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
缺鐵性貧血究竟是食補還是藥補常常引發(fā)婆媳間的一場惡戰(zhàn)。婆婆說:是藥三分毒,不如給孫子多吃點蛋黃、紅棗、豬肝。媳婦說:小寶看著什么都不喜歡吃,用藥才能補得進鐵。
缺鐵性貧血可以??渴逞a嗎?
食物可以補鐵這話不假,能否奏效?一要看食物的含鐵量,二要看人體的吸收率,三還要有胃口哦!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血、肝、牛腎、大豆、黑木耳、芝麻醬、牛肉、羊肉、蛤蜊、牡蠣。
其次是瘦肉、紅糖、蛋黃、豬腎、羊腎、干果、海草、麥麩等。
再次是魚、谷物、菠菜、扁豆豌豆等。
乳制品只含微量的鐵
缺鐵兒童選擇富鐵食物不錯,但還要考慮吸收問題。食物中的鐵分二大類:動物性鐵和植物性鐵,動物血、肝、肉、乳類都屬動物性鐵,吸收率達10-25%,母乳含鐵雖微量,每100g含鐵0.5-1mg,可吸收率高達49%。牛乳鐵含量與母乳相似,可吸收率僅4%。目前的配方奶都強化了鐵,每100g含鐵5-8mg。而植物性鐵如黑木耳、海帶,每100g分別含185mg和150mg,但吸收率僅1.7—7.9%。
鐵的吸收還受其它食物的影響,如果膳食中有較多的植酸或磷酸,將與鐵形成不溶性鐵鹽而影鐵的吸收。如菠菜燒豬血,并不是好的搭配,菠菜中的草酸也會干擾了鐵的吸收。膳食中富含維生素C和半胱氨酸,可以有利于鐵的吸收。如吃富鐵食物時,同時搭配點水果,新鮮蔬菜較好。
除考慮食物中鐵含量和吸收率外,孩子的食欲很重要。但往往缺鐵性貧血甚至還沒有出現(xiàn)貧血,只是潛在缺鐵時(醫(yī)學(xué)上稱鐵減少期和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孩子的食欲就差,精神萎靡、煩躁,學(xué)齡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單純食補不能奏效,而需要藥。
因此當孩子食欲好,貧血不明顯時,可以食補預(yù)防貧血,選擇富鐵或強化鐵又易吸收食物。而出現(xiàn)孩子食欲差,食補無效時,或已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時則需要藥補。
藥物補鐵要注意“補足”
鐵劑種類多,但歸納起來是二大類:二價鐵和三價鐵,二價鐵更易吸收。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另外選擇鐵劑時注意口感,要孩子能接受為宜,最好在二餐之間服用,同時用維生素C效果更佳。醫(yī)生會根據(jù)孩子體重計算出補鐵劑量。如缺鐵性貧血孩子補鐵后,12-24小時食欲精神就會得到改善。一個月左右血紅蛋白達正常值。有些媽媽認為血紅蛋白正常了,可以不用補鐵了。這是錯的,因為這時孩子的鐵的儲備倉是空的,因此需繼續(xù)補2個月的鐵,讓鐵儲備待用。
總之,飲食的合理搭配,正常進食,可以預(yù)防缺鐵性貧血。但一旦出現(xiàn)貧血癥狀,靠食補達不到目的時,須找醫(yī)生給予科學(xué)的補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