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我堅信:每一個踏上教學崗位的教師,起初都擁有著一個要和學生成為親密朋友的美麗愿望,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是,我漸漸發現,有的時候,所謂的愛心、耐心,真的只能是說說而已,曾經幻想的一系列美好畫面一次次破滅,所以有的時候我就在想,像《音樂之聲》中老師和學生的友愛畫面大概只能出現在電影中吧!不過,我倒更愿意相信電影《熱血教師》中師生之間的相處模式。我認為后者更能反映人在接受教育時所需要經歷的過程,其蘊含的道理大概就是人與人之間剛性約束的平衡吧!
下面我就來羅列幾點音樂學科面臨的老大難問題:
1.思想上不重視。現階段,雖然素質教育的“高帽子”已經大大提升了音樂課的地位,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音樂課還不能得到各界的重視,那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學生經常覺得音樂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不重視紀律的保持。
2.音樂課時得不到保障。語、數、英等主課科目大概每天一節,而音樂課大概每周兩節,所以,學生與老師的熟悉程度也要大打折扣,碰到大考小考,音樂課就成了首選的被占課科目,如果遇到各類文藝演出、比賽等,音樂課就更是成為最佳的排練時間……久而久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系也就大大減弱,對音樂課的期許程度也會降低,最明顯的特征表現在老師對部分學生的人和名對不上號,其實這無形之中也形成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
3.缺乏公正的平臺。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只關注關乎自己升學的科目,而對素質評價不夠重視,而當升學涉及素質測評成績時,有的術課老師也會因為顧全大局而放棄自己的評價標準,也就形成所謂的“包庇”。這一點也是最困擾我的,在我看來,學科的公平性得不到體現,音樂老師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4.缺乏完整的考核制度。音樂成績的測評存在嚴重的主觀性,各個學校、各個年級的考核辦法也是各不相同,所以相對來說,音樂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
盡管音樂教學存在著很多現實的問題,但是,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在我的課堂上矯正學生的觀念,營造一個積極快樂的音樂課堂。經過兩年的音樂教學,我總結了一些音樂教學經驗,憑借著它們,我總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把課堂轉變為游戲場,少一點暴力,多一些戰略
大家都說,課堂教學是知識與知識的碰撞,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人與人之間思想的交流,音樂課堂管理相對其他學科較難操控,音樂課堂管理不僅僅是單一的課堂紀律管理,而是課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教態、教學環境及音樂課堂管理技巧等眾多因素相結合。我認同將“剛柔并濟”的教學手段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和管理中,從而優化音樂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達成教學目標,以實現素質教育。
二、剛柔并濟,讓課堂更加規范
在課堂的柔性管理上,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每個老師也或多或少地積累了一些經驗,獎勵、表揚會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給予肯定,這一點我也持贊成態度,但面對小學階段的孩子,我們要考慮到他們注意力易分散、意志不堅定,缺乏長久耐心的特點,所以,我認為教師對學生進行強制的剛性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在這一管理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極為嚴苛的。所以,我認為,在實行剛性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比學生付出更多的毅力和堅持。
1.每一條規定要制定詳細,防止模棱兩可的現象出現,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其執行,直到習慣養成自然。
2.寧缺毋濫,在制定條例時,盡量減少條例的數量,先把最基本的行為習慣標準確定下來,等常規落實好之后再提出進一步的要求。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學生的精力也有限,由簡到繁地進行習慣訓練,同時對學生毅力的養成也是一種鍛煉。
3.教師在執行以上條例時,要保持公平公正,并要嚴格律己,好的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好的課堂常規的基礎上的,所以,不要為了進度等客觀因素放松對條例的執行,在這一點上我要進行深刻的反思,這也是我起初沒有抓好課堂常規的最主要原因。
4.言必行,行必果。為了強化和對學生的行為給予反饋和鼓勵,我會對表現好或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教育。當獎勵學生時,我會對表現突出的孩子進行加分或是物質的獎勵,如,看音樂類的小視頻;而對表現不佳的學生,會采用扣分或減星的方式,當有了這些驅動因素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更加高漲,條例的實施也更具有動力了。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一個班級的學生特別活躍,每次上課真的就像打仗一樣,其實在我接管這個班級的時候已經是有所耳聞了,孩子們除了上主課,在其他課上都會讓老師感到頭疼,我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學生還是比較本分的,可漸漸地,學生一個個活躍起來了,有經驗的老師告訴我,剛開始學生是試探老師呢,等一段時間過后對老師有了了解后就暴露原來的行為習慣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做出了一個決定:但凡課堂紀律有問題時,我就停止上課,起初孩子們以為我是在開玩笑,但是當學生感受到老師態度的強硬后,他們似乎也服軟了,班級里總會出現比較要求上進的學生,他們的表現尤為重要,我利用羊群效應,漸漸地讓全班同學知道,一味反抗是無用的。這樣,我就輕松解決了課堂問題。
三、結語
其實,像這類問題在教育過程中出現得很多,但是,只要我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站在他們的角度,換位思考,將愛心和約束力完美結合,就能輕松解決類似問題。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遵循剛柔并濟的教育理念積極實踐,達到熟練掌握于教學,服務于教學,讓教學受益,學生受益,達到師生共贏的目的。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