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大鵬
技術形態是確定潛伏目標的條件
技術形態確定目標其實很簡單,投資者只需要去觀察以下兩個市場特征就非常清楚了:第一個是跌幅。上一篇我們已經談到了個股中期下跌幅度在15%到50%就符合條件。筆者所說的下跌幅度是從最高點開始計算,用高點的股票價格減去低點的股票價格再除以高點的股票價格。很多投資者在計算幅度時會除以低點的股票價格,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是漲到高點的幅度,不是下跌的幅度。舉個例子,某只個股高點是100元,低點是60元,那么這個股票的跌幅是40%。
第二個市場特征就是技術形態。這里所說的形態主要指是否出現股價下跌放緩日線收出十字星或者出現陽多陰少的K線組合。我們來看紫金礦業(601899)的日線圖,股價經過20多個交易日的下跌,下跌速度明顯放緩,2008年5月30日收出了一根標準的早晨之星。股價大幅下跌主要是因獲利盤大量涌出,或者是對個股后市不看好,出局態度堅決。股價下跌放緩或出現十字星形態,基本上就可以確認多空能量已經從空方占優勢轉變為平衡狀態或多方略占優勢,也就是大盤或個股即將具備反彈條件了。
陽線多陰線少或股價震蕩中心上移表明多方能量已經悄悄地占據優勢。
筆者再解釋一下為什么要強調陽多陰少的K線組合形態。個股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后,陽線多陰線少說明多空能量發生了變化。個股下跌過程中,空方主導股價運行軌跡,個股下跌一段時間后,多空雙方會出現短暫的平衡狀態,也可以說,多空雙方勢均力敵。當個股運行到這個階段后,就會有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開始慢慢的進場做多。一般情況下,這類資金采取的策略是在自己認為合理的區域掛單等待成交,當股價跌到這個區域后即使大盤繼續下跌,都不會改變策略,筆者把這樣的買盤稱為被動性買盤。當被動性買盤出現后,就距離個股的低點不遠了。這個階段也就是個股從空方主導股價向多空平衡階段轉變的過程。
隨著被動性買盤越來越多,空方的拋壓就會被這個力量消化,個股的運行格局也就會向下一個階段運行。這個階段是個股正式反彈前的最后一個低位進場的時機。這個階段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參與個股的部分投資者開始從之前的被動等待逢低買入轉變為主動出擊。也可以說是從被動性買入轉變為主動性買入。投資者操作策略的變化也就會在K線上表現出來,個股的K線也就出現陽線比陰線多。需要強調的是,主動性買盤實際上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限制買入區域,第二種是主動追漲買入。而大盤或個股從弱轉強的過程中出現的主動性買盤往往是主動性買入,但會限制買入區域。所以,我們就會在股價正式上漲前看到陽線多陰線少的K線組合。
成交出現地量是形態成立的關鍵
成交量是判斷個股是否出現高低點的重要指標,很多投資者對成交量的理解不是很深刻,經常會出現錯誤的判斷。正常情況下只要投資者能夠真正懂得不同階段成交量的含義,就會比較容易利用成交量的變化判斷市場,判斷個股的高低點。
筆者給大家舉個例子,2015年6月12日大盤結束了一波瘋狂的上漲后開始下跌,8月26日上證指數跌到了2850點后企穩。由于大盤下跌幅度過于慘烈,大盤下跌到低點最初的反彈成交量還是比較大的,這個階段說明投資者極度恐慌,擔心大盤反彈后再次下跌。隨著指數慢慢走穩,大盤的日成交量開始萎縮,上海市場日成交量從下跌初段的4500億元左右萎縮到9月底的1600億元。這段時間大盤的成交量萎縮多數投資者都能理解,這里不做過多的解釋。筆者要和大家談的是大盤開始上漲的成交量變化。筆者認為成交量越大,說明多空分歧越大;成交量突然放大,出現倍數甚至幾倍的放大,說明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如果是在上升趨勢中,大盤隨時都會出現大級別調整。
2015年9月18日到9月30日上海市場的成交量已經萎縮到地量階段,地量的出現說明大盤的做空能量基本渲泄完畢,指數上漲只是時間的問題。國慶節后開盤的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跳空100點開盤,說明維持了一個月的多空平衡已經被打破,多方優勢明顯,當天上海市場的成交量放大到2588億元。當天很多投資者認為成交量太小了,大盤上漲難以持續。我認為如果真的出現特別大的成交量,比如說5000億元以上,那大盤反彈幾天后就會再度下跌,并具備創出新低的能力。筆者給大家解釋一下,大盤開始上漲,無論是反彈還是反轉都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如果成交量不放大,大盤是不可能真正走強的。相反,如果大盤剛開始反彈就出現很大的成交量,說明多空分歧很嚴重,指數剛開始反彈,空方就愿意拋出手中的個股則是待指數繼續下跌。這個時候,如果成交量出現1倍甚至幾倍的放大,那么大盤反彈夭折幾乎可以確認。
投資者也應該看到過大盤經過持續下跌后橫盤整理,多空雙方在橫盤階段重新聚集能量的過程,也可以說哪一方能量聚集強,大盤就會向哪一方傾斜。如果多方強,大盤就會走出上漲的走勢,如果空方強,則會出現大幅下跌的走勢。
我們注意到2015年10月初,大盤反彈成交量比較溫和,說明多空分歧不是很大,這就為大盤之后的反彈鋪平道路。隨著指數的反彈,大盤健康的走勢是指數上漲大盤溫和放量,大盤短線調整,成交量明顯萎縮,這說明投資者持股信心較強,不太在意指數回調。11月5日指數再創新高,成交量再次放大,這個階段說明市場開始有分歧,但大盤上升趨勢確立,新增資金進場可以增強多方的力量,讓大盤繼續上行。相反在這個階段如果成交量不放大,那么就沒有足夠強的做多能量推動指數上行。筆者說到這里,投資者應該明白在指數反彈初期是不能放大量的,隨著指數進一步反彈成交里要進一步放大。
我們回頭再談談狙擊短線牛股,要底部成交量符合什么樣的特征才可以考慮短線出擊。投資者只需要記住下面的這段話:符合買入前會出現單日地量,地量是指當日成交量低于5日均量的70%的水平;符合條件的個股在上漲的前5日或者10日的成交量都不大,其中一天會出現很低的量,這個量就是地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做空的能量已經釋放到極限了,股票已經具備短線拉出長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