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建筑藝術而言裝飾的現象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建筑裝飾是建筑藝術中古老、廣泛、含義深刻的部分。中國古建筑的裝飾手法和特點有很多,其中“三雕”藝術在建筑裝飾中的地位尤為突出。以喬家大院的騎馬雀替為例論述建筑裝飾一方面給人帶來生理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震撼力傳遞著特定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也無時無刻不影響當代建筑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騎馬雀替;喬家大院;木雕藝術
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中,中國古代建筑以鮮明的營造方式特點自成一體,而木質的構建或者裝飾形式都在中國古建筑中的地位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然而眾多的裝飾手法和形式當中,木雕藝術也是群星中相當璀璨的一顆,極大的豐富和加強了古代建筑的表現力。
1.中國古建筑的裝飾特點
無論是豪華的宮殿還是到普通百姓簡單的農舍,裝飾紋樣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審美觀念、宗教意義都息息相關。從古建筑的屋頂、屋身到基座各部分裝飾無論造型復雜的動植物雕飾還是構造簡單的腳線,都出于房屋建筑各部位構建本身的需要,它們是構建的外部形勢,是不能離開建筑本身獨存的。這是中國早期古建筑裝飾的最基本的特點。
我國古建筑的裝飾形式包括:屋頂裝飾;臺基裝飾;木柱裝飾;門窗掛落裝飾等等。其實雖然裝飾的形式和手法各異但是所采用的內容無外乎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的。大多采用中國傳統的動植物,例如:龍、鳳、虎、龜、四圣獸和獅子、麒麟、鹿、鶴朱雀等具有吉祥寓意動物。梅、蘭、竹、菊、荷花等等;所有這些裝飾不僅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而且古人還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征意義諸如吉祥、富貴、高潔、長壽以表達人們的期許和希望。
2.建筑中的木雕藝術
2.1木雕在建筑中的分類
建筑伴隨人類居住形式與生活習慣的歷程相當久遠,從建筑木雕來看,它主要包括建筑的梁架結構、外檐與室內部分的裝飾裝修,其中外檐部分主要包括各種各樣的門窗、欄桿、掛落等;室內部分主要包括分割空間格柵和花罩,以及形式多樣、雕刻精美的室內木雕陳設品。
2.2建筑木雕裝飾的特點
建筑木雕裝飾風格因時代與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但其木雕裝飾用于建筑裝修的特點卻有共同之處,總的來看,其裝修特點主要分以下五個方面:
(1)在建筑中應用廣泛,除用于宮殿、壇廟、寺觀等建筑的裝飾外,在建筑的梁架、柱頭、斗拱、門窗的構建雕飾中也運用較廣。
(2)建筑木雕裝飾的雕飾題材與內容大眾化,均為人們所熟悉的傳說、典故等,耳熟能詳貼近生活,并且情節生動、耐人尋味。
(3)建筑木雕裝飾的花紋多趨向于自然,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趣意味,大多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特殊寓意的圖案。
(4)建筑木雕裝飾的雕刻技法逐漸趨向于立體化,雕刻的手法大多采用透雕、鏤雕、玲瓏雕等技法嫻熟的手法。
(5)建筑木雕裝飾的雕飾考慮其結構關系,雕飾中既做到不傷其結構整體還能增強其結構的牢固性能,而且雕飾的部位盡量居中,做到構圖得當、圖案完整。
3.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裝飾藝術
3.1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特點
3.1.1在人物造型上注重形象刻畫和體積塑造
在造型上,喬家大院的木雕騎馬雀替注重形象的刻畫及人物體積的塑造,通過多種雕刻技巧的靈活運用,展示獨特的風格特點。人物造型無論大小、繁簡都處理得當,著重刻畫頭部和手部,五官細節清晰可辨。人物表情豐富,神態栩栩如生。其中最獨特的特點就是對于人物身份的長幼尊卑做了區分。比如主院第二門門樓上的騎馬雀替中心花板上所刻的“福星、壽星、祿星”三星高照,中間為祿星,身高比例在三星中為最高,右側圍福星頭微微向中心祿星靠攏,更加明確三星的主次位置。因為眾所周知喬家是遠近聞名的商賈世家,而“祿”象征著財富,所以在喬家祿星的位置居首位。總之喬家大院的木雕雀替在人物的呈現上做到了主次分明,神形兼備。
3.1.2動植物的選材和表現
在題材選擇上,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動物多為四蹄類為主,其中又以馬為最多,在“頤養堂”和“敦品第”兩塊匾額下方的木雕騎馬雀替中均出現了“八駿圖”,還有“退思”和“靜宜”兩塊匾額下方的“送子天王”里天王的坐騎也都是駿馬,馬在中國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和家族強盛富有的代表。其次以獅子數量為多,在“芷蘭第”匾額下方刻有九頭獅子,在多處騎馬雀替的下角也出現了很多形態各異的小獅子。 還有其他一些動物也都有具體的表現比如鹿、鶴等象征長壽的動物。所有動物均雕刻的體態優美,比例結構準確,造型生動簡潔,動物的頭、尾、四肢部分為裝飾的重點,骨節也都做了強化。由于騎馬雀替在喬家大院木雕中的分量很多所以題材不可避免的有重復指出,雖然形態大同但是聰慧的工匠創作時在表情或是動作上都有不同的變化。
