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啟揚
當今,我們生活在競爭的時代,很多事情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無法改變社會,也無法改變人生中注定要去踐行的一切。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的心靈空間變得更加寬闊而不空曠,使我們的精神家園變得更加富有而不雜亂。
學會忘記是做減法的良方。無論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多遠,在我們記憶的倉庫里都會堆積很多。我們不妨將過去的記憶仔細地篩一篩過過濾,然后將至誠、真愛、感動,將善良和美好、積極和健康認認真真地存儲起來,再將那些攪亂我們思緒、擾亂我們心靈、遮擋我們視線的憂愁、煩惱、恩怨、傷痛統統地從記憶庫里刪除。忘記那些已經過去而應該忘記的事情,需要寬容和包容之心,需要氣度和大度,也需要勇氣和力量,如果我們擁有了這一切,不管昨天我們經歷過什么坎坷和風雨,在我們心靈中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人間美好。
學會放棄是做減法的又一良方。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無法回避的,有些彎道也是無法繞行的。比如吃穿住用、油鹽醬醋,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底線,無論如何也得有保障。但是也有很多東西是可多可少、可有可無的,比如金錢。多與少的概念是什么呢?我想,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里,誰都希望自己的腰包脹得鼓鼓的,誰都對名車、豪宅有一種羨慕和向往,但是,這些僅靠我們勤扒苦掙、亡命追逐就能得償夙愿嗎?我們并不鄙視金錢,因為離開了金錢誰也生活不下去,只是倡導不要為追求金錢而使心靈不堪重負,不要為金錢而亡命。再比如官位與權勢。有些人本來平平淡淡過日子是很快樂的,他們卻熱衷于官位與權勢,將自己折騰得死去活來,變著法子往死胡同里鉆。人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一樣的,但是生命的過程在自己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們珍惜,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去為之努力奮斗。放棄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放棄那些自己已經盡了力而最終未果的向往,在生命的過程中,就是勝利者。
學會選擇也是做減法的良方。未來是一個十分富有想象空間的詞匯,也是一個極具鼓舞性的詞匯。我們憧憬未來,在描繪未來時常常興奮不已。人生要有目標,沒有目標就不知道往哪里走,滿腔的熱血就會慢慢地凝固,而在設計目標時,就要有所選擇。正如我們走路一樣,眼前縱有千條路,此時只能走一條,路選對了,走起來就會輕松自如。人生中,我們要選擇好坐標,選擇好能順利到達彼岸的路徑,選擇好我們修身養性的標桿。在人生的旅途中,應該選擇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面對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都可以選擇,選擇伴侶,選擇朋友,選擇志向,選擇愛好,選擇堅持,選擇忍耐,選擇避讓,選擇沉默,選擇理智,選擇心靈深處的那片寧靜。人生路上,只要我們學會選擇,我們就會如釋重負,前行的步子不僅踏實,而且會輕松許多。
(選自《人民日報》2012年12月8日,有刪減)
閱讀
練習
1.閱讀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
2.這篇議論文是如何闡述中心論點的?
3.為什么說學會忘記是做減法的良方?
4.為證明“學會放棄是做減法的又一良方”這一論點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選其中一種論證方法作簡要分析。
(周俊根 設計)
《學會做減法》參考答案:
1.學會做減法。
2.文章通過三個分論點的論證來證明中心論點,三個分論點分別為:學會忘記是做減法的良方、學會放棄是做減法的又一良方、學會選擇也是做減法的良方。
3.將那些攪亂我們思緒、擾亂我們心靈、遮擋我們視線的憂愁、煩惱、恩怨、傷痛統統地從記憶庫里刪除,那么,不管昨天我們經歷過什么坎坷和風雨,在我們心靈中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人間美好。
4.論證方法:舉例論證(擺事實)、理論論證(講道理)。分析示例:文章列舉金錢、官位與權力的例子,說明不要為金錢而亡命,不要熱衷于官位與權勢,將自己折騰得死去活來。
5.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要學會忘記、學會放棄、學會選擇,通過這些生活的“減法”,使我們的心靈空間變得更加寬闊而不空曠,使我們的精神家園變得更加富有而不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