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楠+馬玏
(寧夏回族自治區土地征收儲備局,寧夏 750002)
摘要:隨著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土地征收補償方面的矛盾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人士的廣泛關注。盡管國家出臺了一些土地征收補償方面的指導性文件,來保護被征人的利益,但土地征收補償問題始終難以得到根本性解決,依舊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亟待解決。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對土地征收補償進行概述,分析土地征收補償方面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筆者個人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土地征收補償;問題;措施
一、土地征收補償的概述
(一) 土地征收補償的基本概念。土地征收補償被簡稱為征地補償,是指國家在行使征地權時,使得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國家為保障社會的公平性原則而對其做出的權益補償行為。由于土地征收權益的損害主要表現在經濟方面,因此,土地征收補償主要是國家向權益受損者做出的經濟支付行為。土地征收補償的形式可以是直接性的貨幣補償,也可以是以實物為主的其他補償方式。
(二) 土地征收的基本原則。目前,主要存在三種補償原則:第一,完全補償原則,即全額補償原則。西方國家從“所有權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來看待土地征收問題,認為土地征收破壞了人們對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如果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必須給予全額的補償,才能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要求;第二,不完全補償的原則。該原則認為國家是為社會公益性事業而采取征地行為,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應該從社會的義務性出發,適當對其被征用的財產價值進行補償。這也是我國普遍適用的一種土地征收原則;第三,相當補償的原則。該原則認為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是否采用完全補償或不完全補償原則,在大多數情況下,基于憲法對財產權及公平權益的保障,可以采取完全補償原則,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需采取不完全補償原則。
二、土地征收補償的問題
(一) 土地征收補償實施機構的法律地位不明確。一般而言,城市區、縣(市) 人民政府和土地主管部門是土地征收補償的主體,但在現實情況中,土地征收補償的主體卻將土地征收補償中的部分行政職權交給土地管理事務所和拆遷事務所等機構代為行使補償權限,但在很多城市的相關法律和規定中并沒有其具體的補償職能。這種模糊的法律地位使土地管理事務所和拆遷事務所不能名正言順地開展補償工作,影響土地征收補償工作的開展。隨著社會經濟和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土地征收需要增設一個專門的經常性機構,進行補償問題的處理。
(二) 較低的土地征收補償標準。近年來,土地征收補償標準雖有所提升,但相對于城鎮居民的房屋價格和消費水平而言,仍然處于較低的補償標準。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按照市場價格來進行土地征收補償,我國的補償標準仍然不足,采取的是政府定價的土地征收補償方式。人們的土地一旦被征收,就會變成國有土地,從而產生出商業性住房的巨大差價,這種差價非但不能給被征收者帶來任何實際效益,反而會增加人們的住房困難程度。
(三) 缺乏有效解決土地征收補償問題的救濟途徑。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和補償數額一直是人們爭議的焦點問題。被征收者在面對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問題時,除了使用裁決的解決方式外,沒有其他有效的行政訴訟途徑和法律可以利用。在土地征收的補償數額方面,我國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解決此爭議。由此可見,我國當前的土地征收過程中,被征收者缺乏有效的法律工具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 缺乏統一的土地征收補償方法和執法尺度。當前,我國各個城市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土地征收補償方法,即使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征收階段,其補償方法也不盡相同。針對那些手續不全的土地或舊式房屋,有關部門不給予土地征收補償處理,其他有些地區卻又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了補償處理,這種標準不一的執法尺度會給各地的土地征收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三、土地征收補償問題的措施
(一) 完善土地的產權制度。土地產權的安排直接關系到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不明確的土地產權使土地征收補償過程中出現了利益的分配混亂問題。因此,在我國土地征收法律規定中,需要完善土地的產權制度,在保證土地所有權為集體的情況下,將土地的其他權利分配給土地使用者,使其擁有更明確的產權。土地使用者在被征收過程中,可以根據其明確的產權獲取獨立完整的經濟補償,使其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二) 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針對當前較低的補償標準問題,我國需要建立彈性的補償標準體系,按照市場價格來確定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土地征收補償部門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通過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補償經驗探索出一種新的補償途徑,在勇于打破傳統式補償理念的基礎上,綜合留地安置、就業安置、企業補貼安置和社會保障安置等新型安置手段進行土地征收補償。通過這種新型土地征收補償方式的開展,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有效改善。
(三) 規范土地征收者的征地行為。模糊的土地征收主體會導致不規范土地征收行為的出現,因此,必須進一步明確土地征收實施機構的法律主體地位。在相關法律中,需要對土地征收補償過程中的組織機構、人員分配、法定權限、補償經費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規定。另外,針對各地補償標準不一和執法尺度不同的問題,需要各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征地補償人員的監管力度,統一其補償行為。同時也要增強各地區補償機構的交流,針對他們在補償過程中遇到的共同問題進行合作協商解決,以便統一補償標準和執法尺度。
(四) 加強土地征收補償的監督力度。雖然各地區在土地征收補償過程中都采取了一定的監督手段,但仍然存在一些人為的違法亂紀行為。因此,為防止違規行為的發生,各地區需要加強土地征收補償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法律規范,嚴處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國家土地征收補償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結語:征地補償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雖然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并取得了成就,但在其土地征收補償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分析土地征收的補償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來維護被征者的權益已經成為當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 唐華倫.重慶市主城區土地征收補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 金紅梅.我國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