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數學教學應該為我們的學生留下些什么?是讓他們考出一個好的分數,為他們的升學助一臂之力;還是幫助他們在各種數學比賽中斬獲獎項,收獲榮譽;還是培養他們一種思維方式,并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想這是我們許多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思考過的問題。隨著“核心素養”這個觀點的提出,我想我們再也不用糾結,因為我們的答案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顏,使其具有終身學習數學的能力,并將之用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我們數學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六個方面:數學抽象、數學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它們既有自身的獨立性,又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因為相互滲透,在直觀想象中,蘊含著抽象、推理、建模;在抽象概括中,又離不開直觀、推理、模型;在數學分析的過程中,還需要直觀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與運算……
高中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對于他們的數學學習來說,還遠遠不夠。那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學得更加主動而靈活呢?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我們的高中數學應該怎樣教呢?這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問題。過去,我們為了高考成績,總是習慣讓他們熟記知識點,大量的刷題,以為“見多識廣”,題型練習得越多,考試的時候就越熟悉,越輕松,當然成績也就越好。可事實是,我們高考之后呢?這些數學知識,我們在大學,甚至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還能用到幾何?可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些東西不論他們在什么時候都是有用的,可以說會陪伴他們一生。比如說數學運算,無論是我們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是永遠離不開的;還有數據分析,我們也常常用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去超市里購物,我們想到買到價格便宜洗滌劑,也要將自己先前收集來的各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某種品牌的洗滌劑最便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想要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培養與提高,我們的老師必須要轉變觀念,由過去的那種看重考試成績的思想轉變重視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為主的思想。
二、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因為大家認為學習數學,不僅獲得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學必須以思維培養為基礎,這樣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高。如教師在講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這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初中的知識一次函數,然后再想一想它圖像是怎樣的,思考這圖像上的一點與這個函數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函數圖象上的點與滿足函數式的有序數對具有一一對應關系。然后再引入我們要學習的直線方程。這樣做不僅能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還能通過引申,讓學生的思維從平面上升到立體的高度。另外,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培養思維模式。設計的問題要充分體現出知識的銜接和過渡,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引導性,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自然、迅速地聯系新知識。這樣由具體到抽象,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發展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什么是數學建模?它是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知識與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了這個數學建模能力,那學生就可以用自己所學方法解決更多的問題,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去進行探究了,這也是高中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這個部分可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開展,一開始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從簡單一點的課題入手。研究的過程包括選題、開題、做題、結題四個環節,這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項重要措施,研究時要多鼓勵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三、加強對學生數學文化的教育
數學教學不僅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也向學生們介紹我們的數學文化。因為學習數學不僅需要有開闊視野,還要了解數學的歷史,了解數學的發展。在教學設計時,我們千萬不可忽略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靈活運用教材,向學生傳遞數學知識,使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識。數學文化的教學應融入一些數學歷史,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閱讀與思考”《割圓術》,以史料形式介紹了劉徽運用割圓術的具體操作步驟,體現了對數學史上優秀成果的繼承,之后再提出用算法將“割圓術”編成計算機程序,將這種成果與現代技術結合,既能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又能了解我國數學史,并產生興趣。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盡量融入所學知識的歷史背景、文化價值、數學家的事跡等,考慮相關內容包含的數學素養,使教學內容更豐富多彩,教學設計充分體現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中,不知不覺形成數學核心素養的好習慣。
四、運用積極的檢查方式來評價學生
我們學校教育中采用的檢查方式無外乎兩種,一是平時作業,二是數學考試。為了更好的評價與鼓勵學生,我認為教師設計考試試題時,既要遵循教育部課程標準,準確反映數學學科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又要立足維度、梯度和相關度進行最優化設計,注重對學生素養的考察。所謂的維度,指要考查的知識技能。梯度指考查的試題要有階梯性,對于不同解答能給出相應的具有階梯性的合理評價。相關度指同一試題里面,考查的知識點要做到交匯,可以是章節內的知識點的交匯處,也可以是學科內的知識點的交匯處。除了以上的檢查方式,我認為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數學活動或進行課題研究,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自己的能力。
高中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核心目標,才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具備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能力。因此,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既要開闊的視野,又要有謹慎的教學作風。教學過程既要組織學生獲取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又要讓學生鍛煉思維,提高核心素養,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