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董艦峰+馮德品+易家新+汪波



摘要:分別使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HRH-A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歐酮(DOM)3種魚類催產激素6個組合,對齊口裂腹魚(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親魚進行注射催產處理,比較催產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變化,探討齊口裂腹魚對不同催產激素及其組合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從而找出最適合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催產激素組合。結果表明,齊口裂腹魚親魚對LHRH-A2、HCG和DOM組合的敏感度最高,催產率和孵化率顯著優于單一激素和其他激素組合。
關鍵詞:齊口裂腹魚(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催產激素;繁殖;孵化
中圖分類號:S965.1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2-231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2.029
The Effect of Fish Oxytocin on the Reproductive of Schizothorax prenanti
YANG Jun1, DONG Jian-feng1, FENG De-pin1, YI Jia-xin2, WANG Bo3
(1.Yicha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Yichang 443000, Hubei, China;
2.Zhijia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Zhijiang 443200, Hubei, China;
3.Maoyuanxiang Family Fish Farm of Lianghekou Town, Zigui 4436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parent fish of 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 were injected with six combination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2(LHRH-A2),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 and domperidone(DOM) to hasten parturition. The spawning rate, fertilization rate and hatching rate were com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S. prenanti to different oxytocic hormones and oxytocic hormone combinations, thereby screening an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oxytocic hormones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S. prenant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prenanti exhibited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to LHRH-A2 + HCG + DOM. The spawning rate and hatching rate of S. prenanti injected with LHRH-A2 + HCG + DO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 prenanti injected with single oxytocic hormone or other hormone combinations.
Key words: 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 oxytocic hormones; reproduction; hatch
