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們居住的城市環境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對于我們來說,好的設計方案不僅注重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注重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本方案通過對東湖公園的調查,總結出當前公園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力圖有效解決東湖公園的景觀中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景觀規劃;功能分區;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92-01
一、棗莊市東湖公園的現狀分析與研究意義
東湖公園,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兼具道路交通、生態環境、休閑娛樂、歷史文化等功能。但是由于公園建造時間比較久遠,存在一些問題如:空間功能整體規劃設計形式不再統一,原有的功能分區變得十分混亂,一些景點已經名不副實;道路交通不完善,園路系統雜亂無章;水體形式單調,污染比較嚴重;建筑物發生坍塌、傾斜、斷裂等現象;服務設施不周全,景觀設計較粗糙;植物配置不夠合理,安全方面考慮不周等等。
二、棗莊市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理念與設計思路
(一)棗莊市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理念。在設計方案中,融入當地的歷史人文特色,減少功能浪費,為當地市民打造不一樣的休閑娛樂空間。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將景觀組成要素植物、景觀小品等進行規整。實現公園功能分區多樣化、道路系統便捷化、植物配置多樣化。
(二)棗莊市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思路。設計方案采用以植物造景為主的功能,由中心水體、景觀小品等組成一幅和諧優美的景觀畫面,充分體現了自然樸實的意境。設計方案改造力求在延續棗莊歷史風情的同時,對公園景觀的功能分區進行重新規劃,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提升公園景觀品質,力求改造后的公園讓人覺得既休閑又有新潮。
三、棗莊市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整體空間規劃說明
(一)入口景區。入口是公園的標志,是公園的主要交通樞紐地。東湖公園位于棗莊的繁華地帶,人流量較大,過去只有一個主入口難免顯得擁擠。本次改造的公園,在保留原有一個主入口的基礎上,增添了兩個次入口,可以方便市民進入公園。主次入口分別設置了區域指示系統。
(二)中心主景區。公園的中心地帶為主景區,在湖的周圍設有防潮木棧道,供人們游憩。湖中心設有景觀噴泉和音樂噴泉,在人們觀賞之余增加了許多趣味。設置半圓形的木棧道使公園的整體比較靈活。中心景區周圍通過各種植物加以點綴,加上植物色彩和噴泉的視覺效果,使整個中心景區既多變又統一,構成一個和諧規整的空間形式。
(三)兒童游樂區。兒童游樂區位于公園東北部,和中心廣場相鄰,根據兒童的性格特點,在開放的草坪上,把植物修剪成動物雕像的樣子增加了兒童的好奇心理。娛樂設施周圍是沙地,因為沙地柔軟的特征更加具有安全性。
(四)老人活動區。老人活動區有兩種分空間,即休息空間和健身空間。健身空間以健身器材為主;休息空間主要是滿足老人休閑交流的作用。在老人活動區周圍設有服務設施、無障礙通道等。
(五)文化娛樂區。設計方案的濱水區位于公園的西南部,與中心景觀區相鄰。主要兼顧文化交流與繼承的作用。在這片區域中,人們可以進行科學文化交流、文藝表演、游藝等一些活動。并設有涼亭,連接涼亭的道路是曲折的,整體顯得比較活潑生動。人們可以在涼亭中納涼、聊天。還設有展覽館、閱覽室,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防潮防滑的木棧道上人們可以更好地看到整個水面,可以在水邊垂釣等,給市民的生活帶來無限樂趣。
四、棗莊市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的創新價值
隨著時代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人們的居住環境發生
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干凈無污染的生活環境成為每個都市人的向往。通過自然原則和以人為本原則對東湖公園景觀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將其改造成美觀舒適,符合使用者心理和生理要求的空間環境。
五、結論
東湖公園景觀環境改造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融入了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風情元素,通過植物、建筑及景觀小品的搭配,使其成為一個功能齊全、安全舒適的城市公園。東湖公園整個空間布局合理,各個部分之間相互照應,營造出一種舒適的自然生態空間,是市民進行戶外活動的港灣,同時也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最終讓市民能夠充分享受到舒適休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楊珺,陳璟,陳志亮.景觀規劃設計[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9.
[2]何平,彭重華.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3]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4]賈建忠.城市綠地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5]劉志強.景觀藝術設計[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6]江芳,鄭燕寧.園林景觀規劃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劉甜甜(1992-),女,山東棗莊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與傳媒學院研究生,主要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