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天然橡膠產銷概況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天然橡膠需求一直逐年增長。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天然橡膠表觀消費量占世界天然橡膠產量的40 %左右。受地理位置限制,中國橡膠種植面積有限,天然橡膠生產種植主要在海南、云南、廣東省部分地區,2016年植膠面積114萬hm2,天然橡膠產量約為85萬t,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含膠乳)共計581萬t,國產天然橡膠僅占14.6 %左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東南亞是天然橡膠主產區,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為中國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國,從4國進口的天膠總量約占中國天膠進口總量的90 %以上。2016年,從越南進口的天然橡膠暴增40.19 %,超越馬來西亞,稱為中國天膠進口的第二大來源國。越南橡膠產量已經超過100萬t,加上越南橡膠多是通過混合橡膠名義進口到中國,成本占據一定優勢。
2 廣東農墾走出去種膠
30多年前,作為新中國橡膠科研事業的奠基者,時任廣東農墾高級工程師的徐廣澤,登上了法國巴黎世界橡膠育種采膠生理科學會議的講壇,朗聲宣讀有關橡膠樹在高緯度地區培育生長的總結性論文。這一刻,被永久載入了廣東農墾的史冊,也讓“北緯17度以北”這一曾經的天然橡膠種植禁區打開了大門。
“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橡膠便布局包括種植、加工、貿易在內的19個海外項目,落實規劃種植面積6.7萬hm2。而憑借項目地較低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以及適宜的種植技術、成熟的產業體系,至2015年,廣墾橡膠集團的業績單上,海外營收已經占據半壁江山,從而大大緩解了國內市場的盈利壓力。過去5年,天然橡膠市場寒風凜冽,價格跌幅近80 %。就是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廣墾橡膠卻逆勢起飛,產銷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77 %和107 %。
2016年8月23日,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橡膠海外建設項目位于馬來西亞沙巴的廣墾橡膠種植園里,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總局)黨組書記、董事長(局長)雷勇健親自為2010年在此種下的第一代橡膠樹割下第一刀;8月26日,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與全球三大天然橡膠生產企業之一的泰國泰華樹膠公司在曼谷達成戰略合作簽約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經營企業。
根據規劃,未來幾年,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橡膠海外建設在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馬來西亞等地將建立更多的橡膠基地,海外種植面積將達13.3萬hm2。
3 海南農墾走出去種膠
海南農墾作為中國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基地,現有的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已經很難滿足國內天然橡膠的市場需求。同時,海南地處臺風區域,種植橡膠存在一定的劣勢等客觀條件,已嚴重制約著海南橡膠產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走出去”是海南農墾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走出去”發展天然橡膠產業為主的產業,建立海外天然橡膠基地,將帶動海南墾區經濟的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海南農墾經過5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天然橡膠從規模、管理、產量、技術上都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具備跨國開發經營的能力,完全可以為在境外發展橡膠產業提供規劃、技術、資本等多方面支持。從種植到加工銷售,擁有各類專業管理人才,以及相當雄厚的資本實力對于實施“走出去”戰略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4 “走出去”戰略建議
4.1 完善產銷體系
從全球范圍來看,區域經濟的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快,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步伐也在加快。天然橡膠產業可以抓住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機遇,一方面想方設法在主要的產膠國以及具有大量可開發熱帶土地的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建立天然橡膠基地,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國內國際貿易的流通體系,把國內與國外2個市場對接起來,利用2個市場多做文章。
4.2 掌握“走出去”發展政策
國際環境易于產生風云突變,“走出去”發展戰略必須研究國家關于擴大對外開放、支持“走出去”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結合橡膠產業的優勢和特點,研究應對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階段性計劃和中長期規劃。必須掌握東道國的法律、政策、經濟和文化傳統,又懂得國際規則、國際貿易和經營管理。
4.3 加強資產管理
橡膠產業“走出去”戰略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剝離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明晰產權關系,優化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激勵和監督機制,境外企業的財務管理、投資管理和決策管理,提高決策科學性、系統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