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強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生活中的細節可以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教學中的細節則決定學生學習知識是否扎實,是否真正地弄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教學中的一些細節,千萬不可因為細節太小,就認為它微不足道。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雖相當細小,但對促進學生發展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數學教學中,我們又該怎樣注重細節,并讓它為我們創設出精彩來呢?
一、深入鉆研,精心設計
細節雖小,但并不簡單。我們要想抓住這些細節,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就要自己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了如指掌。首先,我們要深入鉆研教材,對各個知識點的要求都一清二楚,做到一看到某個知識點,馬上能聯系到與之相關的各知識點——知道要完成這個知識點的學習還需要其他那些知識做鋪墊。我們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還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心理狀態、學習習慣。有了這些了解,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只有這樣,讓我們的數學教師對每一個環節都了然于胸,才可能在這些細小的環節上,與學生相互生成,并共創精彩。
1、教師要有一顆精益求精的心
聽過許多老師的課,我發現那些課上得好的老師,往往都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老師,他們都非常重視細節。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是的,我們要想有一個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有一顆精益求精的上進心。只有我們在思想上足夠重視,才可能有認真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件事的行動。比如,我見過一位老老師,她每次做教學設計都把它當成是上公開課一樣準備,設計好了之后總要把整個過程在自己心里過一遍。這時,如果發現有什么問題,她會再進行修改。等課上完了之后,她還會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來進行修正。她教學的班級學生的數學積極性都很高,成績也很好。我想這一切都應歸功于她那顆精益求精的心。
2、課前教師要反復磨課
磨課?乍聽這一詞時,大家都以為說的是新手老師,因為他們對教材不熟,并且沒有教學經驗,所以需要磨課,使自己能盡快適應教學工作。其實不然,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磨課。為什么?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發現:同樣的教學設計,我們在上第二節課時比第一節課的效果要好。這是因為我們無意還是有意,都會在上第二節課時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一個改進。那自然效果就會更好了。所以,無論是新老師還是老老師要想在細節上更完美,就一定要反復的磨課。
二、認真傾聽,及時捕捉
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不可能是教師單純地教。如果是這樣的教,那我們的數學也就變成了一言堂,學生就成了知識的容器,而不是一個學習的主體。他們學得的知識也是一些“死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因為沒有他們自己的認真思考。數學教學中,我們想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要認真傾聽他們發言,了解他們的想法,及時捕捉那些美妙的細節,促進我們課堂的精彩生成。
教師習慣了表達,總是喜歡告訴學生這個該怎么做,那個應如何去解決,卻往往忽視了傾聽學生的發言。其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會傾聽也是我們教師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細節處更是如此,只有學會傾聽才會去發現更多精彩的細節。上課時,我們總是會擔心學生提出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出現,要么搪塞過去,要么直接避開。在課堂上一心只想著教學目標能否最終達成,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傾聽和觀察學生那兒。這樣的課表面上看似完美,但由于缺乏細節,還是讓人感到遺憾。教師若是能敏銳捕捉學生身上顯露出來的細節,耐心地傾聽,深入地挖掘,那就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在與他們的互動中創造出更多的精彩,使學生品嘗被尊重、被肯定的甜蜜。比如,教學“分數的大小”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找一找比小的數,有的學生說,還有的學生說。前一種答案,我知道學生都很容易發現,可是后一種是怎么想的。于是,我就問他。他說是因為自己認為把一個圓分成六份,每一份就比分成五份時更小,那肯定就比要少,后面的、、當然比少了。我本沒有想到他們現在就能想到這一步,可是他既然想到了。我就在教學中趁機引導全班學生一起來理解這個不同分母的分數的比較。學生有了這個基礎,都理解得不錯,爭先恐后地說自己發現的比少的數。如果有時間讓他們說,可能找一節課都找不完。像這樣的課堂生成,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因為我們學生的腦子總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只要我們善于傾聽,那就能創造出精彩來。
三、錘煉語言,準確引導
數學是一門講究簡潔與準確的學科,它沒有繁復的修飾,有的是單刀直入的簡潔;沒有含蓄的韻味,有的是獨一無二的準確。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想讓學生養成準確簡潔的習慣,我們自己就要注重語言的錘煉,做到簡潔準確。我們不能因為怕學生沒有聽懂,就嘮叨不停。嘮叨的結果,只能使學生產生厭煩。教學工作要求教師研究自身的教學語言,廢止嘮嘮叨叨式的語言習慣,在凈化、簡化語言上多加思考,要善于把教材語言、教案語言轉化為點撥引導語言,在說得精、點得好、導得巧上多下工夫。只要我們語言準確,并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其實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學生聽不懂。
細節來源于我們的重視,細節來源于我們專注,細節來源于我們錘煉。在新課程標準下,就讓我們緊緊抓住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美妙的細節,使它們成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學共享資源,真正地提高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關注教學細節,打造教學細節,創造精彩的課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