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偉

由于有關朝鮮導彈情報的匱乏,韓國不得不從各種渠道尋找相關的蛛絲馬跡。據韓國KBS電視臺15日報道,從朝鮮為新試射成功的“火星-14”洲際導彈舉行的慶祝活動影像分析,這種導彈可能部署在地下基地里,這也是朝鮮首次對外公布這種極度機密的軍事設施。
報道稱,朝鮮官方媒體日前公開“火星-14”洲際導彈成功試射紀念表演活動,由影像里的背景可以識別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地下設施內部同軍需領域相關人士談話。韓國軍事專家分析稱,視頻里的地下設施應該是導彈保存設施,這是朝鮮首次公開地下導彈基地。專家認為,朝鮮將導彈保存在地下設施內,是為應對美國或將進行的精確軍事打擊。韓國國防安保論壇首席研究員梁旭表示,與中俄等導彈大國一樣,朝鮮也是在地下工事里保存導彈,而此次公開的地下設施水平高于普通導彈庫,更像是可以容納搭載導彈的移動式發射車行駛的秘密通道。如果朝鮮導彈采用移動發射車運載,從地下工事里出來進行突襲發射,韓美將很難提前發覺相關動向,先發制人的打擊也就無從談起。
韓國《中央日報》稱,韓國情報部門高級官員針對朝鮮首次公開地下導彈設施表示:“對于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導彈設施都是秘密中的秘密。此次朝鮮首次公開地下導彈設施,有對美韓武力示威的意味”。據稱,韓軍就從未對外公開過自身的導彈基地。根據韓軍和情報部門的估計,朝鮮全境約有8200余處軍用地下設施,總長度可能高達547公里,這一長度甚至超過京釜高速公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朝鮮將主要的180余個軍工廠“地下化”,甚至還有穿山而過的機場跑道。外界公認,朝鮮地下設施構筑能力位居世界頂尖水平。
朝鮮之所以熱衷地下軍事設施,與美韓有可能進行先發制人軍事打擊不無關系。韓國紐西斯通訊社稱,美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對朝先發制人打擊可能采取三重空襲方式。首先使用隱形轟炸機對朝鮮主要軍事設施投下鉆地炸彈,同時由潛艇發射巡航導彈攻擊朝鮮指揮中心。第三步則是出動B-52轟炸機實施大規模地毯式轟炸,以消除朝鮮的常規武器威脅。但美國要想一舉成功,必須動用150架以上的戰略轟炸機和2000枚以上的巡航導彈,且事先不能被朝方覺察。
韓國SBS電視臺16日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對朝專門網站稱,從去年秋天開始,朝鮮通過核廢料處理,再次獲得制造核彈頭的原料钚。該網站通過分析從去年9月至最近,有關朝鮮平安北道寧邊核科學研究設施的衛星圖片后得出上述結論,但朝鮮新獲取的核材料具體數目則不得而知。
另據韓國KBS電視臺15日的報道,朝鮮外務省發言人14日接受朝中社采訪時表示,若聯合國安理會追加通過新的對朝制裁決議,朝方將采取后續措施。但該發言人并未提到后續措施的具體內容。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稱,美國因“火星-14”洲際導彈試射成功而驚慌,該導彈展現“朝鮮可以打擊到美國心臟,一舉毀滅美國的能力和意志”,因此美國必須正確認識朝鮮的戰略地位,深思熟慮后采取行動。韓國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的研究員認為,朝鮮此次發言重點在于強調試射導彈的正當性而非宣稱將發起挑釁,也可能是向美國施壓。據韓聯社16日報道,韓國政府各部門正在協調近期內向朝鮮提議舉行韓朝軍事會談的方案。▲
環球時報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