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連娜
摘 要:水庫的防洪控制是水站水利系統的運行操控重點,通過對水庫防洪調度的合理控制能夠有效地實現水利建設的顯著成效和作用。目前,很多水庫設施防洪系統的調度過程中水出現相應的問題和狀況,人們需要根據其問題起因和水利系統中的工作盲點進行相應結合分析,從而制定有效的應對預案和舉措。
關鍵詞:水庫 防洪調動 措施 思考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TV69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a)-0113-02
1 防洪調度措施
對于防洪調度的措施可以簡要地遵循以下相應措施:(1)對于防洪任務記性區域的劃分和任務規定。(2)防洪調度的程序需要險情危害進行督導和治理指導,并且針對小流量水域檢測具體方案的實施預應。(3)針對汛期防洪調度的原則必須具備主次分明,保證水量和泄洪預案的充分對應,確保水庫供給水量正常[1]。(4)針對防洪調度的方式方法需要針對模型試驗的調度方案進行合理的數據對應和實際情況的解決,首先要控制泄量方法應用,其次要針對補償的方式,再次,需要防洪措施調度方法進行安全方位的研究和防護。
2 來去水分析
2.1 水質文理的遙測分析
水庫的水量分析元素主要由水庫周邊區域的水域和應用水源組成。在水量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很多具體的水位和水量進行研究,根據上游以及周邊的水庫承擔數據對接。在了解了相應的水庫數據標準之后,需要對各個水紋脈絡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推斷出當地的水質和氣候雨情之間的聯系[2]。
在根據相應關系和上游數據的參考,可以通過相應的計算公式和應用理論進行水量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非常直觀的形成入庫流量的總結,和數據公式的對位。如,入庫流量的公式規定為:
W=(F×XF×a)/10
公式匯總的F為流域區域的面積,單位規定為:km2;XF定義為流域匯總加權的平均降雨量總和,單位規定為:mm;a為徑流量系數[3]。根據計算公式能夠計算出水域徑流總量W,單位定義為:m3。以下以某市水域流量關系圖表,詳情請見表1。
2.2 通過來去水脈分析,定制泄洪預案
由于降水和氣候天氣的變化,使得預警信息的水位得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聯動效應。通過對相關水位數據的分析和汛限的位置的參考,來制定相關泄洪預案。針對臺風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能夠提前對水庫的容量提升到相應標準的90%左右。然后通過具體的情況結合水情進行調度和分析。防治降水超量和周邊流域的防洪限定。通過一定的水域控制和第二年城市供水的數值要求分析,對已知流域的降水量進行相應的預測和數值劃分。對于庫內的水位相對上升速度較快,但是根據相應汛限水位的標準[4],還需要對泄洪的限定進行有效的分管和預防。例如,在2009年的莫拉克臺風影響下,從7月15日9時開始到1月18日21時許降雨量達到了345 mm的平均值。根據相應的水位標準和應用的具體水位容量分析,能夠得到洪水預警的預防標準系數。對于水站勘察的數據和應用的具體分析結果能夠了解到,很多應用的具體分析和大壩的相對水源方向,能夠得知根據分析流域的水量控制會產生相應的防洪規劃制定基準。在洪水流量能夠通過上游和水站周邊的水源問題研究,能夠明確在水站中的應用防洪技巧能夠有效的實現很多水位的標準和預防實用效能的分析。對于河床應用的渠道進行相應的技術改善和應用的標準水量制定[5]。對于水位以及流量系數方面的研究能夠實現很多推算應用的實際量變分析。在應用水源和泄洪在應用水源和水位處理的基礎上能夠實現每小時庫內應用的重點流量監督和技術的相應處理。經過相應的數據統計,在一定情況下,降水中的應用水位和制定流量應該遵循相應的標準。如,水位在70 m左右,入庫流量為260 m3/s能夠達到最高水位的97 m對應的流量210 m3/s的標準。針對水庫水位的孔項分析,能夠實現對溢出洪道的關系調查對位。
對于部分臺風降雨案例的分析,能夠得出,在開啟孔數不同的狀態下,所具有的水域和技術數據需要對洪峰過后,進行數量較多的計算處理。通過對水站等地以及周邊區域的調查和研究,到相應的數據總結和記錄規范的環節能夠在水庫防洪調度的重要環節,分清其應用的功效和作用。
3 泄洪量調整
在今年的氣候調查中可以了解到,在降水的分布和應用的水庫方面能夠實現很多水位和技術方面的上升。在降雨均勻的時刻,能夠針對城區和周邊地區的降水分布和溪流的分析實現相流量和泄洪時間的控制。針對一定水位和上升空間的實況分析,對調整降雨和泄洪流量的控制能夠有效地通過時間上的總結和分配進行合理的應用分析[6]。針對水源不同區域的分析和情況處理,需要根據主汛期的氣象數據和預報資料對暴雨等狀況進行提前預防。對于大體積的應用水源和測試水位來說,很大程度上泄出庫容量能夠對降雨不均進行有效的參考和指導。對于流域內部的水位和幾十萬立方米體積的應用水量進行妥善的數據運算和處理。通過在450萬m3的庫存容量中的水位分析和時段對比能夠針對不同區域的月調節水量進行清晰的記錄和處理。(1)在洪水上升到一定水位的時候,需要根據近汛限位置的測量和應用的處理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應用總結的分析。通過對閘門洪道的流量控制,設置水位在70 m的標準,通過兩孔式對應開啟和30 cm開啟程度,泄洪流量控制在35 m3/s,對期間的應用水位為降雨和水情況的分析和總結。針對具體的上下游水量的監控的調度,通過對流量的數據空疏和開啟程度的調整,能夠實現大壩在安全狀況中的科學防護。例如,在泄洪延時以及防護設置過程中,可以設置水位,為70 m,開啟30 cm的泄洪流量控制,通過水量的平衡能夠看出水庫的控制水位相對較高。根據水庫的存水容量以及相應的河道狀況需要合理地設置水站相關的安全設施和防護的工作。通過對開孔下泄的延時設置能夠增強整體水站防洪系統的安全性能。(2)針對大壩中的新型出險方法和設施需要不斷地鞏固其運行的技術性能和管理機制,從而更好地提升大壩的安全應用標準和施工防護質量。在較長的時間內能夠實現小流量泄洪保護措施的高效性能和水庫防洪系統的高利用率。從而有效地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該文通過相關信息的了解和應用實踐水庫數據的分析和總結能夠看出,很多防護工作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對防汛工作重點和實際應用方向進行合理的技術對位和方案運用。通過對新型水庫狀況的分析和總結,能夠實現更多區域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的節約,能夠更好地調動經濟效益和資源建設的發展,從而從根本上完善國家水利系統的運行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肖剛,解建倉,申海,等.水庫防洪調度的多維自反饋多目標決策方法及應用[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207-213.
[2] 陳璐,盧韋偉,周建中,等.水文預報不確定性對水庫防洪調度的影響分析[J].水利學報,2016(1):77-84.
[3] 賈本有,鐘平安,朱非林.水庫防洪優化調度自適應擬態物理學算法[J].水力發電學報,2016(8):32-41.
[4] 劉克琳,王宗志,程亮,等.水庫防洪錯峰調度風險分析方法及應用[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6):43-48.
[5] 王文川,雷冠軍,尹航,等.基于群居蜘蛛優化算法的水庫防洪優化調度模型及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15(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