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毅
摘 要:根據貴州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15年全省有493萬貧困人口。一方面為了幫助幫扶干部及時了解貧困戶現狀;另一方面為了對幫扶干部進行績效考核,該文基于Arcgis for Android的SDK,開發了應用于精準扶貧中的App,實現了GIS在扶貧工作中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扶貧工作的臺賬數據與地理空間數據的整合。
關鍵詞:精準扶貧 GIS Arcgis for Android 地理空間數據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a)-0014-04
隨著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地理空間數據獲取的多樣化,使得地理信息系統不斷蓬勃發展,GIS已廣泛應用在智慧城市,精細農業,交通管理等領域。進一步挖掘地理信息系統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價值,開發相關的應用系統,對促進經濟發展及提供社會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按照貴州省常務副省長秦如培于2015年12月31日在貴安新區決戰貧困戰略行動推進大會上的講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確保新區直管區2016年全面脫貧,力爭2018年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現階段需要統籌好大數據應用與率先脫貧,充分利用“互聯網+”扶貧推動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為了構筑網絡化管理模式, 建成精準管理的“扶貧云”信息系統,實現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基本信息動態化、數字化、常態化精準管理,推動扶貧部門與行業部門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銜接,使各方面落實幫扶措施的情況和老百姓生產生活的變化實現適時動態監管。為了在移動端實現基于地理空間數據的地理信息系統能服務于精準扶貧,該文以貴安新區為例,基于Arcgis for android的二次開發組件開發了貴安新區移動端精準扶貧工作用圖App。該軟件實現了在線瀏覽發布的遙感衛星影像、電子地圖及專題地圖,直觀展示了貴安新區貧困戶空間位置、產業園的分布概況、易地搬遷安置區域位置等情況,并對致貧原因及各村的經濟收入進行統計分析,便于領導做出決策。
1 研究區概況
貴安新區地處黔中大地,位于貴陽市與安順市的結合部,于2014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地勢東高西低,區域內地勢平坦,全區內平均海拔為1 200 m,地貌類型多樣,地質結構穩定。地表河流占據面積較大,污染小。新區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24%。境內貫穿貴昆高鐵,滬昆鐵路,貴廣高速和滬昆高速,交通條件便利。
貴安新區總人口14萬余人,主要有苗族等少數民族。新區直管區直轄4個鄉鎮,117個行政村,截止2015年底該區貧困鄉鎮1個,貧困村17個,貧困戶2 131戶,貧困人口6 287人,占總人口的4.34%,占比相對較低,但對于建設發展階段的貴安新區來說,扶貧開發工作任務依然艱巨。全區產業園眾多,主要集中在麻郎片區。區域內生態文化絢麗多姿,紅楓湖、百花湖、天河潭等著名景區分布其中,具備發展高端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等資源優勢。
2 App設計
2.1 數據庫設計
服務器端的數據庫采用ORACLE 11g作為數據庫服務器。采用ArcSDE10.0空間數據引擎作為數據訪問接口。移動端數據庫為sqlite。
2.1.1 數據庫體系及內容
扶貧專題數據庫使用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Oracle 11g來管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對于空間數據,用ArcSDE10.0作為中間層服務進行管理,實現多源數據的無縫集成。根據該系統管理的數據特點和功能應用需求,數據庫系統設計為2個數據庫組成的適合實際數據生產,數據管理維護和數據產品開發的數據庫體系。
數據庫由基礎空間數據庫和扶貧專題數據庫組成。
2.1.2 數學基礎
所有數據平面基準為CGCS2000坐標系;高程基準為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
2.1.3 基礎空間數據庫表設計
基礎空間數據庫的主要數據來源為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包括國情影像數據、國情要素、地表覆蓋要素。數據庫參考《地理國情普查數據規定與采集要求》終的相關規定。
2.1.4 扶貧專題數據庫表設計
