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利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禽畜產品品種日益豐富,但由于部分養殖戶缺乏相應的科學知識且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在養殖過程中為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提高養殖效益而超標食用獸藥、非法使用獸藥、濫用抗生素和藥物添加劑、不遵守休藥期的現象屢見不鮮。動物源食品基質復雜,而且其中的獸藥殘留量甚微,傳統檢測方法中檢測樣品基質單一、檢測獸藥種類少、范圍小、耗時長、操作復雜、效率低、重現性差,且缺乏通用性和準確性。在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和控制獸藥殘留的基礎上,如何研究出快速高效的新型檢測技術已成為目前研究的重點。
1獸藥殘留的危害
獸藥殘留全稱為“獸藥在動物源食品中的殘留”,具體是指動物產品的任何可食部分(包括組織、器官、肉品以及蛋、奶)所含獸藥的母體化合物及(或)其代謝物,以及與獸藥有關的雜質。濫用抗生素和藥物添加劑、非法使用獸藥、獸藥使用不規范、不遵循休藥期相關規定等均是動物源食品中獸藥殘留形成的主要原因。盡管動物源食品中獸藥殘留十分微量,但長期食用殘留量超標的食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對細菌產生耐藥性、過敏反應、急性或慢性中毒、“三致”作用等,甚至嚴重時會影響生態可持續發展。
2常用檢測技術方法
獸藥殘留分析是在復雜的動物組織混合物中提取痕量獸藥組分的分析技術。殘留分析既需要精細的微操作手段,又需要高靈敏的痕量檢測技術,試驗操作難度大、儀器化程度高、分析成本高、分析質量控制有特殊要求等都是目前殘留分析所面臨的問題,現階段常用的獸藥殘留檢測技術主要分為理化結合分析法、微生物抑制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三種。其中理化結合分析法包括:氣相色譜法(GG)、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C MS)、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高效液相色譜
串聯質譜法(HPLC MS/MS)、高效毛細管電泳法(CE)和高效薄層色譜法(HPTLC)。常見的免疫分析法包括:膠體金免疫測定法(GICA)、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CLIA)、電化學免疫分析法(EIA)、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量子點熒光免疫分析法(QIA)以及免疫傳感器與微陣列技術。
隨著獸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檢測技術手段也不斷向著準確、快速、高效的方向發展。為方便基層的工作開展,開發快速檢測產品,提高檢測靈敏度,擴大檢測范圍,同時實現多種成分的檢測,建立簡單準確快速、高靈敏、高通量、低成本、環境污染小的檢測技術,將成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獸藥殘留,不僅可以保證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對身體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也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而且對促進禽畜產品出口貿易也有著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