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20日上午,第二屆中國深商大會之“創新與未來”論壇在保利劇院舉行。正威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風云”對話,從實體經濟、政治形勢為切入,探索經濟未來發展的新格局。
王文銀:昨天深圳市委書記和市長,沒有吃完飯,等著我們頒獎,這樣的政商環境肯定是代表未來的城市。深圳代表未來,為什么?因為有這么多代表未來的企業家在這里。今天劉永好老師來了,他能夠把我們帶到意想不到的未來中去,所以未來的30分鐘是為未來而來,是為企業的未來,為深圳的未來,為中國的未來,所以你不得不來。
蔣昌建:昨天您發表的演講,引起在座廣泛的關注,您現在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
劉永好:是的,我就是做實體經濟的。
蔣昌建:您也從事金融行業,現在我們算一筆帳,銀行貸款給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一年下來錢沒辦法還,金融家們憑什么要貸款給實體經濟?
劉永好:今天的銀行業面臨很大的挑戰,一方面經濟在下行,—方面很多產品過剩。所以很多銀行就息貸,按照以往的辦法要嚴格的審查。
蔣昌建:所以實體經濟要做不容易,怎么辦?
劉永好:我就是做實體經濟的,所以我感覺現在壓力也比較大,剛才演講的劉自鴻、劉志雄都是我的好朋友,劉自鴻講到創新,要做新的制造業、新的高科技,像這樣的行業應該支持。而劉志雄做了一個全國最大的設計院,不斷設計新的產品,從設計開始,進行產品創新、變革。像這樣優秀的企業也應該支持,因為他們可能會代表一種新的方向,風險相對小一些。
蔣昌建:劉永好先生昨天的演講,你最欣賞他的一句話、兩句話是什么?
王文銀:很多,他說找到了在深圳所有企業家成功的理由,成功的答案,是我們自由的政府和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市長、書記沒有吃飯就來了,這在內地是很難得的。還有一個就是昨天劉主席決定把他的金融總部和南方總部搬到深圳來。
蔣昌建:做出決定了嗎?
劉永好:這是文銀董事長的建議,是他的推薦,他向我們市委市政府和我談了很多,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但是究竟怎么樣去做,我們還要研究,還要考慮。我覺得這個建議是好的。
蔣昌建: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聽兩位的分享,給他們一些建議,在深圳的這份熱土上,創業應該抓住幾個要點?
劉永好:對于大學剛剛畢業的人,他們參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覺得這種精神非常可佳。但是創業之前,如果在念大學的時候有實習,創新的成功幾率會高一些,而不要什么準備都沒有,什么都不懂去創業。
不過問題也不大,創業失敗了也沒什么,22歲大學畢業,創業三年也才到25歲,而且對創業者來說,失敗的案例最重要。一個企業要成功,沒有失敗的案例,沒有失敗的準備,沒有迎接失敗的精神狀態,是做不出來的。
然后是堅持、堅韌和情商,尤其是情商非常重要,很多人說我學習能力很強,工作很勤奮,但是情商不高,創業很難成功。因為我們不管做什么最終都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夠跟合作伙伴交流是創業過程中必備的能力。
王文銀:川商大會上,我講過做企業的“五件事法則”:首先一定要把文化做好,文化是企業的命根。文化以后是戰略,之后是設計、思想、產品,所以要把源頭做好。現金流、利潤率、成長性是企業最核心的三件事。投、融、管、退,投資是為了融資,融資是為了管理,管理是為了賣掉,所以像柔宇科技這樣的好企業要推上市。
蔣昌建:2017年即將到來,經濟的大體發展形勢是怎樣?樂觀、謹慎樂觀、不那么樂觀、悲觀,選了一個以后,再給兩個理由。
劉永好:我覺得可能是謹慎樂觀吧。首先全球格局不太明朗,政治具有不確定性。
第二,畢竟中國有13多億人口,現在人們的收入在成長,消費需求成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這是確定的。所以只要我們不斷創新,不斷的變革,不斷的努力。現在國家也非常好,產權保護的問題也逐步解決明確,而且要和官員、民營企業家親近,昨天書記、市長都來了,表達了對我們的認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有了,經濟發展是樂觀的。
王文銀:去年中國深商大會是20個“點”,今年是12級臺風,已經刮了6級了,風口、風靡、風眼、風暴、風云,下午是風趣、風雅、風標、風向、風語、風清,12級臺風的目的是什么?我們要刮開大家頭腦的風暴,讓大家頭腦打開。一個人,一個企業,往往人只看得見自己,看不見別人的思想和想法的,所以我們要通過這12級臺風,把所有企業家的思想打開。
蔣昌建:從兩位身上看到,不講幽默、不講風趣的企業家不是好企業家。
劉永好:深商是了不起的群體,之所以偉大在于創新、變革,在于我們黨和政府政策支持下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狀態,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今天在座的深圳企業家朋友們,一起討論深商的發展,深商的困難,深商的問題,討論經濟不確定下繼續發展的信心。深商里面有川商,川商里面有深商,在這里一起探索經濟未來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