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武 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財政局
對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
楊兆武 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財政局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要求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改革。財政稅收是實現國家整體財政水平提升,促進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有效措施,是各級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合理的稅收體制能夠實現國民經濟建設水平的提升,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思想落后,導致財政稅收工作存在較大問題,對財政稅收工作產生嚴重阻礙。因此要深入分析財政稅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尋求有效方式對體制進行優化改革,從而實現社會經濟建設,適應現代化發展形勢。
財政稅收 改革 問題
合理的稅收財政工作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對國民經濟發展建設起到關鍵作用。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使原有財政稅收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求,為維持社會穩定和諧,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改革,從而實現財政資源的優化。要求在改革中,從宏觀角度出發,對財政目標進行明確,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實現稅收工作創新,為其體制完善提供條件。
1.稅收體制缺乏完善性。雖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稅收體制的改革,使其體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財政稅收依然存在不足之處,給稅收工作帶來較大阻礙。其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財政分配過于集中,且主要集中于上級。在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財政分稅制度落實不到位、分配不均衡的問題。而財政收入與支出之間的較大出入會嚴重影響到中央財政的調控能力,使宏觀經濟受到沖擊。(2)在我國稅負征收工作中,缺少與環境和資源相關的稅種,這導致稅收作用無法在財政中得到充分發揮,導致出現財政分配不均問題,從而影響了財政稅收的社會分配能力。(3)因管理制度落后,導致財政稅收中沒有納入資源類與國有資產的收入,阻礙了財政收入的增多。
2.預算管理體制不完善。預算管理工作是實現財政稅收工作合理性的基礎,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稅收體制的改革,預算管理制度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經實踐發現,預算管理體制中可管理范圍較小、覆蓋不全面,影響了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與稅收改革相比,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依然較落后,存在嚴重的滯后性。這會對財政收支產生不良影響,使其覆蓋范圍難以得到擴大。而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會使財政稅收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監督,其自身約束力降低。
3.轉移支付缺少規范性。經濟形勢的變化使分稅制得到廣泛應用,而轉移支付是分稅制中常用支付方式。我國中央政府的財政稅收工作具有較強的集中性,在社會經濟宏觀調控中,主要通過財政支出手段實現對各級政府財政調整,使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得到平衡。在目前階段,轉移支出在我國財政稅收工作中根據性質不同主要有財力性、專項轉移支付、體制補助和稅收返還這三種形式。受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思想落后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財政稅收中的轉移支付工作缺乏規范性,其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缺乏有效監管。在進行轉移支付工作時,中央財政常常出現支付信息遺漏或模糊等問題。2.轉移支付結構缺少合理性。在支付中,稅收返還和體制性補助比例大大高于其他類型支付方式。
科學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與高質高效的財政稅收工作,能夠促進社會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更能推動社會收入分配關系的協調發展。在社會主義經濟公平性原則的指導之下積極去落實財政稅收工作,從宏觀上進行調控,才能保障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深化改革,明確目標與不足,大膽創新,才能讓財政稅收體制更加健全。
1.明確財政稅收權級。權級指的是稅收財政體系中政府的權利和層級。在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改革時,應對稅收體制進行明確的權級劃分,并注意劃分過程中權級與我國社會經濟形勢的符合。對權級的明確能夠使稅收制度科學合理性提升,使稅收制度能夠為政府機構工作規范化與統籌提供條件,實現政府財政的穩定發展。有利于保證財政收支平衡,使政府財政稅收工作水平得到提升,促進政府責任感提高。
2.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制。要想實現預算管理制度與財政稅收工作的同步,需要將預算編制與執行工作獨立。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有利于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政府財政稅收工作水平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要求擴大預算管理涉及范圍,將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等納入管理體系,加強財政稅收工作與預算管理之間的聯系,使預算管理體制在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
3.提高財政轉移支付的科學性。首先,提高財政轉移的合理性,要對稅收返還以及體制補助規定加以改革與創新,且將相關的轉移支付來源控制在科學范圍之內。其次,要重視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的提高,促進轉移支付類型結構的合理化,促進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平均化。最后,中央財政應當結合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區位因素,對轉移支付的能力進行預算,科學地制定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數額,促進財政資金分配制度的合理化與透明化。財政轉移支付科學性得以提高,對于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有極大作用。
為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經濟形勢,有必要對我國財政稅收制度進行改革。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影響著社會各個層級,同時也受到個人與企業的影響,在社會發展中對經濟有較強的調控作用。稅收體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變革和完善才能達到的目標,因此要堅持稅收工作的深化改革,將其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從而維持財政稅收資源分配平衡,使社會經濟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財政稅收改革工作已經推行了十年有余,未來也將一直持續下去。立足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實際,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調節,才能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1]廖瑋.對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4:61-62.
[2]胡忠毅.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09,19:6+8.
[3]陳勇.關于我國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探討[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8:146.
楊兆武(1986-),江西省樟樹市人,本科就讀于中央財經大學數理經濟和數理金融專業,2009年參加工作,目前在就職于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