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實新
摘 要:在內河航運工作中,船舶的安全監督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內河船舶安全監督工作,必須具備完善的船舶安全監督管理措施。本文就目前船舶存在的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內河船舶;安全監督;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U6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7-0030-02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內河船舶安全運輸顯得至關重要。它作為內河航運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在內河航運中影響著我國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我國的經濟建設速度。如何將內河船舶安全監管工作做好,如何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成為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 內河船舶運輸的發展狀況
1.1 內河船舶運輸的優勢情況
我國擁有4000多家內河船舶企業,約有22萬艘內河船舶,可以承載2000多萬噸的貨物,這些船舶運輸分布在長江、珠江和京杭運河這三個主要水系中,其總貨運量占全國總量的77%。內河船舶主要以運輸大宗散貨為主,其運輸總量占內河貨物運輸總量的80%以上。它們憑借運輸的高效性,運輸價格的經濟性、對環境污染較小等特有的運輸特點,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1.2 內河船舶運輸的劣勢情況
我國內河船舶數量發展比較迅速,但其數量的快速增加給內河運輸形式帶來了比較嚴峻的考驗。因船舶數量的快速增加,忽視了監督管理,導致船舶運輸能力遠遠超過市場中貨源的需要,從而引起航運企業的貨源不足,更為嚴重的虧損加大等問題出現。
2 內河船舶安全監督管理措施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航運經濟發展迅速,伴隨的水上交通事故也在不斷增多,其中主要是內河營運船舶的事故發生。據有關報道統計2006年水上交通事故440件發生、250艘沉船、376人死亡,直接造成4.43億元的經濟損失。面對以上數字表明的重大損失,體現出內河船舶的安全監督管理的至關重要性。針對船舶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我們經過整理分析發現內河船舶安全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船舶企業的安全監督措施不夠完善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船舶企業看到的是利潤最大化,忽視了船舶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在中國水域運輸中,較大型的船舶水運企業如中遠和中海水運企業,這些大型船舶運輸企業的運輸占據較大比例。但是又有大部分的內河船舶屬于個體或者私營企業,也占據水運的一定比例。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不少企業鉆了制度的漏洞這個空子。部分企業通過降低安全管理的開支獲得較高的利潤,如:船舶超載、無簽證、晚上起航避開監督部門等現象,對以上現象進行整理分析其原因如下:
(1)水運市場規范性不夠完善、運輸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差。首先,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水運市場中,水運企業競爭激烈,企業的收益提高難度增大,造成企業對安全的重視度降低。其次,水運管理要求出現與制度脫節,主要表現在重處罰、重收費,重發證發照,輕管理、輕現場監督和輕教育培訓等現象,使得安全管理措施以形式存在,得不到有效落實,進一步出現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等現象;最后,導致建立的安全管理措施在船舶運輸中不能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例如:“寧化運2 號”事故的發生。
(2)法律法規的未及時更新完善。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及交通部頒發的水路交通安全規章,其制定時間較早,更新完善速度慢,其越來越不能很好的適應當前的水運市場的需要。主要表現在目前行使的法律法規對政府、企業的責任、權利、義務關系劃分不明確。
2.2 船舶企業和個體對船舶運輸的安全監督管理重視度差
安全應該是船舶企業的中心目標要求之一,但是實際船舶的生產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只是形式主義,未落到實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對船舶生產的投資成本。在市場需求迅速增加的情況下,個別船舶企業通過從國外購買二手舊船來建造改裝船舶,降低船舶的生產成本,擴大運輸能力,用來獲得較高的利潤。在運輸過程中,這些改造的舊船工作效率低下,能耗大,產生廢氣較多,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造成威脅。
(2)降低船舶的保養維修投資資金。在水域運營的個別船舶企業中,通過克扣船舶保養維修資金,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來提高企業的利潤收入。
(3)船員的綜合素質培訓不被重視。在水運行業中,從事船舶運輸的大多數船員是從船頭走向碼頭,載缺乏專業技能考核和培訓,安全防范意識低。在船舶運輸行駛中,船員的綜合素質與安全是不可否定的,遇到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規避,進而引起事故的發生。
