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吉龍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519041)
河東衛氏書法的傳承
左吉龍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519041)
河東衛氏是有名的書法世家。東晉 “二王稱英”之際,衛氏已在北方成為重要的書法流派。受衛氏書法影響的歷代書家大有人在,如書法世家瑯琊王氏、清河崔氏、京兆杜氏、高平郗氏等。河東衛氏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
河東衛氏;書法;傳承
衛氏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世家,十分注重家學與家傳。自“一世祖”衛暠起就以儒學顯明于天下,將儒學作為傳家之根本,世代相傳。
在魏晉時期文藝環境寬松,各種學術教派匯入中國,其中以老莊玄學最為盛行。玄學影響著人的心態、審美意識和思維方式,同時對傳統儒學思想進行著猛烈地抨擊。從天人合一,大談宇宙,以人道立天道,再依天道證人道,推天道以明人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們認為人也應該以自然而然作為存在的方式,不矯揉造作,擁有的是淳樸率真、率性而為、人性自然,因此,魏晉士人多追求灑脫、清閑、空靈處世之風。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衛氏仍鎮定自若,以儒傳家,可謂真正的大儒。
為什么衛氏如此尊崇儒學?漢初,黃老之學受重視,儒、道兩家在政治、思想上斗爭激烈。到漢武帝時期,儒家通過自身的改進,其思想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于是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士多被中央所提拔任用,儒家統治地位從此鞏固下來。我想衛氏一直尊崇儒學,一是衛氏自身就接受儒學“仁”、“義”、“禮”、“智”、“信”等思想;二是尊儒便于入仕;三是古時就作為家學傳家,世代相傳。雖到七世孫衛玠之時開始吸收玄學,但衛玠并不像阮籍、嵇康等人率性而為、激進放達,他還是遵循儒家禮法的。衛氏一門皆善古文,衛覬“好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衛瓘“瓘承父,傳古文,則瓘亦能篆也。”衛恒“善古文草隸章草,其古文過于父祖。”其《四體書勢》中自撰古文勢贊。我想這都離不開衛氏的儒學立家之本。
衛氏善古文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家族書法特點。其他書體的傳承特點又會是怎樣的?衛瓘遠師張芝,近師其父,“采張芝草法,取父書參之,更為草藁。”草稿體的順應了人書寫時自然運筆動作規律,牽絲連帶,起承轉合,便于提高書寫速度,增強了書法的藝術表現力和可塑性,促進了草書的發展。衛瓘之子衛恒能“祖述飛白而造散隸之書。開張隸體,微露其白,拘束于飛白,瀟灑于隸書,處其季孟之間也。”1飛白之書實際為東漢蔡邕所作,張懷瓘《書斷?上》載:“案飛白者,后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案漢靈帝熹平年,詔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詣鴻都門上。時方修飾鴻都門,伯喈待詔門下,見役人以堊帚成字,心有悅焉,歸而為飛白體的字。2”衛恒仿效飛白,將隸書的體勢左右舒展開張,筆畫中微露其白,約束飛白于隸書之中,處于飛白于隸書二者之間,從而創造了散隸書。再說衛恒之子衛璪、衛玠二人也皆有書名,但未有書跡存世。另外,作為衛氏家族中人但非家門中人的衛鑠(衛夫人),她師法鐘繇,又異于鐘繇,其書法也應會受到衛氏家族的影響。
歷朝歷代書法的傳承是相互借鑒,取其長補己短的。衛氏書法形成過程中,在堅持家傳的同時也吸收了其他書家的書法,如早期的邯鄲淳、崔瑗、杜度、張芝等。另外,這種相互間的交流、借鑒、吸收也促使了衛氏書法的外部傳承,受衛氏書法影響的歷代書家乃至書法世家大有人在,如書法世家瑯琊王氏、清河崔氏、京兆杜氏、高平郗氏都有確切文獻記載。
瑯琊王氏王導,《宣和書譜》有記:
導善作字,規模前人,初師鐘繇、衛瓘,力學不倦。至喪亂狼狽,攜鐘繇《宣示帖》過江, 則其拳拳之心可知也。3
王導學書時,首先學習鐘繇、衛瓘書法。從王導的《省示帖》、《改朔帖》中可以看到其書法像衛瓘得伯英之筋一樣,草體微瘦,剛勁有力。
清河崔氏崔悅,清沈辰《書畫緣》有記:
崔悅字道儒,清河東武城人。仕石季龍位司徒右長史,以博藝名。書法衛瓘而習索靖之草,曲盡其妙。4
宋陳思《書小史》中寫到范陽盧氏盧諶,也提到崔悅書法衛瓘:
盧諶……善正書,并草與崔悅齊名,諶法鐘繇,悅法衛瓘,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子偃孫邈并有書名。5
京兆杜氏杜預,《宣和畫譜》有記: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也……其作草書尤有筆力,當時士大夫以家世比衛瓘父子。
此語說明了,不僅只是京兆杜氏關注衛氏衛瓘父子書法,其他書法世家也多關注衛氏書法的成就,并將衛氏書法作為標桿,與之相比較。
高平郗氏郗愔,明陳繼儒《書畫史》有記:
郗愔字方回,官至司空。父鑒,草書古勁卓絕,愔能接翼,兼善眾書……其法遵于衛氏,尤長于章草,纖秾得中,意態無窮,筋骨亦勝。6
今看郗愔《九月七日帖》和郗愔《廿四日帖》《遠近帖》《想親帖》,其書法確實是“纖秾得中”,不肥不瘦,皆有衛瓘《州民帖》的風姿儀態。運筆靈動、暢快,不失筋骨之勁。
南朝蕭特、唐代曹霸、張說也都受到衛氏書法的影響。
蕭特字世達,子云之子。官至太子舍人,海鹽令。善草隸,時人比之衛恒衛瓘。武帝常使特書,及奏,帝曰:子敬之跡不及逸少,蕭特之書遂逼于父。7
曹霸,亦能書,杜牧詩云: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8
張說,字道濟,洛陽人,官至右丞相。謚文貞,敦節氣,重然諾。字師衛夫人,婉美有象。9
我們不難看出,在歷史上許多書法世家及書家會受到衛氏書法的影響。他們積極吸取衛氏書法的營養,以豐富自家書法。后世王羲之新體的“今草”,我想也應該是受到衛瓘將章草筆勢縱向牽引,所創“草稿體”的影響。換句話說,王羲之的“今草”應是衛瓘“草稿體”的發展,“草稿體”乃是“今草”的發端。這些都與衛氏以儒學傳家,注重古文,書學悠久及其政治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注釋:
1.《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載陳思《書苑菁華》,卷第六,商務印書館,第270冊,第258頁。
2.《文津閣四庫全書》載陳思《書苑菁華》中,此句“見役人以堊帚成字”中“役人”作“後人”。
3.盧輔圣 主編《中國書畫全書》載《宣和書譜》,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冊,第41頁。
4.盧輔圣 主編《中國書畫全書》載清沈辰《書畫緣》,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第十冊,第82頁。
5.《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載陳思《書小史》,卷第四,商務印書館,第270冊,第312頁。
6.盧輔圣 主編《中國書畫全書》載《書畫史》書史卷二,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第七冊,第262頁。
7.《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載陳思《書小史》,卷第七,商務印書館,第270冊,第318頁。
8.盧輔圣 主編《中國書畫全書》載元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之九,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冊,第84頁。
9.盧輔圣 主編《中國書畫全書》載元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之五,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冊,第37頁。
左吉龍,1991年02月生,男,漢族,山東淄博,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助教,碩士,藝術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