齊口裂腹魚(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裂腹魚亞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魚屬(Schizothorax Heckel),俗稱洋魚、細甲魚、齊口細鱗魚等,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及烏江下游等水域[1,2]。齊口裂腹魚個體較大,一般可長至1~3 kg,最大個體可達10 kg,歷史上曾是產區最主要的經濟魚類。齊口裂腹魚營養價值高,肌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6.7%,脂肪含量較低,主要含有27種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19.9%,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47.9%,谷氨酸含量高,占氨基酸總量的14.6%[3],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名優魚類。但近年來隨著長江上游干支流水電梯級開發和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導致長江上游水域生態系統出現嚴重的片段化,加之水體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因素,使長江流域特有魚類資源急劇下降[4]。而且水電開發也導致群落結構發生改變,阻隔了魚類在不同江河流域群體間的基因交流,導致魚類種類組成和種群結構小型化、魚類多樣性發生改變[5]。目前對齊口裂腹魚的研究涉及生物學特征、發育研究、肌肉組成、消化生理、血液生理等方面[3,6-13],而人工催產技術的報道較少。合理使用催產激素是魚類人工繁殖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現在魚類催產技術已經在鰱魚(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鳙魚(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4]。若木等[12]于2001年對捕撈自四川省杜柯河的齊口裂腹魚進行了人工催產,但催產效果不穩定,魚卵孵化率低,魚苗平游能力弱。董艷珍等[13]于2010年對養殖的齊口裂腹魚親魚實施催產,在親魚成熟度判斷、催產藥物使用等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目前,人工養殖齊口裂腹魚正在興起,而魚苗供給不穩定嚴重制約了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為此,作者開展了幾種魚類催產激素及其組合對齊口裂腹魚繁殖效果的影響試驗,比較了不同魚類催產激素及其組合對齊口裂腹魚的催產效果,以期為進一步提高齊口裂腹魚的繁殖率和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親本來源與培育
試驗在湖北省秭歸縣兩河口鎮懋源祥漁業養殖家庭農場繁育基地實施,所用親魚來自懋源祥漁業養殖家庭農場繁育基地,均為2010-2011年從天然水域收集到的野生齊口裂腹魚,并經過近6年的人工馴養、培育。基地的齊口裂腹魚親魚采取流水專池培育,所用水源為山泉水,溶氧≥6.0 mg/L。在培育期間,于每年的4-8月、11月到翌年的3月,投喂粗蛋白≥35.0%的鯉魚成魚飼料,9-10月投喂粗蛋白≥38.0%的黃顙魚成魚飼料,并在飼料里拌入適量的其他魚魚糜,繁殖前1個月強化沖水刺激,以促進性腺發育。試驗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病個體作為親魚,雌魚腹部要明顯膨大,手摸松軟,有彈性,生殖孔紅潤、突出,手摸尾柄下緣粗糙感明顯;雄魚吻部“珠星”突出,生殖孔略突出,輕壓腹部有精液流出。
1.2 魚類催產激素
注射用魚類催產激素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2,LHRH-A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地歐酮(Domperidone,DOM)均由寧波市三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將注射用LHRH-A2、HCG、DOM分別溶解于一定量的生理鹽水中,按表1所列濃度和組合配制催產激素試驗處理,置于密封玻璃瓶中,備用。
1.3 人工催產
試驗時間為2015年的3月25日至5月25日。當水池水溫穩定達到11 ℃以上后實施人工催產。對雌親魚腹腔注射2次催產藥物;對雄親魚腹腔注射1次催產藥物,在雌親魚第二次注射時進行,劑量為雌親魚的50%。注射催產藥物后,將親魚放于催產池里,保持流水,加強沖水刺激。池面用遮陽網蓋住,防止陽光照射和親魚跳躍出催產池。定時觀察親魚活動情況,發現親魚有明顯發情征兆后,適時拉網檢查,防止卵粒過熟而退化。
采用干法受精,具體操作是從池中取出雄魚放入擔架內備用;檢查雌魚,把已經達到催產效應期的雌魚擦干體表,將卵擠入干凈的塑料盆內,并迅速擦干雄魚體表,將精液擠于盆內卵上,輕輕搖動塑料盆30~60 s,使精卵混合均勻,隨即加入適量保護液,再搖動塑料盆60 s左右,加入清水,使受精卵卵膜及時吸水膨脹,再用清水清洗受精卵3~4次,然后放入孵化箱內進行下一步的孵化。
1.4 人工孵化
孵化水槽規格為400 cm×80 cm×35 cm,底部設置排水管。孵化箱為木質框架,規格為40 cm×40 cm×20 cm,底部及四周用40目的網布包裹。孵化用水為山泉水,進水口用80目過濾網過濾,采取淋噴式表面進水,底部排水。將孵化箱放置于孵化水槽內,箱底浸沒于水下10~12 cm。每個孵化箱放卵8 000~10 000粒,輕搖孵化箱使受精卵均勻平鋪。在孵化過程中保持微流水,定時輕搖孵化箱,防止受精卵堆積。剔除水霉卵,控制水霉病發生。
