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琦
原告孫某訴稱:我于2012年6月7日入職,先后從事人事、銷售工作,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工作期間經常加班。2014年8月13日航天某公司無故將我辭退,依法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5000元。另外,2012年6月7日至2014年7月26日超時加班費、周六周日加班費19367.81元至今沒有支付。2014年7月工資尚欠2150元。2013年6月工資尚欠500元。2014年8月工作13天工資未付。2014年6月1日至8月13日拖欠通訊費、交通費1750元,餐補6880元。另,孫某主張航天某公司曾以未及時提交工作報表存在工作失誤為由扣除其2013年7月通過招商銀行發放的工資500元。
孫某提交的證據:(1)招商銀行明細單;(2)工作交接清單;(3)聊天記錄、錄音光盤及對應文字資料;(4)《登記表》復印件、公證書。另證人譚某、王某到庭作證。訴訟請求:判令航天某公司支付:(1)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5000元;(2)2012年6月7日至2014年7月26日期間平日延時加班工資、周六周日加班工資19367.81元;(3)2013年7月工資差額500元。另證人譚某、王某到庭作證。
被告辯稱:我公司對孫某提交證據的真實性均不予認可,主張孫某自2013年8月13日后一直未到崗工作。李某系我公司法人股東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并非我公司員工。
訴求:(1)我公司未與孫某解除勞動合同故無需支付賠償金。(2)孫某不存在其所述的加班情形故無需支付加班費。(3)2013年6月工資已足額發放不存在差額。通訊費、交通費、餐補不存在拖欠,故我公司不同意支付。(4)否認招商銀行明細單中的款項系該公司發放,認可聶某曾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某、祝某曾系該公司人事,但未就向孫某支付一定款項的原因進行合理解釋。
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孫某于2012年6月7日入職航天某公司,從事人事行政專員工作,2013年調整為銷售助理。雙方曾簽署期限為2012年6月7日至2015年6月6日的勞動合同,該合同約定,孫某執行8小時工時制度,每周休息日為周六、周日。孫某工作至2014年8月13日,此后未再出勤。
針對孫某提交證據:(1)招商銀行明細單顯示每月均有轉入款項,數額與孫某主張基本一致,均通過聶某、汪某、祝某等個人賬戶支付。(2)工作交接清單上未見有航天某公司公章亦未載明交接時間。(3)孫某提交的聊天記錄顯示系孫某與張某聊天記錄、錄音光盤及對應文字資料載明孫某與李某就離職賠償問題進行溝通,但未能達成一致,未明確載明李某曾告知其解除勞動合同。(4)孫某提交的《登記表》載明2013年5月至8月期間孫某延時加班情況,公證書所載明公證內容系孫某個人筆記本電腦foxmail中部分電子郵件,包括員工考勤管理制度、員工考勤管理辦法,未見有航天某公司名稱。(5)孫某認可李某工資由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放,社保由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繳納。(6)航天某公司對二證人的身份不持異議,認可曾系該公司員工,但對證言內容不予認可。另查,孫某于2015年1月14日以航天某公司拖欠工資為由通知航天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本案中,孫某主張2013年8月11日航天某公司銷售經理李某口頭告知取消銷售助理崗位將其辭退,并提交了工作交接清單、聊天記錄、錄音光盤及對應文字資料予以佐證,但是上述證據材料未能明確顯示航天某公司以取消銷售助理崗位為由將其辭退。且就孫某所持李某系航天某公司銷售部經理之主張,與其所述由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李某發放工資、代繳社保之情況明顯相悖。證人譚某作證稱李某在其離職后調入航天某公司,亦與常理不符。故依據現有證據本院無法確認李某確系航天某公司職工或有權代表航天某公司行使員工管理權。孫某主張航天某公司2013年8月以取消銷售助理崗位為由將其辭退,依據不足。故本院對于孫某要求航天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就孫某月工資標準,航天某公司作為負有管理責任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相應舉證責任。現孫某認可航天某公司提交的工資表中通過北京銀行發放的部分工資,對此本院不持異議。就孫某所提交的招商銀行明細單中以聶某、汪某、祝某等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是否系工資,本院認為,雖航天某公司否認上述款項系該公司支付,但該公司認可上述打款人身份,并未對此做出合理解釋,而該明細單中所顯示的款項,數額較為固定,支付周期亦較為穩定,故本院采信孫某主張確認招商銀行明細單中以聶某、汪某、祝某等個人賬戶支付款項系其本人工資,從而確認孫某月工資標準為5000元。依據雙方均認可真實性的工資表顯示,2013年7月孫某應發工資數額為2850元,則通過招商銀行發放的工資數額應為2150元,現航天某公司僅支付1650元,確存差額。孫某要求航天某公司支付2013年7月工資差額500元,并無不當,對此本院予以支持。
就加班工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孫某所提交的《登記表》雖載明2013年5月至8月期間延時加班情況,但該證據系復印件,航天某公司對此亦不予認可,故本院就孫某所持存在平日加班的主張不予采信。孫某提交的公證書中所公證的電子郵件,包括員工考勤管理制度、員工考勤管理辦法,確顯示有周六正常上班情形,但未見有航天某公司名稱,而上述電子郵件系通過Foxmail軟件將原保存于公共網絡電子郵箱中的電子郵件導入本地筆記本電腦,公證對象系本地電腦中所保存的電子郵件內容,而非原始載體。其次,雖證人譚某、王某到庭作證稱航天某公司存在周六上班之情況,但二證人曾系航天某公司職工,確存在利害關系;反之,孫某與航天某公司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孫某執行8小時工作制,休息日為周六、周日。綜上,依據現有證據本院對于孫某所持存在平日延時加班、雙休日加班事實之主張難以采信,故本院對孫某要求航天某公司支付平日延時加班工資、雙休日加班工資之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航天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孫某二○一三年七月工資差額五百元;
二、駁回孫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
本案處理的重點在于案件事實舉證責任分配以及電子證據的認定問題。
爭議焦點一:工資標準認定問題。一般而言,工資標準的舉證責任應由用人單位承擔,而對于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工資的情形,勞動者應就實發工資情況承擔相應舉證責任。本案中,孫某所提交的招商銀行明細單中的款項雖均通過聶某、汪某、祝某等個人賬戶支付,但聶某為航天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某、祝某均為航天某公司員工,且每月均有轉入款項,數額亦較為固定。航天某公司未能做出合理解釋的情況下,應當承擔相應不利后果,因此在本案中法院采信孫某之主張。
爭議焦點二:解除事實確認問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的,勞動者首先應就解除事實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即勞動者提交證據證明勞動者或用人單位曾做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并有效送達對方當事人。在勞動者已證明用人單位曾做出解除行為的前提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就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之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雖孫某主張航天某公司將其辭退,但工作交接清單、聊天記錄、錄音證據均未有效證明存在解除事實,故對于孫某要求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
爭議焦點三:加班事實的認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應當就加班事實存在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涉及對于公證書即電子郵件的認定,一般而言電子郵件保存于公共網絡服務器或用人單位內部服務器,普通勞動者難以對上述電子郵件進行任意修改,即使未經公證程序,通過登錄公共電子郵箱方式亦可確認電子郵件內容。而本案中,孫某通過電子郵件收發軟件將原本保存于公共網絡服務器的電子郵件導入本地筆記本電腦,其本質上已發生復制、拷貝行為,雖孫某將其本地電腦進行公證,但公證內容系其本地筆記本之內容,而非原始載體,因此法院對于孫某所提交的公證書的內容未予采信,從而未采信孫某所述加班情況。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