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具有一定的戰略性和長遠性,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障農業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現代農業理念的提出,農業生產過程中迫切需要先進的農業技術作為后備支撐,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但是在廣大基層地區由于經濟落后、資金有限等因素的制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還面臨不少困難。該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制約因素;農業技術推廣員;農業專業合作社;土地經營規模;土地流轉
張素平.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11+16.
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技術的改進和提升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民收入和農村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長治市郊區大辛莊鎮是個城郊結合鄉鎮,土地面積逐年減少。該鎮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也有少量的蔬菜和水果面積,但人均耕地不到半畝。近幾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很多村集體要面臨整村拆遷,農民多不以農業為主。有幾個專業合作社,種植蔬菜、甜糯玉米、食用菌等,但不成規模。現階段,郊區大辛莊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制約了先進技術應用和推廣的發展。面對這種現狀,就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其中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在基層地區的應用和推廣。
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1、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目前,全鎮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隊伍借調現象嚴重,新招收的農業技術人員都是本科以上學歷,掌握著專業的新型先進的農業技術,可是被鎮里借調到其他崗位,不能從事農業推廣工作。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又是一項專業性強的技術性工作,對于現有的工作人員來說還不能達到相應的工作要求。
2、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不足
郊區大辛莊鎮是典型的城郊鄉鎮,和城市距離較近,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征用該地區的農業用地,本身土地資源就少的郊區大辛莊鎮郊區土地資源嚴重縮減,導致了地區農業生產分散,土地資源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型的區域,農民群眾種地只為了自己夠吃即可,對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積極性不足。此外,隨著城鎮化不斷蔓延,農民群眾種地積極性不高,制約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總體來說,地區土地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分散,在今后需要加快土地流轉,使土地成片規模化,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規模小,規范程度低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農民群眾收入提高和新型農業科學技術轉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郊區大辛莊鎮郊區陸續成立了幾個農業專業合作社,但是經營規模通常比較小,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規范程度較低。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僅僅是為了享受國家補貼,僅僅是表面上的一種合作形式,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合作內容。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僅限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合作,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經濟效益低下,合作社后期經營銷售等環節的配套服務較少。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能力有限,先進的農業技術很難得到全面推廣。
4、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難度較大
最近幾年,全國各級政府部門在農業科研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科技成果產出率很高,但是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卻很低,新技術和新設備在基層推廣難度較大[1]。農民群眾文化素質不高,對新技術保持觀望態度,不敢嘗試新技術,并且這部分人群學習能力不足,這些都對新型農業技術推廣產生了制約作用。
二、解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問題的對策
1、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社會氣氛
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專線電話、宣傳車、向示范戶印發明白紙等各種手段,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廣大農民積極參與項目實施的積極性,吸引農民廣泛參與,努力落實科技示范戶的有關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戶的示范作用,增強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和傳播科技的自覺性。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設專欄,跟蹤報道先進經驗和實施效果,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全面推進項目實施,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做出新貢獻[2]。
2、強化培訓指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本著建立長效機制的原則,首先,豐富技術培訓內容。結合當地實際和農民、農時季節需要,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其次,采取靈活多樣的科技入戶形式[3]。采取集中舉辦培訓班、田間地頭指導、分別入戶指導、邀請上級專家舉辦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及時送科技進村入戶,滿足農民對科技的需求;再次,強化科技服務手段。設立農業專線電話,由專人值班,隨時解答農民的科技問題,及時上門服務;開辦農業科技服務專欄,及時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最后,與農業科技項目相結合。將項目的實施與良種補貼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等相結合進行推進。
3、健全規章制度,調動技術人員積極性
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即項目合同管理制度、專家技術負責 制度、技術指導員包村聯戶責任制、農技人員培訓制度、示范基地和示范戶輻射帶動制、績效考評制度,進一步強化管理項目專家及技術指導員工作職責,保障農技推廣有效實施。
同時,著力提升農技推廣隊伍服務能力。要制定農技人員長遠培訓規劃,建立農技人員分級培訓制度。結合本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制定市、縣級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年度培訓方案,實現對鄉鎮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的全覆蓋,提升農技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
此外,強化考核。堅持過程監管和結果評價并重,把滿足農民科技需求程度、服務主導產業發展效果作為最重要的標準和導向,對項目實施開展績效考核。年度考核將重點加強項目效果評價,對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成效、科技示范戶對周邊農戶的帶動作用等方面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進行綜合評估,全面調動起技術人員積極性[4]。
4、強化土地流轉,提高規模經營能力
首先,政府重視。政府應該高度重視,把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作為促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遏制耕地拋荒的重要舉措來抓。制定具體優惠政策,精心指導,做好服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辦法》鼓勵和支持農民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進行土地流轉[5]。
同時,對鄉鎮人民政府在推進全區農村土地流轉方面所承擔的工作職責作出明確規定,明確區政府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進行扶持。規范全區農村土地流轉程序,明確土地流轉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健康、規范化發展。在強化土地流轉的基礎上大力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要依據本轄區農業產業年度發展計劃,緊緊圍繞優勢和特色產業,按照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的基本原則和種養化一體、糧經飼統籌的總體思路,遴選發布主推技術、主導品種[6],要重點和優先推廣減肥減藥、生態環保、節本增效的農業先進實用技術。
參考文獻
[1] 賈昌平. 關于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機制創新的幾點思考[J]. 中國農技推廣,2002(03).
[2] 李明灌. 加入WTO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 農業科技管理,2002(01).
[3] 劉 信.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現狀與發展思路淺析[J]. 農業科技管理,2001(06).
[4] 黃祖輝,何樂琴. 浙江省農技推廣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兼論我國農技推廣體制的改革[J]. 農業科技管理,2001(05).
[5] 周可金. 當前我國基層農業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農學通報,2001(04).
[6] 錢永忠. 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推廣資源合理配置分析[J]. 農業科技管理,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