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縣在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模式。該文介紹了林下魔芋種植的技術要點和其優勢,指出現階段云縣林下魔芋種植在排水、除草、施肥、病蟲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政府應加強技術指導和資金投入和建立種植示范地等對策。
關健詞:林下種植;魔芋;種植技術;云縣
張禮忠. 云南云縣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 59+62.
云縣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隸屬于臨滄市,總面積為3760平方公里,為山區半山區縣,最高海拔3429.6 m,最低海拔748 m,該縣的氣候為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1367.2 mm。正因為在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的基礎上,云縣近年來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村經濟收入為突破,不斷總結和借鑒高原特色山區農業發展經驗,逐漸形成了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模式。
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就是將魔芋的根莖或小魔芋種套種在樹下,在生長過程中不施用肥、不用藥的開放式育種技術[1]。魔芋的根系較長,且適宜生長在日照少,雨量充沛,濕度大的地區,魔芋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除了適宜的氣候外還需要松厚肥沃的土壤。林下魔芋種植不僅為魔芋遮陰,而且促進了樹木的生長。
云縣的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形成以“核桃+魔芋”的種植模式。目前,云縣全縣12個鄉鎮,共20個林下魔芋種植點。云縣林下魔芋種植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實地抽樣調查,并根據存在的實際問題印發《云縣魔芋種植技術》手冊,提出應對措施建議。云縣縣委、縣政府調查研究制定“核桃+魔芋”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在財政政策方面安排專門的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在2014年以來,云縣將林下魔芋種植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且現階段林下魔芋種植產業現已進入中耕管理階段。本文從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的技術要點與優勢,現階段云縣林下魔芋種植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這四方面進行論述。
一、林下魔芋種植的技術要點
1、選擇、整理種植地
選地、整地最好早種植的前一年就開始進行。種植地要選擇郁閉度達到0.5以上、地勢平坦的地區,且土層深厚、濕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為宜,應避免酸度和堿度過強的林地,林下有光照,半陰半陽,蔭蔽度在30%-70%的地方為宜。整理種植地時,要清除林地內雜草,且翻土30-40 cm深度。在春季種植前再整地,進行防蟲、施肥料等工作。如果林地過于茂密,阻擋魔芋受陽光照射,則需要相應修建樹枝。
2、選種
選擇魔芋種子一般要選擇縱橫徑長度基本相等的較圓形的球莖,且要無病無傷,外表光滑,飽滿,頂芽顏色為鮮紅色,色澤正常,重量一般為100-150 g左右。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對芋種進行消毒,可在石灰水中浸泡一天,也可用多菌靈浸泡2-6 h等方法去除魔芋皮上的病菌,提高芋種成活率。
3、種植時間
魔芋的種植時間最好為春種,在氣溫達到12-14℃時之間種植,清明節前后的3、4月份最為適宜。
4、種植
魔芋種植的行距要依據林地的行距,采取寬行距、窄株距種植[2],還要綜合考慮地塊的條件和魔芋的品種。安放芋種時以45°斜放下種,臨近兩行需錯開放置。最后在芋種上蓋3 cm厚的土,要保持土壤的疏松,濕潤。
5、田間管理
在施肥方面,魔芋是喜肥怕瘠,需肥力強的農作物,在施肥中要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在排水灌水方面,魔芋喜陰怕澇,要在天旱時澆水,水澇時進行雨水清理,做好開溝排水工作,保持排水通暢,做到溝渠無積水。在除草方面,在芋種下種后且沒有出苗前可用除草劑除草,當魔芋出葉后,為避免傷到魔芋的根葉要人工除草。在病蟲害方面,魔芋的主要病害有白絹病、葉枯病、根腐病等。在葉展之前,主要通過農藥的噴灑防治蟲害。在人工防治害蟲方面,綜合防治病蟲害還包括三年以上水旱輪作或旱地輪作、土面覆草、病株清理和發病土壤消毒等方法。
