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小學生在英語應用中會產生回避現象,這與《新課標》提倡的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有所沖突的。本文想通過對中高年級小學生的觀察與研究,探討回避現象出現的原因與主要表現,并通過實例分析提供相關對策。
【關鍵詞】回避現象 原因 理性對待
《新課標》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能充分運用所學語言,在情境中熟練進行交際。通過對低中高三種年級段學生的教授與觀察,不少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在進行課堂操練或是寫作訓練時,對于所學詞匯、句型和語法會不約而同地產生的一種回避現象。
一、回避現象的具體表現
1.詞匯方面。在詞匯量并不是很多時,大多數學生會使用上義詞,即對事物概括性、抽象性說明的詞。如學生在表達自己喜歡的花朵時,大多數都會用flower來代替各種各樣的花,在表達“散步”時統一會用walk代替各種不同的其他詞匯?;蚴褂猛x詞或同義短語。如反復地使用a lot of來代替many與much。
2.句型方面。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掌握好正確地道的英文,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會形成對母語的遷移,比如說學生們常說的“Give you some colour see see”;此外,學生還往往會因為個把單詞的“卡殼”從而在表達時對這個單詞展開描述,有時,學生會使用簡單句或省略句代替復雜結構的句子。
3.語法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到了中高年級會陸續學習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四種時態。這些時態在涉及寫作時,就出現了不少回避問題。如應該用一般過去時態的作文中應用了一般現在時,或者出現了兩種時態混淆的情況。
二、出現回避現象的原因
1.英語應用能力的限制。出現回避現象最大的原因就是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限制,具體表現在對詞匯的貧乏與生疏方面。因為沒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就會出現為了達到語言的目的而采取一些簡化或迂回、調整或回避的方式。這在語言初學者的身上出現的尤為高頻而明顯。
2.性格的原因。在對出現回避現象的學生中,在內向型學生身上出現的回避現象的頻率明顯要高于外向型學生。外向型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都表現的更加樂觀自信,不怕犯錯,而內向型的學生對于困難很敏感,尤其是怕犯錯、怕丟面子,這種心態就導致了內向型學生在英語應用時會不自覺地采取一種風險較低、正確率較高的方式來表達,回避現象就此產生了。
3.懶惰心理。還有不少學生在語言的應用中會因為懶惰而采用最為簡便的方法達到語言的目的。這種偷懶的辦法在寫作表達時出現的頻率很高。如一個學生在用can表達自己與自己的朋友會的運動時,用“I can skate. My friend cant. He can draw. I cant.”一筆帶過,為了完成任務而使用了最簡單、最直接的語言。
三、理性對待回避現象
回避現象是一塊“絆腳石”,它限制了學生英語的運用與發展,使學生對于英語應用產生畏懼心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了學生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影響了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心態。“直面”對待學生的回避現象,可采用以下策略:
1.運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所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是指導安排在學習任務之前呈現給學習者的引導性材料,用先前學過和材料去解釋、融合和聯系當前學習任務中的材料。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對新的學習內容起固定、吸收作用。一旦新舊知識有所聯系,配合相應的練習的操練,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讓學生能輕松接受新的知識,從而做到打好學生的語言基礎,為將來的口語操練與筆頭表達鋪墊基礎。
2.正確對待語言錯誤,以鼓勵性評價為主。教師應激勵學生能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是進行描述,對于能大膽應用新的語言知識的學生,教師要予以獎勵,使學生形成一種認真嚴謹、開拓創新的學習態度對待每一次作業。在學生課堂句型操練時,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及時糾正,便于對學生輸入正確的語言信息,強化正確的語言印象。在課堂自由交際時,教師則可以用暗示、手勢、口形等方式方法提醒學生。在學生進行綜合表達時,則適宜在學生表達之后進行糾正,以免打斷學生,造成其緊張、畏懼的心理,從而產生回避現象。
3.創造和諧輕松的英語語境。教師努力創造一個充滿英語語境的課堂,在課堂中盡量減少漢語的介入,訓練學生形成使用英語表達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漸漸擺脫Chi-nglish的思維方式。到了高年級更要增加英語使用的頻率與密度,使英語順應意識在英語的學習、訓練和使用過程中得到產生和發展。
4.開展“強制性”語言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強制性”語言活動。比如說在談論自己愛好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綜合討論發言將一些動詞短語展示出來,要求學生必須應用其中四到五個短語進行表達闡述。對于英語作文,則強制性地要求學生要運用哪種句型,從而讓學生無懶可偷,被迫積極思考。對于能出色完成任務的學生教師要適當予以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回避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一種語言心理現象,如果能正視這種現象,引導學生克服這種心態,學生在英語學習領域定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會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的學習心理,樹立起學習的自信,發展創新的能力。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多多注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出現的回避現象,用有效的預防或是解決策略,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全面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平文.英語教學新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