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河南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鏡診療科 鄭州 450000
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效果觀察
王靜
河南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鏡診療科 鄭州 450000
目的 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隨機將94例接受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分為2組,各47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觀察2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減輕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永久性尿路造口;自我護理能力
膀胱癌患者一般需采用永久性尿路造口術治療[1]。尿路造口術改變了患者的正常排尿方式,會使患者產生不良心理情緒,降低其生活質量。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永久性尿路造口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緩解其不良情緒[2-3]。2015-07—2016-06間,我們對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并與常規護理相比,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94例膀胱癌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47例。對照組:男31例,女16例;年齡46~93歲,平均62.4歲。觀察組:男30例,女17例;年齡44~91歲,平均62.9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綜合護理干預。
1.2.1 心理護理 由于改變了正常排尿方式,患者會產生不良情緒,影響術后康復。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介紹尿路造口的相關知識,并列舉成功案例鼓勵患者。囑患者家屬多與之交流,使其感受到親人的關懷和溫暖,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
1.2.2 健康教育 定期開展講座,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及自我護理要點。還可以電話、家訪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指導患者對尿路造口進行自我護理。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指導家屬掌握家庭護理的技能及知識。
1.2.3 造口護理 詳細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造口的護理知識及技巧,對患者自我護理不當之處及時指出,避免發生危險事件。
1.2.4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注意食物的酸堿度。如果食物偏堿性,會發生磷酸鹽結晶,引起氨基酸結石和尿酸結石。鼓勵患者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補充維生素C,提高機體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 統計2組患者護理前、出院時、出院1個月后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以問卷方式給予患者填寫。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好[4]。

護理前,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bP>0.05
由于尿路造口術會對患者的精神狀況及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會產生很強的自卑感,不愿意與人交流和接觸社會,使自己生活在狹小的空間里。如果不及時進行護理干預,若術后半年內仍不能回歸社會,將直接影響其術后的康復治療效果[5-6]。因此,醫護人員可通過心理疏導安慰并鼓勵患者,緩解其不良情緒,消除不良心理,減輕心理負擔。并加強健康宣教,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我們對接受永久性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并與常規護理相比。結果顯示,出院時、出院1個月后,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但綜合護理干預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效果肯定。
[1] 劉晶,孫彤.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267-268.
[2] 王萍.綜合護理干預對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22-23.
[3] 趙艷麗.采用聚焦解決護理模式提高尿路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32(13):15-18.
[4] 張葳,肖春秀.尿路造口患者家屬造口護理技術的學習曲線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30(22):1-3.
[5] 曾俊,楊荊艷,徐麗芬.情景教學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教育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5,30(4):94-96.
[6] 侯蘭,肖映紅,胡智飛.Orem自理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9):36-37.
(收稿 2016-09-18)
R473.6
B
1077-8991(2017)04-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