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晨
摘 要: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西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潛意識在人類的行為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人類行為一個主要的原因。在20世紀時法國作家安德烈·布列東發布《超現實主義宣言》后,出現了與精神分析學相關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一大批畫家致力于探索人類經驗的先驗層面,力求突破合乎邏輯與真實的現實觀,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揉合,以展現一種絕對的或超然的世界。本文主要用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和夢的解釋來分析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的繪畫世界。
關鍵詞:達利;夢;潛意識;超現實主義;繪畫
達利的創作理念,是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的潛意識和偏執狂的批判方法來的。正如馬克斯·J·弗里德所說的那樣,心理學無論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還是在現當代或某個時期的任何一個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心理學與繪畫的關系迫在眉睫,英國著名的心理學方面的美術史家貢布里希就為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有許多方面都是假設上的理論,并沒有實際的科學依據,仍有待更多地證據和實踐證明。
一、潛意識與夢的簡要說明
西蒙·弗洛伊德說:“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將下震地獄。”精神分析學在醫學上探索人類心理的更深處,也在其他各個方面啟發了人們更深的思考,比如:藝術、文學、教育等領域。什么是潛意識?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與藝術創作相關的理論觀點主要是:無意識學說和有關于“夢”的解釋。在無意識學說中,他認為構筑人的心理過程有三個部分:意識的理性思維功能的層次下面躺著一個強大的意識——潛意識。它是人的沖動、本能等等一切沖突的根本來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儲藏庫,不受客觀現實的調節,構成心理的深層基礎;二是下意識,是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三是意識系統,人的心理最外層次,它是整個意識家庭管理中心,使之更好地運行。潛意識實際是意識的某個部分,只不過,是被我們壓抑或者隱藏起來的那部分,所以,潛意識能力在被發掘之前就被前意識與無意識的中間層間接和主動的否決了。釋夢理論,他把夢的內容所表示的意義分為,一:“顯意”的夢,指夢者可以回憶起來的夢的情境及其意義;二:“隱義”的夢,指夢者通過聯想可以知道隱藏在顯意背后的意義。
而在童年時期的經歷和記憶深處是形成夢、潛意識和意識的根本來源。
二、薩爾瓦多·達利的童年與自我性格描述
達利,1904年出生于西班牙費格拉斯,家境殷實,家庭成員有父親、母親、哥哥、他及妹妹。父親是一位公證員,哥哥很早就得病去世了。在他五歲的時候,達利被父母帶到哥哥的墓前,并且告訴他,他是哥哥的轉世。達利說,“(我們)就像彼此像兩滴水,但我們有不同的反映。”他的名字與哥哥的名字是一樣的——薩爾瓦多,“救世主”的意思。童年時期是每個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達利也不例外。小時候在家里,除了唯一的禁忌之外(不準進廚房)和幾個無條件的禁區,沒有限制他的行為,可以為所欲為。父母的溺愛成了他自大的絕對養分,例如:七歲之前還在尿床;用針野蠻的扎他的奶媽,直到目的達成。在教育方面,父親對他的教育態度自由主義,也是養成他性格的重要因素。小時候的達利在市立學校學習,周圍都是窮孩子,相較而言,達利的穿著、飲食、生活用品等等都較優質,這滋長了他自大的性格,同時我認為這也滋長了他內心深深的孤獨感,壓抑他內心與人交流的欲望。因為與眾不同,時間久了,產生距離感,沒有人和他做朋友,他也不愿意主動與其他人交朋友,自大的性格不允許。在學校里,他喜歡引起同學們和老師的普遍注意,做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有違常理的事,主動從樓梯上摔下去,大家驚恐不已。只有這樣做,他才能獲得滿足感與歡樂,可見達利的內心精神世界充滿著孤單感,有時過度的自大是為了掩藏住內心怕被人發現的某種東西。母親在達利的心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后來成為了他繪畫中的一個母題,代表作品《欲望之謎,母親、母親、母親》,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十幅作品之一。他很了解自己,自我分析透徹。根據《我的秘密生活:達利自傳》中的描述,他對自己的性格描述是搗蛋鬼、無政府主義者和多面目的登徒子,一個天生的自大狂,可以得知他從小就過分調皮。
三、達利的繪畫特點及風格
