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爽萍 中國人民大學
WTO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與應對分析
吳爽萍 中國人民大學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變得愈加頻繁,國際關系也變得愈加密切。在WTO和GATT的監督下,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已經不再是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障礙,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問題依然存在。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分析WTO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WTO 技術性貿易壁壘 影響 解決對策
WTO即世界貿易組織,也被稱之為“世貿組織”,1994年成立,取代了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現如今,世界貿易組織是國際社會重要的經濟組織之一,共擁有164個成員國。在世貿組織大環境下,國際各國之間的貿易頻率大幅增加,為推動各國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很多國家為了能夠保障自身利益,選擇暫時性的“鎖國”,也就是弱化外貿經濟,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貿易壁壘”。從本質上說,當今國際貿易中已經很少出現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情況,但依然有部分國家采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式“鎖國”,包括政策手段、匯率手段、經貿手段等。如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過后,很多國家為了避免本國資金外流,對我國采用了技術性貿易壁壘手段,導致我國貿易出口量大幅下降。可見世貿組織體系中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一種典型的“經濟戰爭”,我國想要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步,必須要從國際、國內多角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從本質上說,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各國之間對本國市場流通商品層面上的技術管制手段,并且為了保障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夠符合世貿組織的流程,通常要構建一套合規的評定程序,通過重復驗證、認可、認證、收費的形式阻礙商品流通,從而形成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最有效的手段。技術性貿易壁壘屬于非關稅壁壘的手段之一,主要指的是通過安全、衛生、技術標準、檢測程序來控制外國商品進口(流入)。
在世貿組織協議當中,規定技術性貿易標準協議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壁壘協定;二是實施衛生和動植物檢測協定。技術壁壘協定主要是針對標準法規、技術法規、合格評定三項作出了規定;而后者則是規定了四項原則:第一,要求世貿組織成員國采用國際標準原則;第二,國民待遇原則,也就是國家在執行內部標準的時候,必須要給成員國提供同樣標準;第三,透明度原則,也就是每個成員國在發布標準、法規、合格評定程序過程中,必須要向成員國通報,時間為60天;第四,各個成員國必須要保障不能制定給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障礙的技術壁壘。綜上所述也可以認為為了能夠達到某種目標,成員國可以制定與國際標準不一致的技術標準、法規、合格評定程序。
隨著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告一段落,我國經濟從2011年至今仍在不斷的復蘇過程中,對外經濟貿易也在逐漸向好的勢頭發展。但從實際情況來說,2008年經濟危機對我國外貿經濟的影響依然沒有徹底消除,同樣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也比較乏力,加上一定國際因素的影響,例如資產泡沫、通脹壓力、匯率浮動等,再加上歐美、日韓等國都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進行限制,導致我國外貿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我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主要是因為傳統關稅壁壘有死灰復燃的趨勢,再加上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限制不斷增加,如2009年中美輪胎特保案,我國就是以失敗告終,導致我國股市下跌嚴重。從世貿組織成立至今可以發現,非關稅貿易壁壘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對我國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由最初的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到如今的俄羅斯、巴西、新加坡等,很多國家都在對我國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可見我國外貿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再加上國家大力扶持高新產業,我國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的商品種類已經逐漸從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逐漸轉移到了高附加值、高技術性的產品,并且該趨勢還有上升的勢頭。該種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打擊了國內高新技術產業商品出口的積極性,對我國未來的外貿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
1.積極影響
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面性,技術性貿易壁壘同樣如此。縱觀我國國內的產業情況,長期以來都受到了勞動密集型經濟影響,導致對技術創新缺乏重視,出口的商品也缺乏科技性,產品研發相比發達國家較為落后。并且在實際商品生產過程中,缺乏現代化管理理念,生產技術、生產設備較為落后,生產效率也止步不前。但是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下,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就必須要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而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和管理手段。因此,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的驅動作用。
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夠促進我國產品技術法規和標準的制定。由于在近十年來,我國一直遭受著國際各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出口的商品質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我國缺乏相關標準制度的約束。因此,為了能夠保障我國的經濟利益,如果遇到了國際貿易糾紛問題,除了提交相關機構解決外,同時也要反思為什么會遭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并根據此原因制定、完善相關的法規政策,從而降低后續受到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機率。在此背景下,國家所制定和實施的相關標準和法規,非常值得國內企業參考和借鑒。
