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宗杰 火箭軍士官學校
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探索
馮宗杰 火箭軍士官學校
隨著二維碼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我國已開啟了全民“掃碼時代”,二維碼教材也應運而生,使教材內容更加飽滿,閱讀方式更加立體,交互性、沉浸性更強。以二維碼為核心技術的職業教育教材,將會在職業教育教師和學生的學習互動中展示出優勢,形成以交互為核心的數字化教材
二維碼 職業教育 教材
隨著二維碼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我國已開啟了全民“掃碼時代”,物聯網時代,報紙、雜志等紙媒添加了二維碼,使內容更加飽滿,閱讀方式更加立體。二維碼教材無疑給以紙張為載體的教材制作帶來革新啟示。以二維碼為核心技術的職業教育教材,將會在職業教育教師和學生的學習互動中展示出優勢,形成以交互為核心的數字化教材[1]。
二維碼技術是一項圖形識別技術,通過采用某些特定的幾何圖形,按照一定規則在平面上分布排列成黑白(或彩色)圖案,二維碼中可嵌入圖片、視頻、音頻以及網址等,通過安裝有相關APP的移動設備掃描印刷在紙質材料上的二維碼,實現快速讀取有效的記錄和傳播數字信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二維碼具有存儲信息容量大、掃描響應速度快、容錯能力強、制作簡易且成本低等優點。
研究表明,青少年利用紙質圖書學習比電子書的理解程度高,學習者對紙張的觸覺有特殊情感,并保留對紙質材料進行筆記和勾畫對的習慣,紙質教材的視覺舒適度也遠高于電子書,但紙質教材內容封閉、媒體單一、資源更新周期長。
近年來,社會各行各業已廣泛使用了二維碼技術。二維碼技術也被成功應用在紙質教材上,學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掃描教材中的二維碼,迅速訪問教材電子資源,而電子資源的設置完全可以以圖形、動畫或者視頻的方式加以輔助。這種動態的知識傳播過程,有別于傳統的靜態的紙質教材,增加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交互過程。知識的傳授更容易被學生吸收,同時根據學生的訪問信息,在資源后臺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數據統計和挖掘,完全制定處適合各水平級別學生的知識需求內容,達到個性推送的功能,這種模式下的教材將會改變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形成以互動為核心的主動學習新模式。
職業教育針對某一工種進行職業性教育,對技能的要求高,而在紙質教材中,知識點展示的靜態性,相對封閉性等特征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只能通過書本的描述進行想象,無法有清晰的、完整的、形象的技能操作過程學習,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費事費力的現狀。
而二維碼教材可以突破傳統教材的開放性、動態性的局限,針對重點難點,根據自己的情況,掃描相應的二維碼,自動登錄相應資源庫平臺進行知識學習與模仿。同時該資源庫平臺提供動態的形式展示教材的知識點、操作步驟方法、注意事項等。這種模式也會讓學生體驗到數字化模擬與教材嚴謹性知識高度融合、統一,形成新奇的閱讀求知欲,達到較好的互動效果。
1.制作教材資源庫。對資源庫的設計核心,關鍵在于資源庫腳本的編寫。教材的編寫者未必是資源庫的建設者,因此教材的編寫應該與資源庫的建設者形成無障礙的溝通模式,完成資源庫中知識點的數字化建設。依據課程標準梳理出教材的難理解的知識點和操作內容,根據需要制作不同形式的多媒體進行演示,利用動畫、視頻、解說等方式剖析枯燥的知識點,通過虛擬現實進行操作過程的演示,對操作過程、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剖析。在資源庫的設計上可以實現學習者對知識點及軟件的操作流程進行閱讀,內容直觀形象,沉浸感較強[2]。
2.編寫紙質教材。立足于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及重難點設計編寫紙質教材,根據課程內容合理規劃二維碼在紙質教材中所起的作用,出發點都是為學習者服務,在充分分析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巧妙設計,才能有利于增強學習效果。
3.合理有效組織素材。不同類型的資源在詮釋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上的效能是不同的。要根據教學設計,對二維碼教材的內容進行遴選甄別,建議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依照多媒體學習理論,將文字、圖片、音視頻資源進行類;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高效能的呈現方式,合理分配印刷內容與數字資源;印刷內容和數字資源要避免內容重復和疊加,過多的素材堆積反而會增加認知負荷,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4.編制二維碼。對于出版機構,可以自主搭建二維碼教材的制作平臺與系統,包括二維碼的編碼、解碼以及數字資源的存儲與維護系統。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二維碼教材的制作可以依靠網絡工具,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
5.實用適度排版布局。排版與布局上除滿足教材編寫規范的一般性,還要考慮到二維碼二維碼的特殊性。圖文呈現區與紙質教材基本一致;二維碼區與其相關的圖文區相鄰,內嵌拓展資源,單頁上的二維碼數量要適度。
6.識讀二維碼教材。學習者碰到疑難知識點時,找到知識點對應的二維碼,通過智能終端進行掃描,并對二維碼進行識別,讀取和解碼,產生相應的訪問請求命令,通過WIFI或者其他方式的網絡發送給相應二維碼資源庫平臺,資源庫平臺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請求信息,并將該請求信息映射為對應的URL,精確定位到請求命令對應的知識的資源庫頁面,然后該信息返回到請求客戶端。學習者可以根據返回的資源進行閱讀。掃碼的主動權在于學習者,學習者可以按需掃碼,實現個性化學習。
將二維碼技術引入職業教育教材中,是數字化教育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將封閉的、單一的教材轉變為開放的、立體的教材,減少了時空損耗,搭建了學習支架,創建了無縫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習主動性。二維碼技術賦予傳統教材可移動性、交互性和分享性等新的特征。相信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二維碼技術與教材的結合方式將不斷有新的突破,形成新的形式。
[1]馮翔等.基于二維碼技術的紙質教輔書服務平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3(6).
[2]張晨,王立亮,適應現代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的立體化教材研究[J],出版廣角,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