1.5 孵化指標
孵化指標有效應時間(注射魚類催產激素時間到發情時間的時間間隔,h)、催產率、受精率、孵化率,公式如下:
催產率=產卵雌魚總數/催產雌魚總數×100%,
受精率=受精卵數/總卵數×100%,
孵化率=出膜仔魚數/入孵受精卵總數×100%。
1.6 不同水溫下注射對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影響
分別于2015年的4月24日、5月15日,都選用Ⅵ-1、Ⅵ-2、Ⅵ-3處理,在不同的水溫(11~15 ℃、15~18 ℃)里對30尾齊口裂腹魚親魚注射LHRH-A2+HCG+DOM(組合處理),比較不同溫度對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催產激素注射對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影響
魚類催產激素對齊口裂腹魚親魚繁殖效果的影響情況見表2。從表2分析可知,在相同水溫條件下,催產效果最好的處理為Ⅵ-2,催產率達90.00%,而催產率最低的處理是Ⅰ-1,僅為16.67%。受精率最高的處理為Ⅵ-1,達89.57%,最低的處理是Ⅳ-3,為71.26%。孵化率最高的處理為Ⅵ-2,達91.99%,最低的處理是Ⅱ-3,為58.37%。綜合比較發現,使用催產激素LHRH-A2+HCG+DOM的組合處理,其齊口裂腹魚親魚催產率和孵化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而受精率與其他各處理差異不大;對比催產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結果,以Ⅵ-2的組合處理繁殖效果最佳。
2.2 催產激素注射后齊口裂腹魚的催產效應時間變化
從表2還可見,在催產水溫均為11~15 ℃,♀魚數都為30尾條件下,各魚類催產激素處理對齊口裂腹魚親魚的催產效應時間分別是Ⅰ-1為45 h、Ⅰ-2為40 h、Ⅰ-3為39 h、Ⅱ-1為41 h、Ⅱ-2為36 h、Ⅱ-3為36 h、Ⅲ-1為42 h、Ⅲ-2為34 h、Ⅲ-3為31 h、Ⅳ-1為36 h、Ⅳ-2為30 h、Ⅳ-3為28 h、Ⅴ-1為34 h、Ⅴ-2為34 h、Ⅴ-3為32 h、Ⅵ-1為32 h、Ⅵ-2為31 h、Ⅵ-3為29 h。這個結果說明在同種催產激素作用下, 不同體重的親魚其催產效應時間相差不大,反映出體重相差不大的齊口裂腹魚親魚的性成熟度類似,在同一催產激素作用下催產效應時間相近;但在不同劑量的催產激素作用下,齊口裂腹魚親魚的催產效應時間產生一定的差異,相同催產激素處理的親魚隨著催產激素劑量的增加,催產效應時間呈縮短的變化趨勢,說明催產激素對齊口裂腹魚親魚的性腺成熟具有促進作用,它影響親魚性腺成熟的快慢。另外,加入DOM的催產激素組合處理能縮短催產效應時間,提高催產率,而且盡管催產效應時間短,但產卵量集中穩定。
2.3 催產激素注射對齊口裂腹魚親魚孵化指標的影響
催產激素注射對齊口裂腹魚親魚催產率、受精率、孵化率的影響情況見圖1。從圖1分析可知,使用催產激素LHRH-A2、HCG和DOM對齊口裂腹魚親魚進行注射催產,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組合使用,都能起到催產作用,并且將3種催產激素按一定劑量組合使用則催產和孵化的效果更佳,其中催產率最高的可達到90.00%,孵化率達到91.99%。不過對受精率的影響沒有象催產率、孵化率那樣明顯。
2.4 催產激素在不同水溫里注射對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影響
在不同水溫里注射魚類催產激素對齊口裂腹魚親魚繁殖效果的影響情況見表3。從表3分析可知,同種組合處理、相同劑量的催產激素在不同水溫條件下對齊口裂腹魚的催產率影響較大,以Ⅵ-2處理為例,當水溫從11~15 ℃上升至15~18 ℃后,催產率從90.00%下降至23.33%,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從89.46%、91.99%下降至62.40%、67.36%,甚至有個別親魚死亡,說明在齊口裂腹魚人工繁殖時,水溫對齊口裂腹魚的繁殖效果影響很大,繁殖的適宜水溫為11~15 ℃。
3 小結與討論
3.1 催產激素
在魚類養殖過程中,人工催產技術一直是提高養殖經濟效益的關鍵技術。其中激素的合理選擇、對激素適應性和敏感性的確認是魚類人工催產有無效果的重要因素[15,16]。目前魚類人工繁殖采用的催產藥物主要有LHRH-A、HCG、DOM、鯉魚腦垂體(Pituitary gland,PG)等[17]。
