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倩文(廣東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000)
汽車內飾塑料件表面發粘現象的研究
崔倩文(廣東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我國汽車的普及化,汽車內飾的塑料件通常采用噴漆處理,它可以美化內飾塑料件的外觀,并起到一定的保護功能。然而,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性影響,內飾塑料件的噴漆處理已經不再使用,這無疑是對內飾塑料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種外在的自然環境因素會使內飾塑料件產生各種反應,它在戶外自然曝曬的測試過程中,會出現內飾塑料件的表面發粘的現象和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以供參考。
內飾;塑料件;表面;發粘現象
為了降低汽車內飾零件的成本,汽車內飾采用注塑成型的塑件件作為其裝飾,它們替代了原有的皮革、織物、油漆涂層等,由于缺乏了皮革、織物、油漆涂層的保護,對汽車內飾塑料件的要求反而更高,不僅要求汽車內飾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而且還要具有耐候性、低散發性和抗劃擦性,為了滿足這些多元化的功能,汽車內飾塑料件內中必然含有功能性添加劑,而這些功能性添加劑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因素影響,在陽光的曝曬之下,內飾塑料件的表面會產生降解反應,從而使內飾塑料件的表面發粘。
考慮到汽車內飾塑料件的性能要求,可以通過試驗室加速測試的方式,對內飾塑料件表面發粘的現象加以研究。
1.1 試驗樣品
在汽車內飾塑料件的實驗室加速測試實驗中,樣品為1~5號,每一種樣品都存在兩個相同的類型。
1.2 測試方法
對汽車內飾塑料件的加速實驗測試,主要采用TS-BD-002-2011的通用泛亞的測試方法和標準,其測試條件和標準如下表所示:

試驗室加速試驗的TS-BD-002-2011測試標準
1.3 測試過程
在對汽車內飾塑料件的試驗室加速試驗中,總曝曬時間為五個周期,共計480個小時,每一個曝曬周期為96個小時,在這每一個曝曬周期之內都要對汽車內飾的塑料件的表面進行檢測,以測試其是否有發粘現象,并對汽車內飾塑料件表面的發粘現象加以等級評定,評定標準主要以通用泛亞測試標準的TS-BD-002-2011為主要依據,測試和評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室加速測試樣品發粘狀態及等級評定結果

2號-a 2號-b 3號-a 3號-b 4號-a 4號-b 5號-a 5號-b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發粘,3級發粘,3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發粘,3級發粘,3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不發粘,1級發粘,3級發粘,3級
在對汽車內飾塑料件表面發粘現象的實驗測試過程中,還欠缺科學客觀的評定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觸摸的方式,對實驗樣品的表面加以感覺和評定,由上表可知,1~4號樣品并不存在表面發粘的現象,而5號樣品則在其表面有發粘的現象,可以明顯地觀察到用手觸摸后存留在樣品表面的指紋。另外,還有兩種待用的評估方法:其一是薄膜測試法。這種測試評定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主要是將測試樣品加以曝曬一段時間之后,采用特殊的薄膜加以覆蓋,等規定的時間到時,運用拉力機將覆蓋在樣品表面的特殊薄膜拉去,通過拉力機上的讀數可以較為準確地判定汽車內飾塑料件樣品表面的發粘狀況,并根據讀數的大小評定發粘的等級。其二是棉花或粉體測試法。這種方法與薄膜測試法有所不同,在將樣品曝曬一段時間之后,在樣品的正上方位置散落一些特殊的棉花或粉體,隨后將塑料件樣品翻轉,可以觀察到粘附于樣品表面的棉花或粉體,通過粘附于樣品表面的棉花或粉體的數量,可以判定內飾塑料件樣品的表面發粘狀況及其發粘等級。
在對汽車內飾塑料件的表面測試過程中,對于其表面發粘的現象評定必須在曝曬結束后立即實施,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定的準確性。這也對測試樣品的安裝和取出提出了便捷性的要求,平板氙燈試驗箱相較于旋轉試驗箱而言,就明顯地顯現出其應用優勢,可以直接打開平板氙燈試驗箱的箱門,便于用手測試內飾塑料件表面的發粘狀況。
綜上所述,汽車內飾塑料件在現實應用中越來越廣泛和普遍,然而,它在實踐應用中卻由于光照輻射的環境影響因素,而會在塑料件的表面發粘或發黃,這引起了相關人士的關注和重視,并采用試驗室加速測試的方法對汽車內飾塑料件樣品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在這個試驗室加速測試的過程中采用了平板式氙燈試驗箱,這種平板式氙燈試驗箱可以快速便捷地實現對樣品的測試。并且,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評定方法對樣品表面的發粘等級狀況加以評定,并尋找到更為合適的評估方法,從而解決汽車內飾塑料件表面發粘的問題。
[1]塑料在汽車中的應用[J].化工時刊.2011(01).
[2]鄭成剛,張鄖生,李冬濱.汽車用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發展動向[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