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鋒 (松桃苗族自治縣文化館 554100)
松桃苗族民間舞蹈“花鼓舞”的瀕危狀態及保護建議
雷云鋒 (松桃苗族自治縣文化館 554100)
通過對松桃苗族民間舞蹈“花鼓舞”的的研究,發現其是一項具有高度的祭祀性、仿生性、寓娛性的民族民間舞蹈項目。在其發展歷程中,傳承苗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促進人民身心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已瀕臨發展斷層危機,該文探索其保護方式,旨在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保護:苗族;傳統;文化;花鼓舞;松桃
在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東麓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有一種以牛皮大鼓為道具的苗族民間舞蹈——“花鼓舞”,苗語叫“保諾”,有60多種類型100余式動作套路,風格獨異、內涵豐富,蘊藏著苗族人民的歷史風韻、藝術審美等豐富內容。
松桃苗族“花鼓舞”又叫“打花鼓”,最初均為兩面鼓舞,表演時,鼓師在一旁打點子指揮;舞者在鼓的兩端相對而舞,大多數是男女對舞,可以兩人也可四人。上世紀六十年度,在第一次文藝普查工作小組指導下,瓦窯花鼓藝人在兩面鼓舞基礎上創編出四面鼓舞,四面花鼓舞又稱八音協奏。表演時以鼓為圓心舞蹈,時而騰挪閃躍,時而繞鼓換位,四擊鼓而舞。若遇技藝好的花鼓藝人表演,其鼓音、鼓點、節奏、動作一致,快慢相協,鼓綢飛舞、五艷六色,場面熱烈,煞是壯觀。
松桃苗族花鼓舞按功能可劃分為神鼓,年鼓,戰鼓,攔路鼓、茶鼓、接龍鼓、猴鼓等60余種類型,其中以神鼓、年鼓、喜慶鼓最為熱烈隆重。同時有舂碓推磨、割谷打稻、淑女梳妝、神猴拜月等80余種動作套路,其鼓點節奏常見的有2/4、3/4、4/4拍,幾個動作為一組,幾組為一盤,巧于變化組合。
經過長期的演化與發展,逐步形成了祭祀性、仿生性、寓娛性以及形式的多樣性和內涵的豐富性等基本特征和文化傳承、促進團結、經濟帶動、健身娛樂等基本功能。
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文化部門的關心支持,進行較為系統地挖掘、整理和傳承,傳承危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其自身仍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難題和困難。目前僅10個鼓班艱難生存下來,鼓師不足40名,鼓手剩余600多個。其基本動作套路已衰減至80余式,40多式優秀動作套路遺失在滄桑歲月之中,究其原因如下:
1.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根本改變。由于社會發展和進步,科學文化知識進一步普及和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得到凈化和提升,傳統民俗觀念日益淡化,花鼓舞生存與發展空間逐年縮小,僅僅依靠狹小的民俗節日集會表演舞臺艱難生存。
2.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年輕人普遍存在追趕“時尚的心理,趨向流行”的潮流,K歌、跳舞、蹦迪、上網、手游等選擇越來越寬,花花世界吸引年輕眼球,年輕人對花鼓舞的興趣日漸淡化,不愿意學習傳統鼓技,給技藝傳承帶來了嚴峻挑戰。
3.苗族沒有文字,花鼓舞的傳承依靠口傳心授,保護屏障脆弱,隨著老藝人年事漸高而退出,鼓技難于傳承,面臨斷層危機。
4.經費匱乏是保護工作的瓶頸?;ü奈桦m然省級保護項目,但經費少得可伶,只有一個項目代表傳承人獲得省級5000元每年的補助,杯水車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專項經費,
5.社會或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聽任其自生自滅、或認為等經濟發達后再行保護的大有人在。
為了加強優秀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切實做好松桃苗族花鼓舞保護工作,必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制定出保護工作計劃,并責成當地黨委、政府認真組織實施,文化、文物等職能部門負責具體管理,其上級部門負責指導和督促檢查。保護計如下:
(一)加強靜態保護工作
1.進一步開展全面深入的普查工作,弄清其歷史源流、基本類型、動作套路以及留存情況和流失原因,掌握鼓師、鼓手的生活狀況,花鼓的制作工藝等全面狀況。
2.將普查所獲資料歸類、整理和歸檔,建立松桃苗族花鼓舞影像資料庫。
3.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做好松桃苗族花鼓藝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并匯集理論研究成果,編輯出版《松桃苗族花鼓藝術論叢》。
4.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將花鼓舞的保護、發掘、研究、培訓及推廣普及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管理。
5.建立工作考核機制,將松桃苗族花鼓的傳承保護、基地建設、藝術培訓、理論研究、圖書出版等相關工作納入文化文物、教育、民宗、文聯等部門的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促進其保護工作力度加強。
(二)加大動態保護力度
1.建立麻塘、塘邊、多勞3個苗族花鼓文化生態保護村,實施重點保護。
2.設立松桃苗族花鼓藝術培訓班,掛靠當地學校,定向實施特長培訓,儲備花鼓后續人才。
3.依托“正月苗歌會”“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趕秋節”等民族大傳統節日舉辦花鼓活動,并定期舉辦一年一度的苗族花鼓藝術節,檢閱花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4.定期舉辦松桃苗族花鼓舞“鼓王”爭霸賽,比舞論技,推舉產生“鼓王”,激發群眾參與意識,促進花鼓藝術發展。
5.開辦松桃民族風情政府網站和電視頻道,加大松桃花鼓舞等民族文化宣傳力度。
6.成立松桃花鼓藝術研究協會,定期召開藝術研討會,形成花鼓藝術保護的長效機制和研究氛圍
[1][清]徐鋐主修,蕭琯纂修,龍云清校注.《松桃廳志(校注本)》.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2]松桃苗族自治縣民宗局編.《松桃苗族自治縣民族志》.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3]松桃縣委宣傳部編著.《可愛的松桃》.中國和平出版社,2009年4月.
[4]俞潦編著.《松桃苗族》.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雷云鋒(1968- ),男,漢族,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人,大專學歷,貴州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松桃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助理館員,主要從事戲劇創作及非遺保護研究,在《貴州劇作》等期刊發表作品十余件,曾獲全國首屆戲劇文化獎.小型劇本獎及市政府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