1-MG、NAG 聯合檢測評估DN早期損傷效果佳,診斷價值顯著,值得應用。
DN早期損傷;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
DN是一種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早期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一旦腎臟發生顯著的病理特征,往往病情已發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采用合理的方式對DN早期損傷進行診斷顯得尤為關鍵。既往臨床多采用血肌酐、尿蛋白、血清尿素等實驗室指標進行診斷,但上述指標難以正確評估DN早期損傷情況,易導致病情延誤。近年來有學者提出,應用尿液mALB、α1-MG、NAG指標檢測DN早期損傷價值顯著[2]。本研究即對該檢測評估方法在DN早期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展開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經鄢陵縣中醫院診斷為DN患者80例設為觀察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0.9±14.5)歲。選擇同期于鄢陵縣中醫院行常規體檢健康者80例為對照組,男47例,女33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51.3±14.8)歲。同時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將觀察組患者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為血糖控制良好者42例,乙組為血糖控制較差者38例。
1.2 檢測方法 取患者10 ml晨尿,以3 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5 min,將上清液吸取用來檢測mALB、α1-MG、NAG含量;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mALB、α1-MG,NAG采用MPT法(凝聚胺實驗)進行測定;采用微柱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
1.3 判定標準 當mALB>23 mg/L、α1-MG>12 mg/L、NAG>11.5 IU/L時,表明已發生DN早期損傷;血糖控制良好:HbA1c<7%。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甲、乙兩組檢測結果比較 甲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s)

表2 甲、乙兩組檢測結果比較
糖尿病是我國高發疾病之一,且3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腎損害[3]。DN早期損傷臨床檢測指標并無特異性表現,若實驗室檢測出尿蛋白陽性、腎臟功能異常,病情往往難以控制。故早期診斷DN是延緩病情、控制腎臟損傷的關鍵。以往臨床根據腎小球濾過率、血清尿素、血清肌酐等指標診斷DN早期損傷,但早期難以發現腎臟損傷,且易受藥物、蛋白攝入量及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mALB、α1-MG、NAG水平均明顯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尿液mALB、α1-MG、NAG含量可作為診斷DN早期損傷重要標準,同時上述指標可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mALB是一種由肝臟分泌的中分子蛋白質,且帶有負電荷,正常情況下多數mALB無法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尿液中mALB維持較低的水平。腎小球損傷時,mALB排出量明顯增加,從而導致尿液mALB水平顯著上升。α1-MG屬于低分子糖蛋白的一種,在尿液中往往水平較低,但早期腎臟損傷患者腎小管上皮細胞屏障功能損壞,大大增加其排泄量,使得尿液中α1-MG 水平明顯增加。NAG在正常情況下無法通過腎小球濾過,腎小管損傷可致酶活性明顯升高,NAG 活性在尿液中可表現出異常情況[5]。另外長期高血糖可嚴重損傷腎小管與腎小球,丟失大量負電荷,增加腎小球的通透性,促使尿液中mALB含量進一步增加,因此機體內血糖指標也可作為DN早期損傷的診斷標準[6]。
綜上所述,采用尿液mALB、α1-MG、NAG聯合檢測評估DN早期損傷可及時發現病情、反映腎臟損傷情況,提升臨床診斷價值,值得推廣。
[1] 燕成嶺,樊淑珍,孟峻,等.尿液中mALB、α1-MG、NAG 聯合檢測在DN早期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3):221-224.
[2] 朱潤章,郝麗,王德光,等.尿α1-MG和NAG在造影劑早期腎損傷中的應用及水化防治作用探討[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5,35(2):180-184.
[3] 李耀芳.尿NAG檢測對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J].醫藥前沿,2013,3(31):150-151.
[4] 曹科峰,張群,李英.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測定對腎損傷的診斷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2):130-131.
[5] 史尊基.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5種指標在DN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1):47-48.
[6] 薛洪敏.中西醫結合治療DN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1):80-81.
R 58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071
201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