“多面的、多才多藝的、極富有想象力的瘋子”,這是達利給我的印象。人都有很多個面,有時由于解放天性而有的行為舉止,是由于內心禁錮的太久。達利瘋狂不羈的行為與想法,正是因為他有一顆傳統的、遵循道德倫理的、正義的內心。藝術上,他雖受立體主義與未來主義但更著迷于拉斐爾、維米爾和委拉斯貴支,他們的畫嚴謹而精細。在生活中,他一生幾乎就跟加拉一個女人在一起,在情感和婚姻上很專一。他有高度的想象力,也喜歡沉迷于不尋常和宏偉的行為。藝術家的個性是產生藝術吸引力的另一個源頭。正是他獨一無二的多變,造就了他大量的創作,如油畫、素描、雕塑、建筑、攝影、戲劇、電影、珠寶設計。他的偏激的方式和吸引公眾注意力的行為,有時引起了對他藝術品的更多的關注,對那些高度重視工作的人的沮喪,以及對他的評論家的刺激。
他的繪畫內容是模糊的夢的場景與虛幻,充滿著性、死亡、變態和非理性等主題,而他的許多怪異行為其實也形成了超現實主義中的典型標志。他的著裝、胡須、愛情故事、求學經歷等等無不豐富多彩,充滿激情與變化。他覺得人應該培養真正的幻想,像醫院里的精神病人妄想狂那樣,在受主要理性控制的人的思想背后,仍然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識——潛意識。這些剩余意識使人處在靜態之中。他喜歡的各種幻覺形象常常不斷的涌現,如帶有半開抽屜的人形,像蠟一樣軟化的物體,細細長長的怪獸的腿以及物體向四周無重心地散開的場景等等。
藝術是閑暇時能沉湎的一種精神錯亂。達利喜歡描繪自己夢中的場景,以一種稀奇古怪、不合常理的形式,將現實中一些普通物像變形成夢中的物體。達利常常對這些夢一般的物像進行細致刻畫,幾乎達到畫龍點睛的逼真程度,通常將它們放在空曠凄涼孤寂但充滿藍天白云的景里。他的大多數作品,總是描繪具象的細節伴隨著任意地夸張、變形、省略與象征等手段的使用,創造一種介于現實與臆想、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超越現實的境界”。欣賞觀察他的作品時,人們雖然能看懂所有細節,但是從整體上,又感到空無一人的恐怖,不合正常的邏輯思維,奇怪而充滿基里科形而上繪畫的神秘與孤寂。他承認自己表現了一種“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個人夢境與幻覺”。為了尋找這種超現實幻覺,他像弗洛伊德一樣,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識,認為他們的言論與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真誠反映,這在日常生活中是見不到的。對于超現實主義畫家來說,這是些至為珍貴的素材。達利習慣用不合邏輯地整合事物的方法,并將受情感激發產生的靈感轉化為畫面效果,將自己內心的荒誕、怪異加入外在的客觀世界,將人們熟悉的東西扭曲變形,再以精細的寫實技術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實性。他受到形而上繪畫的影響,畫面中一直都有一種神秘的空曠感。精神分析學對達利創作風格的影響上一個部分,我們已經簡要的談到了精神分析學的簡要概論、達利的童年經歷以及創作風格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接下來要結合這種種要素來談談精神分析學對達利創作風格的影響。
達利說:“我永遠不明白那些人。我不明白。正常性使我苦惱”。我也不明白他的思維是怎樣運行的。據他的自述,每當深夜睡前的15分鐘,通常是他靈感突發最強烈的時間,各種怪誕的、夢幻的、奇特的形象充斥在他的腦海中,具有很強的預言,另他難忘。后來,他說我無論如何適應不了充斥世界的人們無聊的正常性,又不得同他們打交道。正常性使他感到絕望,乃至陷入絕境。他的無所作為會使他感到驚恐,他的創作是為了創造真正的奇跡。某個夜晚,他臨睡前突然陷入對流淌的血肉的思考中,關燈時,看到了流淌變形的鐘掛在樹枝上,靈感和激情的同時迸發,他只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他后來最著名的作品《記憶的永恒》。
他神奇的想象力,也許就是夢囈的完整體現。他曾寫過一篇報告《看不見的面包》,講的是物體轉瞬之間從視覺中消失的現象。達利認為這是一種反向幻覺,碰見這種幻覺的機會多于碰見真實幻覺,他認為這是記憶確實造成的,認為這種幻覺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達利還曾有過長達2小時的幻想式的恐怖行為,他產生了幻覺,就餓得自己的手全是蛆蟲,潰爛惡心,仿佛要爬出來。覺得手如果切下來肯定充滿又紫又黃的尸斑。
由此可見,他的藝術創作的來源深受精神分析中潛意識理論的影響。達利自己也認為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和“精神分析學說”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有一個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潛意識是一個存儲庫為社會不可接受的想法,希望或愿望,創傷記憶,痛苦的情緒思維的機制心理上的壓抑。
參考文獻:
[1]楊華.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法解讀《奧蘭多》[D].中國海洋大學,2007.
[2]姜啟壯.對弗洛伊德理論體系中自我概念的整理[D].四川大學,2007.
[3]熊會.重讀弗洛伊德抑郁癥理論[D].四川大學,2006.
[4]孫小光.俄狄浦斯的美學與人類學救贖[D].廣西師范大學,2006.
[5]李紹巖.荒誕,詭異天才藝術大師——達利[D].曲阜師范大學,2009.
[6]王雅君.達利藝術的“根”和“觸角”[D].山東師范大學,2007.
[7]李海艷.論達利繪畫中的隱喻性[D].江蘇師范大學,2014.
[8]宋曉.達利繪畫作品中的矛盾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2.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