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19)
對一臺反應釜缺陷產生的原因及處理
張茂(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19)
本文對反應釜定期檢驗發現的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缺陷返修提出具體要求,結合使用環境、狀態提出建議,管理措施
定期檢驗;缺陷產生;缺陷返修;管理
南京某廠一臺反應釜,江蘇某研究院1997年12月設計,由江蘇某裝備制造廠與1998年01月制造,1998年02月投入使用;設備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2012年由南京某檢驗單位進行定期檢驗,未發現缺陷;本次由我院對該容器進行定期檢驗。
1.1 夾套與內筒連接角焊縫存在未熔合長140mm

圖一
1.2 進料口接管內表面存在割炬痕600mm

圖二
1.3 盤管支架角焊縫開裂

圖三
1.4 接管外表面均勻腐蝕,局部變形

圖四
2.1 夾套與內筒連接角焊縫存在未熔合長140mm;未熔合是指焊縫金屬與母材金屬,或焊縫金屬之間未熔化結合在一起的缺陷,產生未熔合缺陷的原因:
焊材選擇不當;
焊接電流過小;
焊接速度過快;
焊條角度不對;
產生了弧偏吹現象;
焊接處于下坡焊位置,母材未熔化時已被鐵水覆蓋;
母材表面有污物或氧化物影響熔敷金屬與母材間的熔化等。
2.2 進料口接管內表面存在割炬痕600mm:
由于制造廠下料時工件規格不夠或工藝變更后需改動接管位置造成的。
2.3 盤管支架角焊縫開裂:
由于支架安裝較少(3個),盤管自身較重(圈數23圈),容器工作運行時盤管的重量加上工作介質在攪拌裝置的攪起的橫流的作用下,造成支架角焊縫開裂。
2.4 接管外表面均勻腐蝕,局部變形:
此臺容器由于是移裝,在運行過程中捆綁的不勞造成接管局部變形;由于進料管法蘭連接的不緊密造成介質泄漏,滴落在保溫做的不牢靠造成局部脫落,露出部分容器本體上,造成接管外表面均勻腐蝕。
針對以上檢驗發現的缺陷,第1和第4項要求修理改造單位采用先用等離子清除原來的不規則部分,再用砂輪機打磨去熔渣,并用丙酮擦洗干凈,然后在坡口兩側90~110范圍內涂上白堊粉,以防鋼材表面飛濺金屬和擦傷;采用電弧焊焊接,使用含穩定劑元素的奧氏體不銹鋼焊條A132(E0-19-10Nb-16);焊接要點,為了防止焊接接頭的危險溫度(450~850℃)時間過長而產生貧鉻區,防止接頭過熱而產生熱裂紋,采用小電流快速焊。為了避免基本金屬過熱及加強熔池保護,施焊時采用短弧,焊條不作橫向擺動,以窄焊道為宜。焊接電流要比低碳鋼低20%左右,起焊時盡量減少在鋼板上起弧以免造成弧坑,收焊時滿弧坑,每焊完一層清除熔渣,仔細檢查并及時處理,待前道焊縫冷卻到150℃以下時再焊下一道,焊接結束后空冷。
第1和第4項采用以上工藝進行修理后檢驗,沒有發現缺陷,合格率100%;由于生產工藝的改進,用戶不需要盤管來調節內筒介質的工作溫度,盤管及支架于本次檢驗后的容器返修中割除。接管在檢驗后返修中進行了更換和防腐處理。
該臺容器返修后進行了耐壓試驗、防腐保溫、檢驗安全附件后,使用正常;希望廣大的制造廠嚴把質量關,做出優質的產品,服務社會,使用單位的管理人員也要有一定專業技術知識,從而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事情的產生。
[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TSGR7001-2013,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2]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
[3]國家能源局.NB-T 47015-2011.壓力容器焊接規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