喬家大院騎馬雀替中出現的植物種類也豐富多樣,多數以瓶、盆等盛放物品。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除了對現實物象進行描摹之外還注意加工提煉,對植物的形體進行概括加工。在因地施材的前提下盡量追求造型上的寫實性。
3.1.3表現技巧靈活多樣
裝飾紋樣多種多樣,有幾何紋樣、自然紋樣。這些紋樣不僅起到分隔、包圍的作用,也有的同被雕刻的建筑構件有機結合,有凸有凹、有張有弛、錯落有序。
總的來說,喬家大院騎馬雀替追求中國傳統裝飾題材和建筑本身的完美統一,形態各異的裝飾都反映清代在建筑上的審美觀念;在效果上,虛實結合、靜中有動、強調局部與整體的和諧統一;在造型上,講究形態和神韻的結合;在結構上強調對稱、均衡以及尺寸比例;在形式上,線面結合,注重不同元素的有機構成。
3.2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文化內涵與象征意義
有學者說:“建筑是一種文化現象,反映人類文化意識是它的一功能。”中國民居從表象到內涵,從本體到外部特征,從單棟民居到村寨群落,都是獨樹一幟,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endprint
明清兩代,由于國事昌盛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手工業的繁榮,隨著社會文化和民間文藝的發展,吉祥圖案成為普及的藝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得各個方面。根據吉祥圖案的構成要素可以把這些圖案歸為長壽、富貴、喜慶、安康、多子五大類。喬家大院的騎馬雀替中的吉祥圖案主要有“三星高照”、“三官大帝”、“天王送子”和“麒麟送子”等,這些內容都反映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或是當地的民俗民風,是民間文化的一種體現。
在喬家大院的騎馬雀替中表現最多的就是多子多福的婚姻生育觀念,也是喬家人的一種美好的愿望。婚姻對古人而言是頭等大事,俗話說立業必先安家,而傳宗接代是婚姻的目的之一。眾多院落中,五院和六院的騎馬雀替上各有一處“送子天王圖”六院還有一處刻有“麒麟送子圖”,而石榴、葡萄這些代表多子的圖案更是多次出現,雖然這些題材被表現的形態各異但是在重要部位的頻繁出現也足見喬家對于多子生育觀的重視。
祈求幸福平安,吉祥如意乃是從古至今中華各民族的普遍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當然喬家大院也不例外,無論是三官賜福又或是福祿壽三星高照也都是喬家大院騎馬雀替所表現的主要題材。如刻有牡丹和花瓶的是各取含義與諧音象征富貴平安;九頭獅子的是因為數字“九”乃陽數最大也象征“多”而“獅”諧音“喜”子可在匾額下發意味抬頭見喜。
當然作為世代經商的喬家少不了對財和祿的追求。其中表現白菜題材就是如此用意,“白”諧音“百”,即百萬家財的意思。還有就是福祿壽三星高照中,代表位高的祿星都是屬于中間位置而且身體的比例較大,體現了封建社會中人們對封官加爵的渴望。并且在一院頭門也就是所有騎馬雀替中作重要的位置中刻有三星高照,可以看做是喬家人祈福納祥的追求核心,也是最高理想。
3.3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審美價值
在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氛圍中“善”和“美”也是永恒的話題,成為人們審美意識的良好體現。由于建筑的長久存在,建筑的裝飾也更具有時代的普遍審美特征。喬家大院因其建造時代為清代,其建筑裝飾也就同樣具有清代的審美特征。騎馬雀替作為建筑裝飾中的重要構件,也能體現這一時代審美特征。
喬家大院騎馬雀替也在剛與柔、形式與內容方面不偏不廢各有側重。眾多雕刻內容之間相互制約又相互襯托,在度量的把握上分寸得當。當然由于受到封建傳統文化的制約,喬家大院騎馬雀替的裝飾的題材大多是傳統題材沒什么創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永久的藝術價值。這種美是屬于精神的,也是物質的;是古人對于建筑裝飾經驗形成的成果也是古人對美的表現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歸納概括,將自然形態與人文精神結合的恰到好處,將士大夫的儒雅、民間民俗融為一體,充分展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技藝和自由的創造精神。
4.總結
經歷了幾千年文化洗禮的中國古代建筑上的雕刻藝術,無疑是中華民族歷史滄桑與文化發展的見證。而木雕藝術是中國古建筑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用廣泛、種類多樣、手法各異,題材豐富多彩不僅是古人在物質上留給我們的財富更是給人們精神上帶來審美的愉悅。
參考文獻:
[1]榮挺進.林徽因講建筑[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164.
[2]曾長秋.中國傳統文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305.
[3]宋曉國.中國古建筑吉祥裝飾[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3
[4]王正前.喬家大院[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4:21
[5]潘魯生.唐家路.民藝學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114.
作者簡介:杜文飛(1986.03)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棗莊市,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