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淺析“營改增”對高校財務教學的影響
王媛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營改增”政策的執行,是稅務征繳機關為了減輕企業經營的稅負而采取的積極措施,對于企業經營是助力,但是對于為企業和稅務單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高校而言,這種政策的執行的確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此進行簡析。
營改增 高校財務教學 人才培養
高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為社會輸送了很多理論和實踐能力都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彌補社會人力資源匱乏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高校財務教學工作也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的進行了調整,客觀地講,稅收政策的執行,是政府為了確保財政收入穩定的一種措施,稅收政策的調整也是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而采取的一種措施。高校的財務教學工作與稅收政策的執行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一方面需要高校財務教學緊貼稅收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來開展,密切聯系實踐;另一方面則需要高校財務教學必須從理論上完成相應系統化財務知識內容的講解,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掌握財務知識在稅收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實際問題,以便于在規避法律風險的過程中努力執行好嚴謹的財務制度。
前文提到過,稅收政策的穩定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基本要素,適度的調整稅收政策,能夠在確保國家稅源合理且穩固的前提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向前發展。原則上來說,稅收政策的調整對于高校財務教學工作的影響并不大,因為之前的稅收政策調整大多都是側重于稅率幅度的變化,對于學生而言必須要掌握的內容無外乎是稅率政策的高低。但是此次的“營改增”是從稅制上產生了變化,因此對高校財務教學的執行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影響。
其一,案例教學需要大幅度的調整。財務教學與其它的專業教學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是,財務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選取大量的案例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財務知識的了解更為深刻,基于此,在對財務案例的選取上,大多數的案例都是穿插在諸多財務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的。“營改增”的執行,涉及到了營改增之前,地方稅收涉及到一個叫做稅收返還的政策,部分地區稅收返還比例相當高,地方政府政績的一個重要反映就是稅收,政府自然千方百計的想要使稅收看起來有那么多,所以一般會有這么一個方式,因此從加強管理角度施行稅控管理有相當大好處。另外現有信息技術發展,已經具備全國發票數據實時采集實時比對的技術基礎,通過統一納入增值稅體系可以快速把之前無法管理的行業和稅種納入管理,用更少的人實現更好的管理,并且減少稅收隨意性。理論上營改增后企業負擔和財政收入不會變化,但對于隱匿收入的營業稅納稅人打擊是巨大的,稅收會急劇提升,而且可能會暴露營改增前與稅務人員權錢交易問題。這些信息的出現和存在,導致原有的教學案例已經不適應現有的財務理論知識實際教學,需要對相關的教學案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給任課老師帶來了較大的備課工作壓力。
其二,財務報稅教學出現大幅度變化。合格的財務工作人員必須履行的職責是依法納稅,盡管在“營改增”政策執行之前,高校教學工作中對相關內容也進行了適度的調整,但是稅收政策的落實、執行都是一項極為嚴謹的工作,需要經過充分地反復論證才能得以實施,因此最終出臺的詳細政策與之前的理論教學內容的確出現了加大的差距,這樣就讓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報稅環節的教學同之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畢竟營業稅的報稅相對較為簡單,但是增值稅的報稅必須要從企業的營收賬目調整環節入手,這樣就給從理論上教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擾。
從表象上來看高校財務教學因為“營改增”的執行的確產生了諸多的不便,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營改增”政策的執行,能夠讓財務管理基于法理依據更為嚴謹和縝密,因此對于短期的教學形成的障礙可以通過調整教學計劃的方式來緩解。
一是,邀請稅法專業人員為學生解析相關的案例。此次“營改增”的稅制調整,主要涉及到了一些一般納稅人納稅科目的變化,對于這些變化,單純的靠理論知識教學并不會直觀的體現出來,因此任課老師在開展教學期間可以要求一些專業的稅法研究人員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信息。尤其是涉及到比較常見的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應稅行為,按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這些都與之前的營業稅征繳存在較大的不同,必須要通過專業的信息講解來完成理論信息知識學習。
二是,積極參與知識培訓。傳道授業是高校老師的職責,“營改增”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很多信息內容對教學大綱的設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為學生系統的講解相關知識信息。任課老師應該在外部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積極參加稅法知識的培訓,從財務教學的角度上深度理解稅法知識的變化給財務教學所帶來的變化,這樣才能夠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將知識信息講解的更清楚、細致。
“營改增”的執行,為政府財政穩定稅源、為企業減輕稅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高校作為培養專業財務人才的渠道,應該基于適應市場以及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上來進行調整,這樣才能盡快的為社會輸送專業化財務管理人才。
[1]會計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運用策略分析[J].張天雷.經營管理者.2016(25)
[2]會計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運用策略分析[J].汪支華.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6)
王媛(1988-),女,漢族,山東青島人,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財會、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