二、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的優勢
1、經濟優勢
云縣發展運行“核桃+魔芋”的農業生產模式,并以其為經濟突破口,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魔芋經濟價值高、加工升值高、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應用前景廣。林下魔芋種植技術為立體循環經濟,合理利用核桃林現有土地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收獲魔芋的同時生產核桃等干果,實現林地立體化發展,拓寬農民致富新渠道,提高云縣農民的收入水平,為云縣創造經濟價值。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現已成為促進云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2、魔芋、樹木生長優勢
魔芋具有喜陰、喜中濕的特點,核桃樹可以改善周圍氣候,為魔芋的生長提供了不冷不熱、良好光照的有利氣候環境。云縣林下種植魔芋,可以高效利用核桃樹下的土地資源。魔芋怕澇,核桃樹可以吸收多余水分,保持土壤濕潤。另外,魔芋和核桃一同保持水土良好發展,提高土壤水分和養分,增加土壤肥力,而魔芋和林業的發展也保護了云縣的水土。在保護水土的同時,也會促進核桃樹和魔芋的健康生長。魔芋在林下生長,與人工種植的魔芋相比,有較低的遭病蟲害率,長勢更好,是綠色健康產品,林下種植等套種魔芋方式是解決魔芋種芋繁殖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途徑。所以,云縣林下魔芋高產種植技術正是利用當地良好的氣候環境發展農業經濟。
三、云縣林下魔芋種植存在的問題
雖然林下魔芋種植技術在云縣蓬勃發展,但云縣魔芋種植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各鄉(鎮)已零星發生軟腐病、白絹病、雜草等危害,組織開展魔芋中耕管理已迫在眉睫。現云縣田間魔芋種植有如下問題:
云縣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 mm,但有時云縣缺乏有效降水,導致大部分種植點魔芋種不出苗或出苗晚于正常時間。
部分種植點缺乏有效種植規范度,如墑面無覆蓋物、未預留排水溝或排水溝過淺等問題。雖然進行了藥劑除草或人工拔雜草工作,但大部分種植點的魔芋林地仍有雜草。此外,還有種植點存在脫肥問題。
在低海拔種植地或者在遮陰度不夠的向陽地塊,由于高溫強光出現,魔芋仍存在葉片生理性灼傷葉尖葉緣黃化干枯現象。在土壤酸性強的種植點,魔芋有葉片花葉缺鎂、缺鋅問題。
有的種植點因選種、消毒、保存不當,會出現爛種或不出苗問題。
大部分種植點魔芋都患有軟腐病,少部分種植點有白絹病、炭疽病、褐斑病發生。
四、云縣林下魔芋種植問題的對策
1、加強指導,規范種植技術
針對云縣現存在的排水、除草、施肥、病蟲害等問題,當地政府應加強對做好對農民的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降低病害發生率,規范林下魔芋種植技術,提高農戶的栽培技術水平,保障林下魔芋正常生長。根據本地的實際問題,制定適當幫扶計劃,幫助農戶解決種植時遇到的問題,定時開展魔芋種植生長情況抽樣調查,并進行實地指導。
2、政府制定切實政策,保證資金支持
云縣政府應加大在林下魔芋種植方面的財政投入,提高魔芋種植數量和質量,讓廣大農民積極主動投入魔芋生產發展中,使零散種植戶成為集中規模的種植大戶;創新融資模式,破解農戶融資難題;幫助農戶做好銷售市場的開拓,解決農戶銷售難題。
3、加強技術支撐,提高技術科技含量
政府引導農戶加強與技術研究所合作,提高林下魔芋種植技術含量,如成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和技術試驗研究小組,開展魔芋軟腐病和白絹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魔芋新品種等多項試驗研究,制定符合當地生產實際的魔芋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另外,還可豐富魔芋加工模式,進行魔芋食品深加工,實現魔芋增值。
4、建立種植示范地,做好示范推廣工作
云縣應進一步發展 “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各大加工企業建立自己的種植示范基地。還可以通過建立林下魔芋種植示范基地,加強農戶之間的林下魔芋種植的經驗交流,利用研討和合作的方式,促進云縣林下魔芋種植技術發展。
綜上所述,只有嚴格按照種植技術的要點進行林下魔芋種植,才能保證魔芋和核桃產量。云縣也要加強種植技術的指導和支持,推進核桃林下魔芋種植的林下經濟建設,促進云縣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 王大宏. 林下魔芋種植技術[J]. 北京農業,2015(06).
[2] 李克芹,羅 瓊,林素華,等. 林下魔芋種植探索[J]. 中國果菜,2013(02).