HCG是由胎盤的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體的糖蛋白組成。其商品為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受熱易失效。HCG大量存在于孕婦的尿液和血液中,HCG制劑一般從孕婦的尿液和刮宮液中提取。該激素主要有促進排卵、加快性腺發育和促使雌、雄性激素分泌的作用,與促黃體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功能相似,可刺激黃體持續分泌黃體酮和雌激素,以促進子宮蛻膜的形成,使胎盤生長成熟。在處理動物時,該激素能促進卵泡成熟、排卵并形成黃體[18]。該激素用于鰱、鳙魚催產效果較好,一般用量雌魚是800~1 200 IU/kg,雄魚用量為雌魚的1/3~1/2[19]。試驗采用腹腔注射對齊口裂腹魚進行人工催產,從結果來看,HCG可以用作單一催產激素,但是用量較大,大批量使用成本極其昂貴,不適合規模化人工繁殖。試驗中HCG的最高劑量只有1 000 IU/kg,繼續加大HCG劑量是否會導致齊口裂腹魚產卵量再增大、是否會出現產卵量先升后降或者導致雌魚死亡,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LHRH-A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垂體釋放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LH,尤其是對LH作用大,促使卵巢血流加速、卵泡排卵和LH形成。前人研究發現[20],生長卵泡的繼續發育需要有垂體分泌的FSH和LH參與,卵泡腔的形成及其最后生長則完全依賴于FSH和LH。在魚類,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及其類似物(GnRH-A)具有促進腦垂體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和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釋放的雙重作用,因而它既能促進魚的生殖活動,又能促進魚體生長[21]。LHRH-A被用作魚類人工催產激素已經有相當時間了[22,23],在對鯉、鰱、草魚注射LHRH-A后,短時間內能有效誘導促性腺素分泌,達到催產效果。但在本試驗中,單用LHRH-A雖能導致齊口裂腹魚發情產卵,但無論是催產率、產卵率,還是受精率都較低,效果都不理想;所以在齊口裂腹魚的催產中應盡量避免單獨使用LHRH-A。至于為什么LHRH-A對四大家魚有較好的催產效果、但對齊口裂腹魚卻效果不佳的原因還有待以后深入探尋。
DOM為多巴胺拮抗物,是一種高活性的新型魚類催產劑,由加拿大的Peter 和中國的林浩然于1987年提出,并在新加坡舉行的“誘導魚類繁殖”國際學術會議上定名為“林-彼方法”。其能阻斷多巴胺對GtH釋放的抑制作用,促進GtH釋放。DOM可抑制 LHRH-A負反饋, 具有輔助增效作用[24]。DOM與LHRH-A和鮭魚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Salmo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analog,S-GnRHa)共同使用,可完全取代魚腦下垂體,適用于魚類人工繁殖。該方法催產效果好而穩定,己在國內四大家魚及鯉魚(Cyprinus carpio L.)、鯪魚(Cirrhinus molitorella Cur.et Val.)、魴魚(Megalobrama Dybowsky)等許多魚類的人工催產中廣泛應用。試驗將DOM與LHRH-A、HCG混合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比較得到了最佳的激素組合和劑量,在催產效果和催產成本上都有了較大的改進。
3.2 水溫
試驗選擇2個水溫范圍進行催產比較,結果表明,水溫在11~15 ℃時的催產率、受精率和孵化率要高于水溫15~18 ℃的。因此,齊口裂腹魚人工繁殖時,水溫最好選擇11~15 ℃,且要求水溫穩定,晝夜水溫變化不超過1 ℃。
3.3 親魚成熟度
親魚性腺發育水平是魚類人工繁殖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不僅直接關系到催產率、受精率及孵化率,而且也關系著苗種的成活率,甚至影響苗種質量。保證性腺發育的關鍵是為齊口裂腹魚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并注意親魚培育的方式方法。試驗根據齊口裂腹魚的生物學、繁殖生理及營養需求,在不同階段投喂不同的飼料,以保證親魚營養需求,并通過對水流等生態因子的調節,促進齊口裂腹魚的性腺發育,以培育出優良親本。親魚培育主要是使用商品飼料,在4-8月、11月至翌年3月投喂粗蛋白≥35.0%的鯉魚成魚飼料;9-10月投喂粗蛋白≥38.0%的黃顙魚成魚飼料,并在飼料里拌入適量的魚糜;繁殖前1個月強化沖水刺激,增大親魚活動量,消耗多余脂肪,促進性腺發育。
試驗結果表明,人工培育的性成熟齊口裂腹魚雌、雄親魚,在使用LHRH-A2、HCG、DOM 3種催產激素并按一定劑量組合注射后,可使齊口裂腹魚適應催產激素,產生敏感性,極大提高催產率、受精率、孵化率,其催產率達到90.00%,受精率達到89.46%,孵化率達到91.99%;適宜繁殖的水溫為11~15 ℃。所以,齊口裂腹魚親魚在人工培育條件下人工繁育,選擇達到繁殖要求的親魚、合理配制催產激素及比例是人工繁育提高成功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武云飛,吳翠珍.青藏高原魚類[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 樂佩琦.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鯉形目(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73-390.