(4)運輸危險品加大風險。危險品運輸的主要形式是船舶運輸。因水上運輸的成本、運輸重量上的優勢,水上危險品運輸被廣泛認可運用,在水運中也以上升的趨勢發展。這也為海事的管理和監督帶來了難度,同時也對水運安全造成了威脅。
3 強化船員的安全意識,加大安全監督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度,完善現有措施
3.1 開展定期專業培訓,提高水運企業船員的綜合素質及強化安全意識
水運企業船員的綜合素質是船舶的航行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些人為因素中,涉及到的運輸安全與船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息息相關。水運企業應對船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方式,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主要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式開展培訓:首先加強對新員工崗前培訓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崗;其次對原有船員制定培訓計劃程序,按照培訓計劃統一培訓和考核,強化訓練船員的安全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識。可以通過不定期的應急演習開展,提高安全意識。聘請專業技術老師對船員的培訓及后期工作的考核,提升專業工作能力。還可以憑借發放技術合格證和安全知識合格證等鼓勵形式來激勵員工自我學習和提升,達到符合船員專業技能操作員工。從而提高船舶運輸工作中的應急反應的能力,強化其安全意識。
3.2 加大監督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度,使其落到實處
3.2.1 規范監管人員的執法行為
3.2.1.1控制水運企業的運力合理投入,完善規范運輸市場
船舶質量放在船舶安全監督管理措施中的重要地位。借助其他交通工具部門的管理條例,建立船舶行駛質量標準,嚴格按照制定的標準廢棄不合格船舶,嚴禁其運行在水域中,依據質量標準要求,鼓勵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船舶流入市場。通過提升船舶質量,一方面增加船舶在運輸中的應急抗險能力,另一方面緩解市場運力過剩的矛盾。
對于船舶超載問題的解決,要求治理超載監督工作必須要落到實處,嚴格依據超載的處罰制度執行,不僅只是重視以罰款的形式,更要重視從制度培訓和細節的監督上著手。
3.2.1.2 強化監管人員的現場檢查措施, 加大執法力度
依據內河船舶運輸的特點,建立切實可行的船舶安全監督管理細則。依據細則要求對重點港口、航段和船舶密集區域,設為重點監管防范區域。利用現代科技設備的協助如衛星拍攝、直升機等設備,加大監管人員的執法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巡航次數,進一步加大現場檢查強度。
3.2.2 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執法能力
執法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求執法人員依法行政,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根據法律授予的權限,進行管理職責范圍內事項,既不能失職,又不能越權。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如何杜絕在執法中以權謀私等各種不正之風蔓延?這需要我們對執法人員專業高要求,首先對從事此崗位新人培訓嚴格把控,培訓考核后符合此崗位要求方可上崗;其次對此工作崗位人員要制定相關法律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和對應的考核計劃。
3.3 建立水運企業的船舶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依據《中國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基礎,建立適合企業自身船舶安全監督管理的體系。此體系中應具有對船舶的管理和跟蹤詳細程序,用于對船舶運輸工作的實時監督,有利于船舶運輸安全,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包括對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細則,將安全監督工作落實到每一處,降低因安全事故給企業帶來的經濟風險。
4 結語
本文依據目前我國內河的運輸發展狀況,提出在水運過程中安全監督管理措施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對于解決船舶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需要國家出臺對應的制度與企業運營工作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共同將我國內河航運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 姜波.淺析內河中小型船舶的安全監督管理 [J].中國水運,2009,(8):17-18
[2] 高嵐,占惠文,樊冰水.上交通事故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風險管理,2007,(12):31-32
[3] 陳健強,謝成鵬. 加快內河水運發展措施新思考[J].中國水運,2014,(11)23-24
[4] 李盛霖.發展內河航運優勢[J].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水運,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