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穎 中國人民大學
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初探
孫麗穎 中國人民大學
信息產業是信息服務、生產以及加工等行業的總稱,雖然其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卻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績,對我國國名經濟發展形成了直接影響。為對信息產業進行合理利用,使其能夠為我國經濟建設發展做出相應貢獻,業界學者對該產業展開了深度研究。本文將以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對該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產生的影響展開全面論述,并會對其發展提出相應建議,期望能夠對國內信息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啟示。
影響 國民經濟 信息產業 發展建議
按照最新定義,信息產業指的是將信息轉換為商品的產業。該行業涉及內容極為廣泛,像電影、報紙出版以及無線通信服務等,都屬于該行業范疇。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內容,對國民經濟增長發展與經濟結構都產生了極為積極的作用,有效推動了社會發展進程,因此對信息產業展開全面性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為對信息產業進行深度尋探究,我們首先應對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明確。
在國民經濟中,信息產業屬于戰略產業、基礎產業,在我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規模企業年銷售量增長率都能保持在26%左右,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年出口量增長率已經超過35%,整體行業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升。同時國內信息產業結構調整較為理想,彩電以及計算機等信息產品產量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型顯示器與新一代視聽產品等,也成為了現代經濟新的增長點[1]。
在電子信息產品結構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信息產業鏈條也開始向高附加值以及高技術方向發展,產業鏈內容更加豐富、科學,成功促進了該行業的發展。通過對行業內部產品的分析可以發現,近幾年通訊類產品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對行業經濟效益增長的貢獻也較為突出;而信息技術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深受社會各界所認可,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此外,行業整體產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跨國以及跨地區的大規模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整體發展態勢較為理想。
1.倍增作用
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整體產業發展速度會對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形成直接影響。信息產業的發展可以在創造出更大經濟價值的同時,滲透到各傳統行業之中,以幫助傳統產業進行改革,保證產業生產效率,可以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倍增作用。
2.軟化作用
信息產業可以對就業結構以及產業結構進行軟化,主要是因為信息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咨詢服務業、軟件業以及數據庫等產業的出現,使得整體行業開始偏向軟化,傳統產業也在這種環境中發生了變化,開始對生產方向進行調整,外延式產業轉移規劃正在不斷落實[2]。國民經濟中的勞動力結構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信息服務以及管理等就業人數正在不斷增加。
3.帶動作用
在18世紀,古典經濟學家經過研究確定,信息產業投資會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作用,會直接帶動經濟進行增長。通過一些學者的不斷研究和努力發現,一個國家國民經濟GDP的增長,與該國家信息產業投資有著直接關聯,且與總投資份額關聯并不密切,因此可以證明,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帶動作用。
1.提高傳統產業生產率
信息技術的有效滲透,使傳統行業朝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進行發展。從采購到后期生產,都能夠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動態化管理與實施模式,不僅產品生產效率能夠得到切實提升,同時公司內部整體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方式也會得到有效改善,會形成良性化發展新模式。同時信息技術的加入,還會對傳統產業產品進行改造,更多高技術產品開始涌現,產品技術含量會得到切實提升,能夠切實強化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有利于傳統產品的持續性發展。此外,互聯網的出現也為傳統產業供應鏈形成提供了新的機遇,確保原料供應以及客戶服務等一系列商務流程,可以在電子環境中完成,有效打破了地域以及其他因素對于供應鏈的限制,可以為傳統產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完善通貨膨脹控制力度
信息產業發展可以對通貨膨脹現象形成良好控制,尤其在發達國家中的作用更多突出。例如在美國,信息產業既是美國經濟重要構成,同時也能對通貨膨脹問題進行合理管控,可以幫助有關部門對通貨膨脹問題進行妥善改善。
據美相關部門統計,信息產業增長并沒有加重通貨膨脹率,反而使通貨膨脹問題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七年間,在信息產業的作用下,全美通貨膨脹率整整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就經濟實質而言,通過借助信息產業優勢,可以對生產模式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物資消耗問題進行改善,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產品生產模式,能夠對生產投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以降低通貨膨脹問題發生機率,確保信息經濟價值可以在生產行業中得到有效呈現,進而從本質層面解決膨脹的問題。
