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視野的創新基于視野層系的變化,具體體現在視野層面、視野尺度和視野調整三大方面。新媒體革命對視野的影響帶來社會層面的更新、產品層面的更新以及運營層面的更新。通過考察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的發展趨勢,藝術研究視野將隨著媒體領域和人類社會其它領域的變革一道,不斷煥發新的生機。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研究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但在特定語境中又有其確定性。在歷史上,報刊、廣播、電視等都曾被稱為新媒體,因為他們都曾是某一輪信息革命的產物或標志。目前,所謂新媒體通常指以互聯網、移動通信為代表的數碼媒體。網絡化數碼媒體的特點在于基礎設施意義上的互聯、信息資源意義上的互通、人機意義關系上的互動,三位一體。新媒體之“新”,不僅在于誕生時間的晚近,而在于顛覆傳統的觀念與應用。可以說,新媒體如今羽翼漸豐,正強力推動著藝術創作、藝術傳播和藝術鑒賞的創新,并影響著藝術研究領域的嬗變。
一、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視野的變化
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視野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對藝術的研究”方面,層出不窮的新媒體藝術成為研究熱點;二是在“藝術地研究”方面,藝術作為觀念被應用于軟件設計、網頁開發、多媒體評價等數碼領域,成為評價標準、比較參照或追求的境界;三是在“研究中的藝術”方面,新媒體與藝術互動,形成了諸多富有創造性的新課題、新范疇、新方法、新觀念、新成果。這三個方面都包含了某種視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對藝術的看法。
具體來說,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視野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視野層系的變化,包括視野層面、視野尺度和視野調整這三方面的表現。我們可以從視野這一切入點看到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所發生的嬗變:1.外向視野更占優勢。2.視野期待奇觀化。3.微視野蔚然成觀。4暖色與冷色視野相互博弈。5.視野風險、視野安全、視野控制、視野障礙、視野缺損、視野彌補等日益成為更加重要的議題。
二、新媒體時代引領的藝術研究變革
視野不僅是一個空間范疇,而且是一個時間范疇。視野的時間性不僅是指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上的人可能存在視覺知覺上的差異;而且是指作為預設、背景的知識體系,視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既有繼長增高又有范式更替;同時還指個體視野和群體視野相互交融的機制可能因時而異或與時俱進等等。媒體革命對視野的影響主要從三種不同角度表現出來:一是改變人的知覺能力,二是改變人的知識構成,三是改變人的知交態勢。這就帶來了以下三方面的變革與創新:社會層面的革新、產品層面的革新以及運營層面的革新。
當前藝術研究視野的變化主要在宏觀上就整體的互聯網和移動通信而言,實際上,從媒體角度所進行的藝術研究視野分析還可以深入到微觀。從而自媒體、微媒體、多媒體、超媒體、全媒體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切入點。例如,作為一名自媒體經營者,他看問題的角度往往會從旁觀者視野向行為者視野轉變;如果將微媒體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他的視野就會表現出相對于宏媒體的疏遠化;如果將多媒體、超媒體、全媒體視作主要的憑借,那么他的視野往往趨于全息化。
三、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的發展趨勢
在知識的意義上,視野的變遷和人類科學范式的更替等因素存在相當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考察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領域的新趨勢。1從濫觴到潮流。隨著人類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人們所能把握的領域相對縮小;隨著人類交往辯解程度的提高,人們所能深交的圈子在縮小。因此,新媒體對人類視野的相對縮小負有主要責任。盡管如此,新媒體同時又是人類視野相對擴大的主要動力,這是因為它便于人類分享經驗、資源和體會。因此,新型藝術人才不僅要善于運用新媒體技術所創造的條件,也要汲取乃至發明新知識、新觀念、新范疇。2從非常態到新常態。迄今為止,人類傳播史上已經爆發了五次信息革命,每次信息革命的爆發都導致原先媒體生態的劇變,從而創造了非常態,引導人們以與傳統媒體相背離乃至相反的角度看問題。隨著信息革命的深入,傳播領域出現了由新媒體為主導的新常態,表現為人們已經習慣于從新媒體的角度思考社會與人生。3從摒棄到包容。與所有科學活動一樣,藝術研究的創新不僅意味著另辟蹊徑,而且意味著自我反省。倘若異常態以離經叛道為特點,新常態則以兼容并蓄為要旨。新視野和傳統視野之間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取長補短的。總的說來,在新媒體時代,我們不僅看到了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影響與沖擊,而且看到了問題相反的一面。與之相適應,藝術研究領域亦將隨之發生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