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斌
摘要:體育課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健全學生心理的重要責任,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它的教學很重要。那么就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能培養學生的哪些良好行為習慣呢?教師又應該如何通過教學有效的實現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呢?本人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反思,結合文獻材料,總結了以下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做法,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體育鍛煉;行為習慣;如何培養
一、利用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來培養學生運動興趣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在這一堂課上得到鍛煉,它更應該承擔起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習慣的重任,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個性化發展的階段,如果教師不能做到吸引他們興趣的話,他們是不愿意投入到鍛煉中來的,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體育教學中的趣味元素來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習慣。就初中階段的男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階段,他們對籃球、足球這一系列的運動興趣較高,因此針對男生教師可以專門開設一個“球類訓練營”,讓男生們挑選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學習,并在課余的時間多加練習,利用這種形式來培養男生自我鍛煉的習慣;就初中階段的女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青春期,相對比較愛美,他們對健美操、瑜伽等一類的運動興趣比較濃烈,因此教師開展一個“塑身訓練營”,引導女生們參與進來,并指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從而使自己擁有一個好身材。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可以研究初中階段男生、女生各自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運動來開展個性化課堂教學,從而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好習慣。
二、通過合作教學,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他們往往會為了自己的個性化需求而影響了班級利益,例如有的學生喜歡打架經常為班級抹黑,有的學生喜歡泡網吧常常逃課導致班集體榮譽受損,這都是學生沒有集體意識的結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法去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他們以集體榮譽為主的好習慣。例如:在進行仰臥起坐的訓練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并舉行“仰臥起坐小組賽”,每五個學生成立一個小組,以這五個學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的數量之和來作為最終成績,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這種教學的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例如班級內某個女生由于身體素質較差,在做仰臥起坐的時候常常十個都堅持不了,但是現在為了小組的榮譽,她通過鍛煉完成了二十個,雖然相對比其他的同學而言她依舊存在劣勢,但是她為了小組的榮譽突破了自己,作為體育教師我們不僅要對她的行為進行肯定、鼓勵她繼續突破自我,更要趁機對學生的集體意識進行培養,告誡學生要有集體意識。
三、通過嚴格的紀律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
初中階段的學生存在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愛說臟話”,甚至有的學生把這種行為當做是一種潮流,不說臟話就顯得自己不合群,自己就跟別人交不上朋友,面對學生的這種錯誤認知,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教師要跟學生約法三章,在體育課上無論是與學生由于運動起了沖突還是鍛煉得比較開心,誰都不能說臟話更不能打架斗毆,一旦發現學生有不良的行為出現,就要當眾承認錯誤并作出檢討;再有,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懶散,在組織他們進行體育鍛煉時他們總是懶洋洋的、動作也有氣無力,完全不像十四五歲的學生,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規定時間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體育集合時,學生一定要快、靜、齊,要昂首挺胸,一旦發現哪個學生在課堂上有氣無力的話就自愿選擇一種“懲罰”的方式,跑500米或做俯臥撐,這種特殊的“懲罰”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得到鍛煉,同時這種規定時間內完成集合的形式還能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精神風貌;再次,初中階段有一部分學生喜歡留長指甲、衣服喜歡反著穿、隨地吐痰,面對這種行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告誡學生要講究個人衛生,保持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的整潔,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從這幾點來講,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的培養。
四、利用體育中的一些規則約束來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現階段初中有一些學生自制力相對較差,他們沒有規則意識從不遵守課堂紀律,甚至走在路上也會闖紅燈,對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利用體育中的一些規則來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舉例而言: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開展一些小型的比賽,每個比賽都需要制定出相應的規則,教師在比賽之前一定要制定好規則,讓學生嚴格遵守,一旦發現學生有違規情況就要進行相應的“處罰”,取消比賽資格或者扣分,從而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由于沒有規則意識而造成損傷的案例進行教學。有時候由于天氣的原因會導致體育課只能在室內進行,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由于不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式而給自己身心帶來傷害的視頻讓學生觀看,或者是一些運動員由于不遵守規則而被罰下場或者終身禁賽的案例,讓學生謹記作為社會的公民,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遵守社會的規則、時時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不僅僅是社會公德的事情,同時也是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從自制力這一點來講,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滲透規則意識,讓學生養成可以約束自身行為的好習慣。
總述:
體育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意義不應該局限于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更應該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貢獻。那么,就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如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以上只是個人在工作中的一點思考、總結,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相信我們的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薛際冰.體育課堂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10):116-116
[2]文濤.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科研論壇》.2012(6):5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