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謙
國外有句名言:“上帝要誰滅亡,必先令其瘋狂。”這正是今日安倍政權種種倒行逆施的真實寫照。
一段時期以來,日本安倍政權接連采取一系列舉措,喪心病狂地為早已被歷史所埋葬的軍國主義招魂,在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邪路上“暴走”。舉世為之錯愕與震驚。

安倍在為軍國主義招魂
復活出云號 2013年8月6日,在廣島原子彈爆炸68周年之際,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神奈川縣橫濱市,舉行日本2萬噸級大型DDH183直升機航母下水儀式。日本不僅掩耳盜鈴,將直升機航母說成是驅逐艦,以掩蓋其擴軍備戰的野心,還刻意延用當年臭名昭著的日本帝國海軍巡洋艦出云號的名字,為該艦命名。昔日的出云號是甲午戰爭后,日本用從中國勒索的銀兩,向英國訂購的裝甲巡洋艦。排水量近萬噸,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日俄戰爭,并擔任過天皇座艦。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出云號作為旗艦,停泊在黃浦江蘇州河口,是日艦中的“頭狼”。國民黨將領李宗仁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八一三”淞滬會戰:“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是我國抗戰中,犧牲最大、戰斗最慘的一役。”在這慘烈的戰斗中,到處有都有出云號罪惡的影子。可以說,出云號作為軍國主義的侵略工具沾滿了無辜國家人民的鮮血。直到1945年,該艦才被美軍擊沉。日本選在這個時候用“出云號”命名新艦,足見其對這個葬身魚腹70年的軍國亡魂一直難以釋懷。
復活加賀號 2017年3月22日,日本第二艘出云級直升機驅逐艦正式服役,日本再次以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加賀號航母的名字命名新艦。原加賀號航母,和出云號一樣是當年侵華戰爭的急先鋒。1932年2月,加賀號出動艦載機空襲上海、蘇州和杭州等地。1937年7月,日本全面入侵中國后,加賀號一直活動在中國海域,多次對南京、南昌、成都等地狂轟濫炸,對中國人民欠下累累血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加賀號是執行偷襲任務的日本聯合艦隊中6艘航母之一。1942年6月4日,加賀號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時隔70多年,日本重新祭起加賀號,究竟是頌揚它的帝國業績,還是為它的毀滅而哭泣?
復活《教育敕語》 2017年初,日本媒體揭露出安倍扶持的大阪府森友學園系列丑聞,其中曝光該學園所屬的小學和幼兒園強迫少兒們每天背誦《教育敕語》,對幼兒進行軍國主義教育。3月31日,安倍內閣通過國會答辯書,竟公開宣稱允許“在不違反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下”將《教育敕語》作為教材使用。防衛相稻田朋美在3月9日的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上表示,就是要堅持《教育敕語》所體現的使“日本立志成為受全世界尊敬的道義國家”的思維方式。
《教育敕語》是1890年10月明治天皇頒布的教典。《教育敕語》與《軍人敕諭》是灌輸“為天皇而獻身”的軍國主義的兩大支柱。當年日本大批青少年正是在《教育敕語》的洗腦下,走上侵略戰場,充當軍國主義炮灰的。1948年6月,日本國會以“損害基本人權,令日本國際信譽受質疑”為由,予以廢除。今天,日本軍國主義的邪惡勢力及其“軍國夢”早已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安倍政權不知反省,不惜以毀滅日本未來為代價,企圖“從娃娃抓起”,在下一代身上再次播下罪惡的軍國主義種子。
復活刺槍術 2017年3月31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版“學習指導要領”,將日本帝國時期士兵作戰訓練的重要科目“刺槍術”,即拼刺刀納入中學體育教育。當年日本軍隊在向軍人灌輸軍國主義理念的同時,正是利用“刺槍術”幫助帝國軍人消除戰爭恐懼,培養日軍殺人不眨眼的獸性。日軍之所以在中國戰場上表現得格外殘忍,泯滅人性,開展包括針對婦女兒童在內的“百人斬”的殺人競賽,制造南京大屠殺慘案等,與這種訓練不無關系。在現代戰爭形態發生巨大變化,“刺槍術”的實用價值大大下降的今天,日本卻特別青睞對中學生進行這種“殺人術”訓練,其陰暗心理,不能不令世人警惕。
