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葉

為探索谷子地膜覆蓋機械穴播不同的栽培密度和產量之間的關系,篩選出最適宜的栽培密度,發揮最佳增產潛力,以指導谷子大面積生產栽培,特進行本試驗。
1材料及方法
1.1試驗地點
建平縣農業中心黑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
1.2供試品種
燕谷18
1.5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栽培密度為26000株/畝,28000株/畝,30000株/畝,不設重復,每個處N8行,行長20米。
1.4栽培管理
采取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機械穴播栽培模式,隨整地畝施優質農家肥2~3立方米,隨播種畝施一次性緩控釋肥40公斤,二銨15公斤作口肥,田問管理水平一致。
2調查及結果分析
2.1物候期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生育期差異不大。
2.2生育性狀及產量調查
從表2可以看出,隨種植密度增加,谷子的株高、穗長、穗粗、單穗重、穗粒重都相應減少,種植密度越大,谷子抗倒伏能力越弱,在種植密度為30000株/畝時,產量最高,為431.6公斤/畝,說明該密度為地膜谷子穴播適宜密度,可獲得最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