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吃十分上心,做飯、吃飯不但講究營養(yǎng)還講究胃口,講究色香味俱全,講究熱鬧的氣氛,甚至講究雅興。
心里美蘿卜是北京特色。1948年冬天,我到了北京,街頭巷尾,每聽到吆喝:“哎——蘿卜,賽梨來——辣來換……”聲音高亮打遠。看來在北京做小買賣的,都得有條好嗓子。賣“蘿卜賽梨”的,蘿卜都是一個一個挑選過的,用手指頭一彈,當(dāng)當(dāng)?shù)模灰坏肚邢氯ィ青赅甑仨憽?/p>
我在張家口沙嶺子勞動,曾參加過收心里美蘿卜,張家口土質(zhì)于蘿卜相宜,心里美皆甚大。收蘿卜時是可以隨便吃的。和我一起收蘿卜的農(nóng)業(yè)工人起出一個蘿卜,看一看,不怎么樣的,隨手就扔進了大堆。一看,這個不錯,往地下一扔,叭嚓,裂成了幾瓣。“行!”于是各拿一塊啃起來,甜,脆,多汁,難可名狀。他們說:“吃蘿卜,講究吃‘棒打蘿卜。”
(節(jié)選自汪曾祺《蘿卜》,題目為編者加)
靈犀一點
日常之蘿卜,汪曾祺先生也能寫得如此有情調(diào)。北京街頭巷尾吆喝著“哎——蘿卜,賽梨來——辣來換……”如此脆嫩的蘿卜,伴著嘹亮高遠的叫賣聲,在寒冷的冬天獨具魅力;“當(dāng)當(dāng)?shù)摹薄斑青赅辍薄鞍揉辍薄傲殉闪藥装辍薄疤穑啵嘀钡仍~語,簡潔又準(zhǔn)確,充分將蘿卜脆、甜、多汁的特點描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