“復活”希特勒 4月14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答辯書,允許在“有益且適當的情況下”,把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斗》引入教材,作為歷史課相關內容使用。舉世皆知,德國法西斯主義和日本軍國主義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元兇。法西斯頭子希特勒的傳記《我的奮斗》是法西斯主義理論的集中體現。全書充滿了對“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奪取“生存空間”、建立“第三帝國”的狂熱。這堆思想垃圾,遭到世界各國理所當然的封殺,充其量只用作認識法西斯反動思想本質的反面教材。然而,今日日本卻把這個世界公敵的囈語當作“有益且適當的”寶貝,用來教育日本下一代。安倍政權與這個納粹頭子臭味相投,連臉面都不顧了。
安倍政權招魂為哪般
細想安倍政權一系列舉措的背后用意,令人發指。安倍政權如脫韁野馬,在復活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安倍政權究竟為什么如此癡迷于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意識形態呢?
試圖以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填補日本空虛的精神世界。日本自認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皇統就是神統。長期以來,島國偏狹的民族主義根性,與“神皇一體”的國家神道教欺騙相結合,驅使日本走上了對外野蠻擴張的道路。二戰中,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遭到了可恥失敗,但日本的皇國思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反省。戰后70年,日本羽翼漸豐,甚至一度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不甘寂寞,為了“奪回強大的日本”,擺脫政治侏儒的地位,不惜從歷史垃圾堆中翻出軍國主義的破爛,以圖恢復歷史記憶,恢復日本“歷史自豪感”,重建日本精神世界。
試圖洗白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罪惡史。日本是一個有羞恥感,而缺乏是非感的國家。對于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戰爭罪行,一些激進分子從無反省,死不認罪。至今仍在叫囂:“東京審判是戰勝者強加于戰敗者的枷鎖”“侵略與否取決于看待這個問題的是哪一方”,日本殖民侵略是“旨在為日本求生存和自衛而戰的大東亞戰爭”。安倍政權近期的一系列丑惡表演,是這種頑固立場的最新例證,其目的就是要掩蓋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歷史,為重走軍國主義鳴鑼開道。
試圖延續日本帝國香火,永續帝國舊夢。日本戰敗后,軍國主義勢力的殘渣余孽遠未鏟除。據統計,截至2000年,日本右翼團體有900余個,總人數10萬余人,接近二戰前右翼勢力發展的頂峰時期。另外,截至2012年,日本右翼勢力還包括許多由暴力團體轉化而來的“行動右翼”,若包括不公開的“西裝右翼”,日本右翼分子共有約350萬人。為了培植與擴大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安倍政權不惜把罪惡之手伸向無辜的少年兒童,向兒童灌輸軍國主義毒素,培養日本軍國主義的接班人,用心十分險惡。
試圖擺脫憲法約束,恢復日本的大東亞秩序。“開拓蝦夷,曉喻琉球,責難朝鮮,占領中國,君臨印度”,乃至把“世界當為郡縣,萬國之君當為臣仆”,是日本的夙愿。二戰后,日本憲法限制了日本發動對外戰爭的權力。安倍政府耿耿于懷,千方百計地要去掉這個“緊箍咒”。進入2017年,安倍政權把修憲當作他執政的頭等大事。安倍決意最后一搏,力圖掙脫憲法約束,使日本再次成為可以用戰爭手段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國家。為了替這一使命造勢,他甚至不惜乞靈于希特勒。安倍政權既然喪失心智到如此地步,離滅亡還會遠嗎?
結 語
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也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勿忘國恥,對于日本軍國主義意識形態復活的苗頭,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時刻警惕。
責任編輯:劉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