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運輸是旅游業發展的先決條件。2015年1月,肇慶東站正式運營,意味著肇慶跨進了高鐵時代。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實地調研等方法,研究高鐵開通對肇慶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鐵;肇慶旅游經濟;影響;對策
一、肇慶旅游業概況
肇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肇慶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發展迅速,2016年全市城市接待旅游者人數3381萬人次,同比增長15.5%;其中接待過夜游客1236萬人次,增長9.6%;旅游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18.4%。由此可見,旅游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
二、肇慶東站概況
2015年1月26日,肇慶東站正式運營,意味著肇慶跨進了高鐵時代。肇慶東站設置為貴廣鐵路和南廣鐵路的交匯點,與廣佛肇城際軌道站房連為一體。貴廣鐵路、南廣鐵路及柳肇鐵路,是溝通珠三角地區與大西南地區重要的大運量、快速通道,在進入廣東后第一站并站于肇慶東站,形成區域性樞紐站,這將為肇慶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機。
三、高鐵開通對肇慶旅游經濟發展影響
(一)高鐵開通對肇慶旅游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1、提高肇慶客流量。肇慶東站開通,解決了制約旅游城市肇慶外部交通發展的瓶頸,構建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體系,改善肇慶與主要客源地的通達條件。 從調查數據得知,肇慶東站的開通運營對高鐵周邊的旅游景區產生較強的拉動作用,城區酒店的開房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2、激發消費者出游欲望。高鐵極大地縮短交通時間,降低旅游成本,引發了消費者的出游欲望。肇慶是廣東“后花園”、天然氧吧,高鐵開通,使珠三角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游客數量激增,符合現代人所追求的“快速而便捷”到達目的地的期望。
3、優化旅游規劃結構。高鐵開通,肇慶市區的中、西、東片區各自有不同的旅游發展定位。以巖前休閑半島為中心,以城市休閑為推廣點,打造城市旅游核心區,在打造休閑設施的同時,引導巖前村發展文創、民宿、旅游特色商品銷售的旅游休閑業態。
4、促進旅游產品創新。借高鐵開通的契機,憑借肇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對現有的旅游產品進行創新,提升旅游競爭力。比如“乘高鐵,游肇慶,賞端硯,品美食”,“乘高鐵,來肇慶休閑度假”等一系列旅游活動。推出“肇慶行”、“肇慶有禮”多款旅游產品,包括特色零食、禮品袋、扇子、絲巾等。
5、擴大相關行業規模。高鐵開通運營,刺激了來肇慶游玩的游客流量增長,同時推動了住宿、餐飲、購物等相關旅游行業的規模。調研得知,游客鐘情于肇慶的特色美食,這給肇慶特色餐飲發展帶來了商機,有助于特色餐館的的升級改造,形成規模效應。
(二)高鐵開通對肇慶旅游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1、面臨周邊旅游市場空間競爭。高鐵的開通,給肇慶帶來的不僅僅是便利的交通和潛在的市場,同時也面臨著周邊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肇慶東站是貴廣鐵路、南廣鐵路的交匯點,對于西連大西南、東臨廣州佛山的肇慶市而言,其短期內可能會面對“虹吸效應”、“過道效應”以及“同城效應”:一是由于廣州、佛山等地比肇慶有更強的綜合吸引力,本可以由廣西、貴州流到肇慶的資源和肇慶原有的各類生產要素會流入發達地區;二是由廣州、佛山等地打算來肇慶投資旅游的客人會選擇流向成本更低、資源更具吸引力的廣西、貴州,使肇慶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
2、公共交通設施運營能力有限。肇慶東站是建立在鼎湖城市郊區,距離市中心有一段較長距離。肇慶東站接駁城區的公共交通體系不算完善,到站游客需花費一定時間才能到達各個旅游景點。公共交通設施的不完善造成游客來肇慶旅游過程中的不便利,將影響高鐵旅游的發展。
3、“通道效應”突顯。調查數據顯示,到站旅客70%的來自肇慶本土,省內其他地方的占15%,廣西及貴州等占15%,到站的外地旅客,多為探親、訪友和務工,少數為商務和旅游。可見旅游流空間流向和流量差異明顯,形成“通道效應”,只是加速珠三角客源與廣西、貴州等地的客源流動。
4、旅游產業合作不緊密、區域一體化程度不高。自高鐵開通以來,肇慶與高鐵沿線其他城市的旅游產業合作緊密性不夠,各城市旅游產業集聚程度不高,產品聯線、抱團一體的程度較少,使得肇慶旅游業出現了持續競爭力不強,增長速度不快、市場占有率不高的層面。
四、高鐵時代下肇慶旅游業發展對策
面對高鐵帶來的良好契機和嚴峻挑戰,肇慶旅游業必須合理規劃,以適應高鐵時代的發展,促進肇慶實現旅游業的轉型升級。
(一)加強市場競爭力,形成獨特的魅力
肇慶是大西南地區旅客進入廣東、再到廣州、深圳的中轉地。肇慶作為百年兩廣總督府所在地,歷史文化浸透讓肇慶的城市氣質有別于廣府腹地,利用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山湖城江的城市格局的優勢,加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讓肇慶形成自己獨特的城市魅力和城市韻味。
(二)完善配套公共基礎設施設備,提升旅游形象
加快配套公共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為游客提供直通市區的主要景區、住宿、購物、餐飲和娛樂等場所旅游大巴,實現游客進入的無縫對接,同時增加從肇慶東站的公交車車輛數量和班次,加強交通規劃,建設地鐵設施,不斷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增設汽車租賃業務,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提高城市接待能力,提升肇慶旅游城市形象。
(三)開發特色高鐵旅游產品,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肇慶與西南地區都擁有喀斯特地貌的風景,旅游產品存在一定的同質化,需加強旅游產品的策劃與創新,建設一批創意新穎、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如具有特色體驗型的夜間旅游產品。根據旅游者的需求,對老品牌產品進行創新,擴大品牌效應,優化旅游產品結構,吸引和挖掘市場新消費群體,以適應旅游市場發展。
(四)加強與高鐵沿線城市的旅游合作,互惠共贏
肇慶東站作為貴廣線、南廣線交匯點,須加強與珠三角、大西南地區高鐵沿線城市的旅游合作,加強與高鐵沿線城市大型旅行社的對接,推廣自身特色旅游產品,開拓廣闊客源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合作共贏。
肇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自籌項目:高鐵對肇慶旅游經濟發展影響研究(項目編號:15ZC-05)
作者簡介:黎達文(1970-)女,廣東肇慶,肇慶學院旅游學院高級旅游經濟師, 研究方向:旅游經濟、景區規劃、景區管理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