[3] 周興華,鄭曙明,吳 青,等.齊口裂腹魚肌肉營養成分的分析[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5,20(1):20-24.
[4] 謝佳燕.我國齊口裂腹魚的研究現狀[J].安徽農業科學,2010, 38(25):13721-13722,13726.
[5] 黃 亮.水工程建設對長江流域魚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其對策[J].湖泊科學,2006,18(5):553-556.
[6] 李山友,周小寧,段玉磊.齊口裂腹魚的生物學特性與資源保護[J].內陸水產,2002(10):15.
[7] 周 波,龍治海,何 斌.齊口裂腹魚繁殖生物學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2):811-813.
[8] 吳 青,王 強,蔡禮明,等.齊口裂腹魚的胚胎發育和仔魚的早期發育[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4,19(3):218-221.
[9] 周興華,鄭曙明,向 梟,等.齊口裂腹魚對膨化和非膨化飼料粗蛋白質酶解速率研究[J].糧食與飼料工業,2006(4):38-40.
[10] 陳永祥,肖玲遠,嚴太明,等.野生和養殖裂腹魚血液學指標的比較研究[J].水生生物學報,2009,33(5):905-910.
[11] 段 彪,向 梟,周興華.齊口裂腹魚飼料中適宜脂肪需要量的研究[J].動物營養學報,2007,19(3):232-236.
[12] 若 木,王鴻泰,殷啟云,等.齊口裂腹魚人工繁殖的研究[J].淡水漁業,2001,31(6):3-5.
[13] 董艷珍,鄧思紅.齊口裂腹魚的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J].水產科學,2010,30(10):638-640.
[14] 劉煥亮.我國魚類催情產卵藥物的研究與實踐[J].科學養魚,2001(2):34.
[15] WHITT G S,CHILDERS W F,CHO P L. Allelic expression at enzyme loci in anintertribal hybrid sunfiish[J]. J Hered,1973, 64:55-61.
[16] SHAW C R,PRASAD R. Starch gel electgroph0resis of enzymes-A compilation of recipes biochem[J].Biochem Genet,1970,4(2):297-320.
[17] 熊譜成.魚類催產劑的合理使用[J].中國動物保健,2001(6):11.
[18] 張忠誠.家畜繁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37.
[19] 李潤潼.四大家魚的人工繁殖技術[J].生物學通報,1985(12):8-10,14.
[20] LIN H R,SUN Y. The effects of neuroend crine factor administration in diet on growth hormone(GH) secretion and growth in juvenile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us)[A].Asian Fisheries Society. The fifth Asian fisheries forum[C].Thailand: Aquatic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Chulalongkorn University,1998.190.
[21] 龍 進,劉曉春,謝嘉華,等.投喂LHRH-A粗制品對鯽魚生長激素釋放和生長速率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6):37-40.
[22] 許谷星,沈仁澄,王育西,等.產卵季節LHRH-A對鯉、鰱、草魚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誘導[J].水產學報,1981,5(2):103-109.
[23] 福建、江蘇、上海淡水經濟魚類人工繁殖協作組.合成丘腦下部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RH)的類似物對家魚的催情產卵[J].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報,1976,8(2):107-114.
[24] 宋 艷,曹 陽,梁仁福.魚類催產藥物應用中注意的問題[J].齊魯漁業,2002,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