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長生
春節社火表演內容豐富,鏗鏘的鑼鼓、翻騰的巨龍、舞動的雄獅、五彩的旱船,都演繹著人民的幸福生活;表演者有男扮女裝的船姑娘、詼諧幽默的艄公、好打斗但不失風度的妖婆……最令我感興趣的還要屬舞獅子了。
伴著激昂的小號聲,獅子出場了,一進場就先給觀眾一個“下馬威”,它搖頭擺尾、氣勢洶洶地沖向觀眾,佯裝要狠狠地踩踏人群,嚇得人們連連后退。轉瞬間,它又后退幾步,暫停了幾秒,故作驚嚇狀。接著,整只獅子隨著領獅人手勢的變化,不斷地變化著動作,時而眨眨眼,時而扭扭頭,時而匍匐在地,時而騰空而起……場中央擺著三張桌子,豎摞在一起,足有兩米多高,但獅子毫不畏懼,利索地一層一層跳上去,又跳下來,再跳上去。這樣反復幾次,贏得了觀眾的喝彩聲。接下來,表演的是“獅子掉頭”,在三十多厘米寬的桌面上掉頭,要求獅頭和獅尾密切配合。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發生意外,只見兩位表演者小心翼翼地移動著雙腳,相互鼓勵,觀眾們各有神情,有的低下頭不敢看這驚險的一幕,有的鼓起勇氣暗暗為他們加油……終于,獅子成功調轉了頭,場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指導老師:趙鵬章)
知識片卡
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社火來源于古代中國勞動人面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