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對社會保險基金運行中的哪些環節進行監督檢查?開展行政監督檢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1)應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進行監督檢查。(2)實施監督檢查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查閱、記錄、復制與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相關的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滅失的資料予以封存;②詢問與調查事項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其對調查事項有關的問題作出說明、提供有關證明材料;③對隱匿、轉移、侵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予以制止并責令改正。
問:對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和社會保險待遇的行政處理處罰有哪些規定?
答:(1)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行政處理處罰規定有:①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②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③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的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2)對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行政處理處罰規定有:①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待遇;②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3)對經辦機構處置有爭議的協調處理的規定有:由同級或上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協調處理,但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是爭議協調處理的最終單位。
問: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于刑法多少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我區規定涉案金額多少元應當移送案發地公安機關刑偵部門進行查處?
答:(1)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2)我區規定涉案金額3000元及以上應當移送案發地公安機關刑偵部門進行查處。
問:在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投資運營過程中發現有哪些違法違規行為時可以向參保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及其上級相應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答:(1)單位或個人虛構、隱瞞事實,逃避社會保險繳費義務的。(2)單位或個人虛構、隱瞞事實,冒領、騙取社會保險費支出或社會保險待遇的。(3)單位或個人利用提供社會保險服務工作的機會,虛構、隱瞞事實,騙取社會保險費或者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損失的。(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其他的工作人員截留、擠占、挪用、貪污社會保險基金或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致使社會保險基金遭受損失的。(5)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其他的工作人員違反規定支付社會保險待遇、違法違規運營社會保險基金的。(6)違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相關規定,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損失的其他行為。
問:舉報我區范圍內社會保險基金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根據舉報人貢獻大小和查證屬實金額的獎勵標準有哪些規定?
答:(1)查實金額在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獎勵200元。(2)查實金額在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含30000元),獎勵500元。(3)查實金額在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含50000元),獎勵1000元。(4)查實金額在50000元以上70000元以下(含70000元),獎勵2000元。(5)查實金額在7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含100000元),獎勵3000元。(6)查實金額在100000元以上的,可對舉報人增發一定數額的資金,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0元。
問:根據規定,我區范圍內的就業專項資金不能用于哪些方面?
答:(1)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應由部門預算安排的支出;(2)嚴禁用于或變相用于房屋建筑物購建、交通工具購置等各項基本建設支出。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政策法規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