2.負面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加大了我國進入國際市場的困難性,降低了出口貿易總額。從當今國際情況來看,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我國需要重點關注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如果出口的商品無法滿足進口國要求,產品就無法出口。即使所出口的商品能夠滿足進口國的標準和技術法規,在入關過程中也會受到進口國政策的限制,這給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
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會增加出口商品的成本,降低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中的價格優勢。雖然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飛快、高新產品不斷崛起,但不得不承認我國依然是勞動密集型國家,在國際市場中依然需要依靠價格戰取勝。但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我國出口企業不得不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和高價格材料來滿足進口國標準,從而直接提高了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低出口產品的利潤空間。
1.進一步完善科技興貿戰略
通過分析可知當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實質,主要是出口商品無法滿足進口國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要全面提高出口產品的生產質量,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根據各國對出口產品的要求,不斷加快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進程,從而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質量等級,這也是我國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途徑,也是最終途徑。科技興貿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以國家市場需求為向導,推動高新產品的出口比例,優先扶持具有高新技術、自主品牌的企業,同時要培養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帶頭企業。
2.加強人才培養,加強國際法規的研究
想要降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或防范技術性貿易壁壘,就必須要加強對發達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的對外政策、技術標準、標準法規的研究工作,這需要加強對外貿人才的培養工作,特別是熟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專業人才。因此,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在人才培養層面上的投資力度,組織人力、物力加強對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的研究力度,全面收集國際各國對外的技術法規,學會在遵守法規的基礎上,更好的應用法規,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掃清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障礙。
3.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引導和研究
政府需要構建專業的咨詢部門來負責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信息收集和分類工作,實時跟蹤國際動態,這樣才能夠及地向企業做出宣傳,正確引導企業的生產與發展。與此同時,需要重點研究貿易對象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生產的影響,幫助對外企業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從而擴大出口量。同時,為了能夠提高對外企業的適應性,政府有關部門需要構建數據中心和數據庫,將所收集的外貿信息進行上傳,提高外貿信息與標準的共享性,這樣才能夠保障對外企業能夠實時做出生產調整。
1.加強外貿信息的敏感性
對外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國際市場的關注程度,對各類技術性貿易壁壘相關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時刻關注國際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新動態,這樣才能夠時刻做出調整,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
2.防、治結合
防、治結合能夠為對外企業提供雙重保險,其主要表現在:第一,“防”主要是指企業不斷優化自身的貿易結構,能夠生產出符合國際技術標準特別是要求苛刻國家的外貿產品,不斷迎合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提高企業生產的環保意識,不斷讓企業生產的產品成為綠色產品,避免貿易爭端問題的出現;第二,“治”主要是指在發生貿易爭端后,能夠及時通過政府部門交涉,全力讓國外政府取消技術性貿易壁壘,或降低技術性貿易壁壘標準,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程度。
3.積極申請進入國際市場通行證
產品想要進入到發達國家市場,必須要取得各項通行證,待認證合格后需使用規定的認證標志,如歐盟的CE認證、美國的UL認證、日本的JIS認證、ISO9000認證等。因此,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企業需要積極申請國際市場通行證。當然,想要取得這些認證,必須要保障企業生產的產品的質量過硬。
綜上所述,本文重點探究了WTO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而這些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雖然也有積極作用,但總體上是弊大于利。同時本文也提出了我國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應采取的措施,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只有這樣才能夠規避技術性貿易壁壘。
[1]唐翠英.中國應對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01:1-2.
[2]劉忠平.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經濟視角(上旬刊),2015,05:42-43.
[3]吳瑞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22:242-245+300.
吳爽萍(1990.3-),女,漢族,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商務與貿易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