3.提高就業增長率
信息產業另一間接影響體現在就業率方面,按照美國信息產業調查機構得到的數據顯示,信息產業的出現與發展,有效提高了國家整體就業率,就我國而言,僅在2000年,電子信息行業整體就業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次,而到2016年,行業整體就業人數已經達到800萬以上,且仍然呈現著逐年增長的趨勢[3]。主要是因為,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新型行業以及新型崗位開始出現,加之傳統信息行業的興起,使得整體產業用人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國民就業率自然也會隨之上漲。
為保證信息產業發展質量,國家可以嘗試樹立榜樣企業,要對同等條件中的優勢企業進行重點扶植,培養起骨干企業,以保證我國企業發展空間與市場。要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政策,以便利用骨干企業,對整體信息產業市場進行開拓,確保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場資源,保證整體產業發展范圍。同時有實力的企業還可以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形成大規模信息產業公司,以便在行業中形成良好地榜樣作用,帶動更多企業發展。此外為保證整體市場競爭秩序,還應出臺相應規范政策,要避免惡性競爭以及其他不良現象的出現,確保市場中可以形成良性競爭氛圍,以實現理想化信息產業發展模式。
作為信息產業重要組成,信息服務行業在整體產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對服務行業發展進行扶持,是促進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完成具體操作:
第一,促進信息服務經營產業化。要通過財政扶持以及其他扶持方式,建立起一批大規模的專業信息服務公司,并利用其帶動整體行業朝產業化方向發展,保證國內整體信息服務水平,確保可以在家庭娛樂、遠程教育以及遠程醫療等多領域,建立起專業化、完善化的信息服務機構。
第二,按照市場實際需要,對信息咨詢服務進行擴展與完善,應鼓勵各服務公司不斷對自身網絡技術以及電子技術應用進行研究,確保可以開發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服務業務,保證客戶對于公司的滿意程度,確保各項服務產品市場,保證公司發展持續性。
第三,優化國內信息服務市場。要明確信息服務市場是信息價值得到體現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帶動信息服務產業發展,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對服務市場進行規范,要建立起具有咨詢主體與中介的理想化信息服務市場。要通過官民聯辦、官辦以及民辦等手段,不斷對信息服務市場進行完善,并對市場范圍進行拓展。要在滿足本行業以及本地區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國際市場,提高與國際信息企業的合理力度,保證整體行業發展空間。此外還應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機制,對競爭、供求以及價格等機制進行合理改良,要按照用戶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市場服務內容進行拓展,保障整體市場發展格局。
有關部門應按照國家要求,構建起服務型政府,并根據市場化、社會化以及專業化理念,對信息產業服務體系進行建設與完善。在具體構建產業支撐服務機制過程中,相關部門首先要對行業發展協會以及信息咨詢機構等相關部門進行規范,要保證機構服務水平與專業化水平,確保其可以為信息產業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與幫助。其次,通過借助信息產業園,帶動創業孵化基地、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保證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更加理想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信息產業發展規模。再次,加大行業決策咨詢機構建設力度,要對高級人員培養提供出更加理想的環境,保證國內研究力量,確保研究人員可以集中對各項重要課題進行研究,以便為國內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與幫助。最后,要對稅收等手段進行合理運用,要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創新力度。有關人員需要明確,現代我國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研究水平還是較為落后,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因此有關部門仍然需要對核心技術研究予以足夠關注,不僅要在財政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時還需要出臺相應政策,以便為核心技術研究與發展做好鋪墊。
通過本文對信息產業相關內容的闡述,使我們對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價值與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關部門應認識到信息產業對于國民經濟所產生的重要影響與作用,要對信息產業進行深入研究與運用,確保其所具有的增長功能以及其他方面功能可以贊國民經濟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要通過培養骨干企業以及加大扶持力度等手段,對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質量進行保證,以實現高質量信息產業發展模式,保證國民經濟穩定增長。
[1]牟銳,閔連星.信息產業投入產出經濟效應分析——兩部門視角[J].軟科學,2015,04:38-42.
[2]熊興,余興厚,陳偉.西部地區信息產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J].寧夏社會科學,2016,02:89-94.
[3]許愛文,魏梅,程文露,王錚.中國信息化與產業空間聚集的關系研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5,01:126-138.
孫麗穎(1989.1-),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應用經濟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