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珈瑩
【摘 要】影視戲劇在近年來逐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主要就是因為需求的多樣化以及人們精神需求的日益提升,此背景對于影視演員自身的表演素質能力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對此,在實踐中,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手段進行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思維模式開展表演教學。
【關鍵詞】多元思維;戲劇影視;表演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64-01
一、戲劇影視表演訓練的多元化
在學習表演創作中要提升學生對于角色的體驗,使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角色的情感,通過自身對于角色的把握以及表演,營造構建一個真實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力。
第一,差異性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教學訓練活動設置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素質能力以及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例如在實踐中,個別學生在舒緩的音樂環境里可以快速進入到角色之中;也有的學生表達能力以及肢體語言能力較為突出。對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以及特征優勢,設置不同的教學模式,這種基于學生自主選擇的教學活動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二,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教師要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方式進行各種教學案例的演示,讓學生模仿各種角色,進而提升學生的表演實踐能力。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其保存,讓學生通過反復思考了解自身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完善與修改。教師還可以利用此種模式對學生的缺點進行及時了解,幫助學生修正。
第三,多元化的實踐表演模式的開展。戲劇影視表演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特征,對此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育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實踐活動開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對此在實踐中,教師要通過晚會以及音樂會等形式開展,提升學生的實踐以及體驗能力,進而為學生累積表演經驗,使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高校也要重視相關的表演社團,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社團活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的參與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而提升表演能力。多元化的訓練模式,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對于提升高校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戲劇影視表演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設定
第一,多元化教學目標的設置。演員只有加強對劇本人物的了解,深入了解劇本中人物的真實感受,才能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在對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高校戲劇影視專業的教師要基于教學目標的設定,讓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明確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要加強學生人物分析與了解能力,通過對社會背景、任務心理狀況以及性格特征等相關內容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目標的設置,只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目標的設置,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
著名表演藝術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經說過,“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也就是說,在影視表演中,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其自身的表演空間,通過對其表演空間的深入挖掘,才可以拓展自身的表演深度,進而提升藝術創作能力。但是在現階段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主要培養模式相對滯后,導致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存在各種不良思想,心態浮躁,在學習中忽略了對影視表演的重視。對此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及手段,通過各種藝術內容的學習,全面培養高素質的表演人才,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競爭能力。
第二,素質能力的培育。在實踐中要提升對演員自身素質能力的培養,優化學生的內在思想品質,在根本上提升學校自身的個體利益以及社會利益,進而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藝術人才。
第三,表演鑒賞能力的多元化培養策略。首先,在實踐中要提升對觀賞性藝術表演形式的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表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開展各種影視評價活動,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對值得學習以及借鑒的地方進行探究學習,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其次,通過工藝講座以及影視講座的模式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高校在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狀況,通過邀請相關影視表演專業的人才開展各種公益講座,使學生近距離接觸相關藝術家,進而在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
三、結語
在多元思維影響之下,要優化現有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模式,基于社會實踐的發展變化,不斷反思優化自身的教學策略,在教學訓練模式以及內容等相關領域中融入多元化的思維模式,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成長以及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博.多元思維探討戲劇影視表演中的教學方式[J].藝術研究,2016,(04):156-157.
[2]李文琳.多元思維下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策略探索[J].戲劇之家,2016,(05):218-219.
[3]劉詩琪.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大眾文藝,2016,(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