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萌


摘 要:在新形勢下,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需要應用不同的技術方式,提高電網調控運行的質量和水平。文章主要就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及特征、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框架、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的應用三個方面內容進行論述。
關鍵詞: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及特征;存儲與處理;框架;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0-0047-02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為更好的滿足各種電力系統應用需求,提高電力系統的質量和水平,我國開展了智能電網的建設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對于新型技術方式的應用。比如:具有更好質量、更大規模、更多數據信息來源的電網調控中心需要進行高質量的應用,對于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進行良好的存儲與處理,開展更好的應用,對于整個的電網系統運行進行數據信息保障。因此,我們針對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及特征、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框架、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的應用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工作,為加快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貢獻出一份力量,更好的滿足人們對電力資源應用的需求。
1 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及特征
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可以依據來源方式的不同分為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基礎數據、外部信息數據、電網運行及設備狀態監測數據四種不同的類型。這四種不同類型數據在應用中具有緊密的關系。在電網調控運行的眾多數據中,計劃類的數據、負荷預測數據、電網運行的數據、基礎性的數據等屬于結構性的數據方式。同時,在應用中還存在一些非結構性的數據方式。比如:圖形圖像的處理、視頻的監控等漸漸在應用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隨著電網調控規模的擴大、數據體積的變大、應用種類的增多、結構的漸漸復雜,進行高質量的數據處理和存儲已經變得比較困難。因此,需要對于系統運行的結構、方式等等進行全面性改變,提高存儲和處理的質量和水平[1]。
2 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框架
2.1 大數據的分類存儲
為提高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質量,我們需要進行原始數據資源信息獲得,并且進行有效性預處理,通過開展高質量的原始數據信息過濾、篩選等等工作,提高存儲的質量和水平,為今后的分析提供保障。在智能化電網建設的背景下,為更好的滿足數據存儲的需求,我們需要應用合理化的方式來提高存儲的速度和水平。如:可以進行實時性的存儲工作,對于不同來源的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的管理存儲。
2.2 大數據的分類處理
從不同類型數據的實時性出發,對于數據信息進行專業化整理工作,進行不同一次數據集和目標數據集之間關系的充分表示,形成關聯性的函數。然后應用合理化方式進行電網調控業務數據流程的優化。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的流程為:電網運行設備狀態監測數據——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大數據預處理——實時數據存儲/非實時數據存儲——流處理/批處理——數據駁動——數據應用[2]。
3 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的應用
3.1 對電網狀態的智能化監控
通過對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存儲與處理,對于系統中的I/O優點進行有效性應用,對于系統的數據進行有效性監控和管理,開展分類的存儲。比如:對于系統中的電流、電壓、保護動作信號、諧波等開展有效性管理工作,最終可以構建高質量的數據驅動機組安全運行狀態模型,對于系統應用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檢修人員在最短時間中趕到現場進行專業化處理,提高電網狀態運行質量和水平,保障電網系統的安全,有利于電網系統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3]。(其主要的管理監控流程如圖1所示)
3.2 安全智能預警
通過對于變電站和調控中心的應用,系統主要是對于預想事故中典型運行方式進行專業化的離線計算。但是,這種方式在應用中存在明顯的缺點,即預警方式不全面、不及時。因此,我們對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進行有效性的應用,通過對高質量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進行充分應用,建立起新型的全網一體化實時仿真計算方式,可以對系統應用中的故障和問題進行全面性、實時性的預警,提高了系統大數據存儲與處理的質量和水平,對于原有系統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可以對電網的整體性運行狀態進行了科學化評估,有利于電網調控中心內的工作人員依據實際情況需要,采取正確合理化的控制舉措。比如:將有關的問題通過智能化的溝通平臺及時通知有關維護人員,使得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應用專業化的手法來進行故障問題的處理,提高系統安全運行的能力,保障了電網系統在未來的應用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和水平,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高質量電力資源應用的需求[4]。(其主要的管理模式如圖2所示)
3.3 廣域源荷互動的優化調度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眾多的新型能源在電網中進行了并網應用。比如:風能(孝感電網包括:雷鼓臺、岳家山、江家山、仙居頂、界嶺風電場)、光伏能源(孝感電網包括:天紫、竹園、曹崗、楊畈、三汊光伏發電廠)、生物質能(孝感電網包括:金秋電廠)等等具有間歇性特點的新能源。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傳統的發電機組來進行電網的自動化智能化調節和控制無法實現。而應用大數據分類存儲和處理技術可以對全網電力資源的需求和負荷信息進行科學化調控監督工作,依據不同的時間、地點等進行電力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提高整個電網運行的質量和水平,通過科學性的調控決策、整體應用態勢的感知,在保障電網穩定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電網新能源的應用潛能,有利于實現我國電力能源的多樣化,降低了煤炭等傳統能源應用的數量,更好的開展節能環保工作[5]。
4 結束語
對于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開展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分類存儲和分類處理,然后對于原有的電網調控系統進行現代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電網調控大數據運行的質量和水平,保障電網系統的安全,更好的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穩定安全電力資源應用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重暉,王澤一,李振元,等.送端電網調控運行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吉林電力,2016,06:1-3.
[2]殷少奇.電網調控運行大數據存儲與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分析[J].陜西電力,2016,11:47-50.
[3]陳曦.調控一體化實時數據存儲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6.
[4]張曉,劉慧勇,王紹華.基于電網調控運行數據的分布式自主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J].華北電力技術,2016,06:18-23.
[5]宋亞奇,周國亮,朱永利.智能電網大數據處理技術現狀與挑戰[J].電網技術,2013,04:927-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