扶貧專題數據庫包括貧困信息、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布局、教育及醫療布局等內容。主要表有貧困鄉鎮(PKX)、貧困村(PKC)、貧困戶(PKH)、安置點(YDFPAZD)、搬遷區(YDFPBQQ)等。以貧困戶為例列出其部分表設計,見表1。
2.2 系統設計
2.2.1 界面設計
該系統設計以簡潔為主,系統提供電子地圖及影像地圖兩種底圖,將功能已隱藏式滑條放置窗口右邊,需要時點擊滑塊即可調出。
2.2.2 功能設計
(1)貧困戶查詢。
在輸入框中輸入貧困戶的名字或者身份證,與之相匹配的信息將以列表的形式展示,而點擊某一貧困戶,則會定位到地圖,同時在App頂部,工作人員可以查看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員、基本收入、幫扶責任人、脫貧年限、聯系方式等信息。貧困戶二維碼信息掃描識別,使用該App的二維碼掃描功能,幫扶人員可以看到地圖將地位該貧困戶所在的位置,和模糊查詢一樣,也可以看到貧困戶的各類信息。
(2)圖層管理功能。
可以通過圖層開關進行圖層切換、或者疊加。通過切換到影像地圖,貧困戶周圍的環境概況可以顯示出來。切換到電子地圖,貧困戶居住所在地周邊的醫療、教育、交通等設施一目了然。通過點擊搬遷安置圖層,安置點和搬遷點將會有簡要的信息展示。通過點擊產業園圖層,主界面彈出該產業園項目名稱、占地面積信息。
(3)貧困信息瀏覽功能。
該功能提供了從貴安新區整體到鄉鎮,再到村的貧困信息瀏覽,直觀的展示了貧困村個數、鄉鎮總人口、人均收入、總人口、貧困人口、耕地面積、林地面積、少數民族人數、勞動力人數、雨露計劃人數等信息。
(4)分析統計功能。
其中有經濟統計,可以對貴安整個新區村集體經濟進行統計,同時也可以對該區所轄的某個鄉鎮進行統計。經濟統計的直方圖展示出各村的村集體經濟的概況,通過比較分析可以得出各村集體經濟從少到多的分布情況。此外,還有合作社統計,該功能實現了可按照年份和村對貴安新區合作社情況進行查詢,直觀展示了合作社所在的村、成立日期、名稱、經營范圍、出資金額等信息。
(5)GPS定位功能。
該功能輔助駐村干部方便查看自己所在位置周邊信息。
2.3 設計要求
(1)App是基于安卓系統,要求智能移動手機設備運行環境為android4.1及以上。
(2)開發環境使用了谷歌android studio2.2.1。
(3)開發語言為JAVA。
(4)移動端數據庫為sqlite,服務器端為Oracle 11g。
3 App開發
3.1 數據準備
3.1.1 基礎空間數據庫
(1)遙感影像。
該區域使用影像為2013年航飛的0.2 m影像。鑒于在因特網上不能使用優于0.5 m影像的規定,需要將研究區內的0.2 m高分影像重采樣為0.5 m。
(2)國情要素。
將研究區內的道路、地名地址、河流、醫院、學校、行政區數據從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的國情要素中進行裁剪,入庫。
3.1.2 扶貧專題數據
(1)貧困戶定位數據。
針對貴安新區直管區內的所有貧困戶約2 131戶的基礎信息(地理位置、家庭結構、人員情況、家庭收入結構、生活水平、生存現狀等)進行采集、并對全部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入庫,得到扶貧專題數據庫中的PKH表。
(2)產業分布數據。
收集生態功能區、美麗鄉村、農業產業園區分布、風景旅游與人文保護區、工礦企業,用于相關專題圖制作及統計分析。
(3)易地扶貧數據。
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遷出點等專題信息數據。主要為搬遷點及安置點位置、安置點的說明、搬遷人數、全景影像的采集。
3.2 服務發布
通過arcgis符號化可以得到貧困戶的分布專題圖。使用ArcGIS server發布電子地圖服務、遙感影像地、貧困戶及其他各類數據的地圖服務,便于移動端調用。
3.3 關鍵技術
3.3.1 模塊化設計
3.3.2 模糊查詢
4 結語
該文闡述了可以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展示貧困戶在空間上的位置分布概況,可以對貧困戶專題圖進行點擊查詢貧困戶信息。開發的App方便工作人員對貧困戶的信息精確了解,能夠直觀把握整個貴安新區到各鄉鎮以及村的基本情況,對精準扶貧工作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在今后的完善中,還可以實現對貧困戶信息的修改,從而實現同步更新功能,同時可以增加對駐村干部的考核功能來豐富App在精準扶貧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明日科技.Android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 池建.精通ArcGIS地理信息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Reto Meier.Android4高級編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4] 邱景忠.精準扶貧的實踐與思考[J].統計與管理,2016(8):83-84.
[5] 王棟.精準扶貧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16(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